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  ·  为什么企业必须为更年期员工提供支持? ·  13 小时前  
斑马消费  ·  中顺洁柔卷不动了? ·  13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广州“20名员工奴性事件”,震碎三观 ·  昨天  
河南日报  ·  胖东来最新调整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前上市公司女高管:一流员工和三流员工的差距,就在这一点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6-01 17:28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商业洞察

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作 者:夏文芳(插坐学院专栏作者)

来 源:插坐学院(ID:chazuomba)


职场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怪现象:


有一些人,看起来不是那么努力,但工作成果总是很显著,很容易就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而有些人,看起来和别人一样勤勤恳恳,天天加班、拼死拼活到头来却总是碌碌无为,更是无缘升职加薪。


为什么呢?




1

为过程鼓掌,但只为结果买单


有人说,职场和上学考试一样,不管你平时天天玩还是学到后半夜,最后只看成绩。


的确,职场上,无论你付出多少,衡量你工作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还是你完成了多少工作成果。


有个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从前,在一座寺庙内有一个小和尚负责撞钟,半年后,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担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去问主持:“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吗?”


老住持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主持认为,好的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小和尚犯的错误,很多职场人士也在犯,就是认为只要完成工作就好了,而不去管工作成果是否是公司所需要的。


这样做的结果轻则就像小和尚一样被调岗,和升职加薪无缘,严重的还可能被公司辞退。


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对社会的贡献目标、市场目标、开发目标和利益目标,而这些目标是由每个员工的工作成果组成的。


而所谓的“工作成果”,在我看来,大的层面就是未来的远景和目标,小的层面就是做一件事情产生的结果。


以一家软件销售公司当月要完成100万销售额的市场目标为例,20个销售人员的工作成果就是每人至少完成5万元的销售额,这5万元就是每个销售人员的工作成果。


在《请给我结果》一书中,作者认为,一个员工单纯地做事只是在完成任务,充其量得到的是苦劳,而其做事的结果才是判断有无功劳的基础。


管理专家也指出,老板在加薪和提拔时,往往不是因为你本分工作做得好,而是你做出了哪些工作成果。


说白了, 你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除忠诚以外,更大程度上还需要你做出工作成果,为业务创造价值。



2

完成任务 ≠ 有工作成果


工作中,经常听到员工说“我已经按照您说的做了。”


比如领导让你给客户回复邮件,你很快就回复了,然后你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却没有去想领导让你回复邮件的目的是什么?


领导要的结果,一定是要确保客户收到这份邮件,而不是你发了就结束了。


“确认客户收到并回复”就是你的工作成果,而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回复邮件这件事本身。


在我10年的职场生涯中,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有一种人,往往职场之路不是很舒畅,那就是只为完成任务而不愿意为成果负责的人。


2013年左右,我一整年的工作都非常忙,有人统计过,我每天同时处理的事情有60多件,几乎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工作。


但是那次年终考核,我的业绩表现非常差。因为统计工作成果的时候,我居然罗列不出多少。每天忙碌的那些事情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但出成果的却很少。


印象很深的就是对团队的管理,当时我负责整个销售团队,我的工作任务里有开晨会、看统计报表、追踪员工的客户拜访情况、更新销售话术等等,但我忽略了我的工作成果是每月的销售业绩,所以才会沉迷于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


我反思后发现, 我过于注重做事本身,只为完成任务而忽略了结果,不关注功劳,仅在意苦劳。


说到底,我制造了一个忙碌假象,虽然辛苦但却碌碌无为。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我这样的经历,甚至还会吐槽说:“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我该做的都做了”、“我已经按流程做了”,但其实没有工作成果你完成再多的任务意义也不大。


因为完成任务,不等于会有工作成果。


3

你对工作的看法

决定了你的职场结局


有人说:“一个人的看法,决定了做法,而做法决定了活法。”


这里的看法,其实就是认知,你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你的格局和层次,对待工作亦是如此。 你上班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要出成果,就是由你对工作本身的认知决定的。


你认为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你的做法就会像那个撞钟的和尚一样,而你认为工作应该全力以赴拿到最好的结果,你的做法就会像淮阴师范学院的那位宿管阿姨一样。


前几天,淮阴师范学院有一名宿管阿姨赵艺火了。起因是她把小黑板的通知用段子写了出来,吸引了很多同学们围观,还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赵美女”、“赵三岁”。



我们都知道,黑板是用来写一些例行通知的,这个阿姨为什么要写段子呢?这本不是她的任务。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仔细看了几遍采访阿姨的新闻。


她说的一段话吸引了我,她说,她在小黑板上写段子,是因为平时同学们不爱看“无聊”的通知,她写一些有趣的段子吸引同学们看黑板,这样她再写一些通知,看的人就多了。



原来,阿姨是为了实现其工作成果——“更多人看她的黑板通知”才想出这个办法。


试想一下,如果她不想为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就会像网友们说的那些宿管阿姨一样,只会催电费,绝不会挖空心思用写段子的方法吸引同学们多看黑板上的通知。


认知不同,做法自然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局。


以我为例,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工作成果后,我调整了心态,一切以成果为目标,结果,我的业绩很快就在公司脱颖而出。


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工作,只是转变了对工作成果的态度,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4

如何以工作成果为导向?


没有结果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在公司中,只有每个人为自己的成果负责,公司的目标才能实现,越做越好。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 明确自己要完成的工作成果


在《原则》这本书中,作者说,一个员工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其实就是要明确工作成果。也可以理解为,你要搞清楚来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


如果不清晰应该承担的工作成果,要及时和上级确认,如果因为一些情势变化或者工作变更而导致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明确,更需要和上级明确,避免角色错位。


2. 定期检视自己的工作成果


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成果,所以,你需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工作成果,这样才能提前发现问题并做调整,唯有做到落实有时限,全程有检查,最终才能有成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哈佛商业评论  ·  为什么企业必须为更年期员工提供支持?
13 小时前
斑马消费  ·  中顺洁柔卷不动了?
13 小时前
河南日报  ·  胖东来最新调整
5 天前
美味书单  ·  俞小姐相亲记
7 年前
经典人生感悟  ·  人生的坡度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