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太重要了。对个人来说,做任何决策判断,都离不开准确的信息。不过,常常会有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出现。此时,能否做出合理的决策,信息就非常重要了。起码,不能有虚假的信息,更不能有掺加太多水分的信息。
当然了,对个人如此,对一个组织或者集体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准确的信息,没有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是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有一个明智的决策。那么,这个信息如何才能得到准确的呢?
竞争。对了,这里的竞争,当然不是信息本身能够竞争,而是信息很多的情况下,需要个人或者集体对信息进行判断。当不同来源的信息,包括媒体的、自媒体的、网络上的,甚至也有“小道消息”时,决策者对这些来源各异的信息,就需要进行选择,而选择,就需要了解信息源的公信力。
如老美的媒体为了真实性,尽可能接近真相,相互之间竞争的非常厉害。毕竟,媒体都是民营的,都无法实施硬性摊派,也没有“财政拨款”,只能依靠来自市场的需要。若是消费者,也就是读者比较信赖,购买的多,自然收益就也就高。收益高,媒体就更有条件去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
否则的话,就只能被消费者“用J投票”了。没有了读者,媒体也就只能被淘汰了。如此,我们以为,媒体之间的竞争,其根本的就是信息的竞争。毕竟,若是没有竞争的话,那就意味着媒体报道啥,读者就只能相信啥,也只能被动的接受,没得选择。如此以来,媒体就不在乎公信力,只能是发布通稿而已。此时,除非强制摊派,不然,这样的媒体,就只能被淘汰了。
说穿了,媒体的公信力就在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啥是有价值的呢?无非就是有足够知识含量的,能够让消费者得到收益的;或者就是报道事实真相的,让消费者能够分辨是非,不至于被谎话假话伤害的。很显然,信息是否有价值,不在于信息的级别高,不在于信息的声音大,不在于信息的渠道广。
那么,信息源的公信力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以为,不同信息源提供的信息,有且只有通过竞争,让消费者来判断其价值的高低。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真相的渴求,满足消费者各种决策的需要,让消费者获得足够的收益,此时这样的信息就是有价值的。信息源的公信力不是说出来,不是有专家学者院士背书的,不是权力标榜的,而是消费者在信息市场中,通过时间,不断的上当受骗后,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后,得到的自己的判断。
比如说,有关新冠肺炎的信息,应该相信谁呢?不用说,肯定应该相信官方嘛。毕竟,官方有专家有学者,有医院有疾控,有一手材料,自然会有真实的信息。只是,官方的考虑因素很多,不如一般人样的,仅仅只是自我保护而已。别的不说,此次始发武汉的新冠肺炎,李文亮医生在朋友圈提醒要注意,可是官方考虑的是不能造成恐慌,要社会基本的稳定。如此,当地就采取的是“内紧外松”的应对策略。
这样以来,对新冠肺炎的信息,该如何判断呢?竞争,官方的发布的信息,与李文亮朋友圈的信息,相互比较之后,很显然,李文亮朋友圈的信息更为真实。因为李文亮是医生,他的信息都是一手资料,是为了朋友同事的安危,真实性自然就高。
其实,有媒体报道过温州的眼镜商人,尽管是在新冠肺炎事发地华南海鲜市场二楼,但是,凭借着商人的敏感,他意识到了官方的信息与实际信息的差异。如此以来,他选择了“小道消息”。从结果来看,他保护了全家的安全。很显然,起码在有关新冠肺炎信息的竞争中,“小道消息”胜出了。
若是没有竞争的话,只有一家官方的信息,因为官方考虑的因素太多,导致这样的信息就有点水分,其结果就是感染的人数暴涨,使得后来防控起来成本很高。而有很多信息来源的,得到了众多信息的人,包括各种“小道消息”的人,他们的选择自我保护,或者逃离武汉,或者早早戴口罩少出门勤洗手。两相比较,单一信息源的人,教训就很深刻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的竞争也就是公信力的竞争,或者信息源的竞争。在当下看来,也就是各媒体、各自媒体和各微博微信等的竞争了。相对而言,媒体的公信力更高一些。毕竟,媒体有足够的实力来获得各种信息。同时,媒体也需要通过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从而变现成收益。而自媒体也罢,微信微博也罢,都是在追求粉丝数量的增加,指望着提供迎合粉丝的信息,从而有变现的机会。
不过,粉丝的增加,或者读者的信任,都需要各自提供的信息来竞争。比如说,非典时期,南都脱颖而出;汶川地震时期,南周成了香馍馍。到今天新冠肺炎肆虐时期,财新网和武汉作家方方更是独树一帜,获得了公众的信赖与认可,以致于读者众多。别的不说,就说这财新网有关武汉社会福利院死亡人数的报道,就以详实的证据材料,碾压武汉发布的辟谣。而作家方方更是通过她的笔触,来展现出新冠肺炎重灾区,个人特殊视角下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鲜活的武汉。
时间会鉴别信息的价值,而信息的竞争,才能让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如盲人摸象一样的,只有信息多了,才会让我们知道全貌,知道啥样的信息源是可以信赖的,啥样的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不至于盲目于被人有意告知的信息。信息竞争的结果,就是信息源的公信力高低,高的公信力,其结果就是市场的胜出者,就是能够赢得公众信任的前提。
总而言之,信息需要竞争,没有竞争的信息,是无法判别出真假的。而能够通过竞争而胜出的信息,其信息源的公信力就高。这样信息源的信息就更能赢得公众,而在这样的信息基础上,所做出的决策才是合理的,也才能赢得高的收益。
本
文
来
自
凯
迪
原
创
作
者
:
闲言毛
。
文
中
观
点
仅
供
参
考
,
不
代
表
本
平
台
意
见
。
配
图
来
源
于
网
络
,
如
涉
侵
权
请
联
系
后
台
处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