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承认与否,喵星人在精神世界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了。
弗洛伊德曾提到,和猫相处从来不会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而著名好莱坞怪蜀黍James Franco甚至这样表达他与爱猫之间的牵连:
“ 当我感到有些沮丧的时候,我只想一个人待着。然后我会跟我的猫说话,是他点醒了我是谁。” 不论是作为爱的陪伴或是 倾诉对象甚至灵感 “喵斯”,这些文艺大咖无一不在为我们展示着他们对于猫的喜爱。
James Franco
萌妹子与大叔的搭配永不过时
▼
而日本著名情色摄影大师荒木经惟更在70岁时,为陪伴自己多年的爱猫Chiro出了摄影书《爱猫奇洛》。
荒木在摄影书中说道:“奇洛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是不喜欢猫的,但是它却靠近我,一直对我撒娇。” 最后,奇洛却成了荒木最重要的人生伴侣,一共陪伴荒木22年。
荒木经惟与他的爱猫Chiro
▼
而在摄影界,喵星人更是霸道地占据了着摄影师的镜头。拍猫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在instagram搜索标签 #catlover得到了14,007,942个帖子,并且这个数字每分每秒都在上升,
可以说猫已然成为了日常拍摄的一个重要对象。
谁都在拍猫,那么摄影师们镜头中的猫跟我们拍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在影相艺术范畴,猫作为模特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表现?
⭕️
Walter Chandoha
“拍猫教父” 的成名之路
▲ "拍猫教父" Walter Chandoha
在被喵星人铺天盖地轰炸着社交网络的当下,也许你会好奇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底片摄影时代,影像大师又是如何拍猫的?追溯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这位前辈,美国摄影大师Walter Chandoha 。
他成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曾刊登于National Geographic及LIFE杂志, 并被广泛应用在宠物用品包装、文化衫等等商业用途。在那个年代,Walter Chandoha就是那位拍摄猫咪硬照的首选摄影师。
在他为猫咪拍摄的商业照片中,他善用多组灯光、明快的表达方式在平面照片中尽量展现猫咪活灵活现的形态。
▲
Walter镜头下的猫
个个都像从广告里走出来的
1964年,他为伊士曼柯达公司创作了位于纽约中央火车站超大画幅的猫猫影像作品,而值得一提的是,Walter是踏足这片荣誉墙的摄影师中为数不多并不用柯达胶卷进行拍摄的人。这无疑将他的拍猫事业推向高峰。
▲ 位于纽约中央火车站的超大幅猫猫影像作品
Walter Chandoha长达七十多年专注拍猫的经历源于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某一个冬天,他从雪地里捡回了一只灰色流浪猫,他将猫咪取名为LOCO并开始在家拍摄猫咪,在日后的多次访谈中他都提到LOCO对他而言不可替代的意义,正也是LOCO的走红让他开始了这样一种事业。
▲
Walter和他的爱猫Loco
“对于猫,我已经观察了七十多年,并且仍在继续。”
Walter Chandoha曾经在一次访问中聊起了他多年拍猫的一些心得:
耐心是基本,然后就是观察。保持敏锐的观察是最重要的,你必须时刻记录你的猫在任何情况下的反应和喜好。
在拍摄时,最好附身至猫的视线水平,与他保持眼神交流,并且发出不同的声音去提高他的注意力。
准备一些奖励他的食物,当他们流露出想要更多的时候,准备快门!
⭕️
他们拍的猫,也火了!
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当下,这些与猫产生互动的摄影大咖,或者是后者镜头下所走红的名猫,也相当值得考究。
摄影师通过将猫与某种特定场景的联系,或是单纯捕捉某一种形态、某一个地方的猫咪的拍摄手法,使他们的作品脱颖而出。
港猫三部曲
关键词_藏匿在香港每个街角的小猫
摄影师_Marcel Heijnen 🇳🇱
荷兰籍摄影师Marcel Heijnen
刚来香港工作不久,就被大量老店铺里的“看门猫”所吸引了。于是作为设计师的他开始拿起相机,游走港九老铺头,记录这些陪伴老店多年的猫咪。在他的相片里,这些猫咪通常与凌乱的铺头背景,正在做生意或是打瞌睡的店主相衬,Marcel也借助这样一位特殊的模特致意了他对香港老店。
《香港铺头猫》是他的第一本摄影集,现在《香港街市猫》和《香港后巷猫》相继出版,堪称 “港猫三部曲”。
▲
香港铺头猫by Marcel Heijnen
地洞猫
关键词_"咦!你看不见我!"
