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于是,前瞻总结了对国际先进城市与国内较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先进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方法。纽约、伦敦、东京等产业发达城市在产业、科技、人才、绿色发展等方面不断发力,以发展和培育自身新质生产力。
国际先进城市核心举措:
一、纽约
核心定位:全球金融和创新中心
举措①:通过推动城市更新、集聚创新要素等方式,实现了科创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发展。
举措②:纽约市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创业,例如,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服务,吸引和培育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业者。
举措③:纽约还拥有众多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如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这些机构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基础。
二、伦敦
核心定位:为欧洲的科技和金融中心
举措①:建立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如“科技城”(Tech City),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投资。
举措②: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供创业资金、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科技孵化器等,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举措③:利用其国际化的优势,吸引了全球的人才和资源,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三、东京
核心定位:世界经济中心城市
举措①:通过实施“社会5.0”战略,推动了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发展。
举措②: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如通过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提升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同样,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无锡等城市,通过各自的产业优势和政策支持,在国内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前瞻简要列举了国内较发达城市核心举措:
一、北京
核心定位:中国的首都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举措①: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等措施,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举措②: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正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举措③:在政策端,强化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和人才引进,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二、上海
核心定位: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中心城市
举措①:通过打造一系列“从0到1”的科创链条,上海不仅加强了基础研究的投入,还推动了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基础科技设施的建设,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举措②: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动力,通过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技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为绿色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
三、深圳
核心定位:国家创新型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举措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旨在打造一个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举措②:通过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和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布局,深圳成功地推动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纵观全球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我们不难看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科技、绿色、智能、联动等关键要素,而串联和释放这些关键要素的效能需要在产业、载体、平台、环境等多方面前瞻谋划布局。
为了挖掘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深层内核,以及探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地举措,同时考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难度以及部分地区的产业条件差异,我们选取前瞻近期服务的《滨湖区高质量产业载体总体发展规划(2023-2035)》课题项目——无锡滨湖区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于2024年1月1日在太湖湾科创带滨湖创新大会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