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从未被表扬,即使我拼尽全力。”类似的打击式教育,在中国并不少见。
看到一则消息,一个艺术家的女儿在与母亲争执后跳楼自杀。
这个母亲事业有成,追求完美,对独生女儿要求也很严苛。
这次,她去美国看望正在常春藤读博士的女儿,不知怎么就指责起来。
面对母亲的不满,女儿回:
“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到母亲的话,女儿转身跳下阳台。
每次在外人面前对女儿很自豪的母亲,不知为何就是不愿当面表扬女儿,赞美也从不肯当面说给女儿听。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你轻易说出口的责骂
也许会击垮你的孩子
前段时间有一则类似新闻:一名27岁的女孩,因为不堪父母的辱骂跳楼自杀。
女孩本有着大好前途,长得漂亮学历高,也有不错的工作,父母却说:嫁不出去,就是奇耻大辱。
在父母的逼迫下,她参加了无数次相亲,相亲失败,父母就会骂她“废物”、“垃圾”,语言极尽羞辱。
长此以往,女孩心理严重失衡。
最后不堪重负的她留下一封怨气满满的遗书:“你们安排冥婚吧”,从楼上纵身跳下。
蔡康永曾对说话价值做出这样的评价:“
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
”
生活中少不了鸡毛蒜皮,当恶毒的语言指向自己的孩子,小事可能升级成悲剧。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不懂事的,需要自己引导。这是孩子被当做了一个附属品,而不是需要被尊重的个体。
父母们用“打压式教育”在孩子面前竖立权威,用粗暴的语言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孩子造成伤害不自知。
曾有人在网上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第一次月考,考了全校48名,开心地打电话和妈妈分享,她却说‘怎么才48名?’
电话另一边的我一下傻掉了,只能拼命忍住眼泪。
从此之后,我考得再好也不愿意跟她交流了。”
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孩子在与“父母沟通”“同伴交往”“教师交流”三者中,存在问题比例分别是10.6%、7%、3.9%。
也就是说,孩子与父母沟通时,问题最大。
一项《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结果则显示,
父母对孩子在“情绪情感关注度”一项,只占整体关注度的12%。
他们给孩子定下各种各样的“KPI”,安排各种各样的人生轨迹,期盼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
选秀节目《明日之子》亚军马伯骞的父亲是一名身兼多职的社会名人,一开始他并不赞同儿子选择演艺道路。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们俩一起看了一个电影,然后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平静的谈话,我才开始理解和支持他,
现在我是他的头号粉丝
。”
稍微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方法,放下家长的“权威”,父母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一直想要牢牢拴在身边的孩子,并不像想象得那样“不懂事”。
我想和你相濡以沫
你却对我恶语相向
重视“说话”的人们,在学习着把技巧用于身边人际关系的同时,常常一不小心忘记了身边人——比如自己的伴侣。
作家王朔在《过把瘾就死》中有一段描写:
吵到最后我们什么都说出来了,就像一对不共戴天的仇敌,我们互相太熟悉了,因而刺伤对方的刀刃格外锋利,弹无虚发,沉重打击了对方。
语言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让你爱的人更爱你,也能让你爱的人离开你。
在电影《那些年》里,柯景腾为了在心爱的沈佳宜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举办了一场“自由格斗赛”,结果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心疼不已的沈佳宜皱着眉头教训他“幼稚”,“什么都不懂”。
而心灰意冷的柯景腾走到了大雨中,一开口是同样尖刻的语言:“
对啊,我就是笨蛋”“我就是什么都不懂啊!
”
争吵中,两个相爱的人伤害对方,也被对方伤害。
心理学家 Bartholomew King 把两性之间的依恋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恐惧型,超脱型,和多虑型。
后三种类型人群在亲密关系中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处理亲密关系时的非常态心理。
由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欲,他们会变得更加易怒,更容易冲身边的人发火。
除此之外,缺乏尊重,也是导致争吵的重要原因。
曾经朝思暮想的梦中情人如今每天躺在枕头边,像日升日落一样理所应当,渐渐的,人们忘了要尊重对方。
丈夫会想,在外面拼死拼活地为家奔波一天,回来还要跟你斟词酌句?没必要吧。
妻子也想,在公司被上司的白眼翻了一天,难道回到家里还要听你的冷言冷语?
如此一来,矛盾和争吵一触即发。
2018年2月,重庆发生了一起令人唏嘘的事故,一名男子被车辆撞击身亡,撞他的人,是他的妻子。
事发前妻子想驾车离开。即使他阻拦在车前,妻子也没有减速,最终,他后脑着地死亡。
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只是简单的夫妻吵架。
对一段演讲片段印象深刻: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话是最具有伤人的力量的,一刹那一条线穿过了我的太阳穴,我想到了和前任争吵的那个场景,这个答案让我自己都毛骨悚然。”
爱人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会轻易上演一场唇枪舌剑。
刻薄的言辞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武器,抓起来一下下地往对方心窝子里戳。直到把对方戳得千疮百孔,败下阵来。
可再看看一场大战后颓丧的自己,才发现结局其实是两败俱伤。杀敌一千,自损一千。
除了造成无痕伤害
也会带来致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