摄影师_Nyankichiarcel Heijnen 🇯🇵
▲
地洞猫 by Nyankichi
一直有拍摄街头猫咪习惯的日本摄影师Nyankichi早前开始创作“地洞猫”系列,他发现常常有猫咪喜欢在水渠口玩耍,时而探出头,时而露出半截尾巴,相当惹人喜爱,他的镜头前很少会出现一只猫的全部,但这不失为将猫咪的局部安置于特定自然场景中的系列佳作。
会飞的猫
关键词_起飞的喵星人们
摄影师_Daniel Gebhart de Koekkoek 🇦🇹
▲
会飞的猫 by Daniel Gebhart de Koekkoek
维也纳摄影师Daniel Gebhart de Koekkoek近日创作了一组“会飞的猫”。
5只分别叫做Ume, Elli, Flitzie, Nevio和Fiffy的喵星人,在传统欧式家居背景前,一个个都起飞了。很多人以为这些会飞的猫带有特异功能,而它们只是5只普通的家猫。秘诀则是:和它们混熟。
Daniel早已为这个计划已密谋已久,
“ 拍摄数月前我就潜入猫咪们的老窝,与它们成日混在一起。直到它们开始相信我,并且在我面前放松警惕。再到后来,它们就当我是个透明人一样,上下左右随意飞。”
消失的猫
关键词_寻猫启事、偷猫大盗
摄影师_George Muncey 🇬🇧
我们最爱的油管频道Negative Feedback的创始人George Muncey近日一改酷酷的半熟青年路线,竟然也创作了一组与喵星人有关的摄影作品。George在一次散步中偶然发现了贴在电线杆上的寻猫启事,这让他联想到最近频频听说的猫咪失踪事件。
“附近不会是有偷猫大盗吧? ”出于好奇心,George开始寻找自己家附近的寻猫启事。结果在一周内,发现了7张!George当即决定拍下能这些寻猫启事,并且创作一本名为Missing的摄影书。
而在拍摄手法上,George刻意使用了感光度为800的黑白卷,搭配强烈的闪光灯,营造出一种犯罪现场的感觉。
▲ Missing by George Muncey
全球的爱猫创意人都在这本Zine里了
关键词_Cat Lovers 的聚会
摄影师_Gavin Green 🇦🇺 Takashi Homma 🇯🇵
在2013年的东京艺术书展上,来自墨尔本的艺术总监Jessica Lowe与摄影师Gavin Green联手发行了名为Cat People的Zine。
Cat People中集合了 来自全球包括时尚设计师Vivetta Ponti,插画师Mat Maitland,艺术家Tanya Schultz这些爱猫创意人士的喵星人访谈与作品。封面由日本摄影师Takashi Homma拍摄,并由意大利插画师Olimpia Zagnoli参与设计。
创立Cat People的初衷,源于Jessica和Gavin的一次日本之行。他们发现Zine文化在日本极为流行。身为猫奴的两人想,未尝不以猫咪为主题,集合身边的爱猫人士一起,制作一本为Cat Lover定制的Zine?
于是,Cat People迅速被一只只风格迥异、妙趣横生的喵星人满屏占领。
▲
Cat People Zine
⭕️
猫奴杂志,猫主题影像艺术展
还有什么?
▲
由 Juergen Teller 掌镜的 Codding & Pumkin
喵星人正在成为影像的宠儿,这不仅在一本本大师的猫写真中得以体现,我们还看到了猫奴必备的独立时装杂志Puss Puss。
在刚刚推出的第五期中,Puss Puss其中一张封面更是由鼎鼎有名的摄影师Juergen Teller操刀,在画面中,我们甚至分不清Grace Coddington还是她抱着的爱猫Pumpkin更抢镜头。
Puss Puss也意图通过一本贯穿猫咪、时装、文化与艺术的刊物,改变人们对于“猫奴”的刻板理解。
致力于当代新锐影像艺术发展的Humble Arts Foundation甚至曾以New Cats in Art Photography为主题进行过一场线上联展,他们从世界范围筛选了100幅青年摄影家有关猫的作品。
我们从100张入选作品中挑了些好玩的
▲
新买的玛瑙绿美瞳,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