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天职国际恢复证券业务资格 ·  昨天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昨天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昨天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2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年轻时的放纵,换来的是一生的艰难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10-30 07:23

正文

文/哈叔(若客文化签约作者)

来源:哈叔的职场微课堂(lD:haerg7)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时间还早,一切都还来得及,但往往当你有所察觉的时候,其实已经很晚了。


和一位三十多岁的读者聊天,他是四川人,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飘了好些年。


他说,那时候在外面上班,基本都是月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嘛,玩了好几年。总认为自己还年轻,但后来转眼到了三十岁,发现自己存款没有多少,要能力也没什么能力,开始有压力了...


如今,他在老家市区里的一家公司上班,几乎天天加班,很累,而且赚的钱也不是很多,身心俱疲。


他自己调侃道:“我这是在还债啊,以前真是玩得太猛了,太放纵了。”


他的这番话,让我还是很受触动的。


在见过很多人和事以后,我愈发相信这样一句话: 年轻时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是一生的艰难。


01

人生的两个重要成长期

在我们的这一生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一是学生时代,二是35岁之前。


这两个时间段,你选择怎么度过,以什么样的姿势度过,基本上可以决定你的下半生是什么样的结果。


先来看学生时代。


时至今日,社会上依然有「读书无用论」的声音,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所致:


一来,想要在读书这条路上杀出重围,确实是很难的一件事,很多人为此败下阵来,但与承认自己不够好相比,不少人更愿意讲读书没什么用。


二来,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些没有读多少书,学历不高,却依然混的很好的案例,这就成了「读书无用论」最好的佐证。


我们客观的讲,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少的,确实有人没读过大学,没什么学历,也能当上大老板的。


但是,我们得看比例啊,一百个人里,这样的人有几个,拿少数情况来证明一件事的规律,这是不少人都爱干的一件事。


真正普遍的情况是:


以前那些我们看不上,觉得他们是书呆子的同学,大多混的是不错的,而那些在学生时代,不爱学习,放纵自己,整天只知道玩乐的人,如今大多都是比较难的。


而且,这两类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目前的层次,往往也会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所以,在学生时代,用功读书和放纵自己,通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学生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期,而在告别学生时代后再到35岁前后的这段时间,同样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光。


某种意义上讲,这段日子是最为重要的,是最可能给余生定下基调的一段日子。


在35岁之前,如果一个人不够努力,对自我的要求不高,太过放纵自己的话,除非他原本就有很好的家底,否则将来 的路是比较难走的,是会很艰难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人生中这两个重要的成长期都没有抓住,都放纵自己的话,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


02

努力趁早,不是所有事都来得及的

经常有读者会问这样的话:我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


通常情况下,我的回答是:来得及,现在开始还不算晚。


之所以会这样回答,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们往往需要的是得到你肯定的回复,需要的是信心;二是,从现在开始努力,当然比不努力要好。


但我们客观的讲,很多事错过了,往往是来不及的。或者说,错过了最佳时机,再干起来的话,就会特别难。


在这里,我想重点讲一讲为什么我会说从告别学生时代到35岁左右的这段时期是黄金期。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之前有专门撰文讨论过,就是职场上为什么会出现「35岁现象」。


所谓35岁现象,就是说 很多用人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标注年龄在35岁以下。


企业在用人时设有这样的门槛,往往有四大方面的综合考虑:


1. 体力不如年轻人;
2. 精力不如年轻人;
3. 潜力不如年轻人;

4. 掌控力不如年轻人:


论体力,三十多岁的人,在身体上已经远没有年轻时那么耐操了,而那些愣头青能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续多少天保持这样高强度的加班。


论精力,年轻人的精力其实是最充沛的,因为没有太多的杂事,不像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家庭中的琐碎事往往比较多,在工作方面,往往做不到全力以赴。


论潜力,自然是年轻人更胜一筹,年轻就意味着机会和可能性,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岁数越大,这个门就关的越紧。


或多或少会沾染上一些职场老油条的习性出来,没有年轻人那么好掌握。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中年职场人不太受到待见的原因。


当然,如果一个人真的有能力,有价值的话,岁数再大也一样会成为人人喊抢的香馍馍。


所以,年轻时放纵自己,不将心思花在成长和自我提升上,那么接下来的路就将会比较难走。


反之,如果年轻时很努力,练就一身技艺,那么日后的路上,危机就会越来越少。


努力请趁早,很多事错过了最佳时机,再开始就真的很难了。


这个道理,希望你能越早明白越好。


作者:哈叔,喜欢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很接地气,通俗易懂,简练精辟。微博号:哈叔微职场。新书《决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目前已在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