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聚焦职教
职教行业独立观察媒体,以第三方视角关注行业新变化与新趋势,坚持职教态度,输出优质内容,拓展职教外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16 小时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聚焦职教

高校理当有不评职称的宽松环境 网友:评职称没有错,是…

聚焦职教  · 公众号  ·  · 2019-08-15 17:18

正文

点击标题下 「聚焦职教」 可快速关注



商务合作联系QQ:3158521867 或加微信号: 1860055801


文章原标题: 《评论|高校理当有不评职称的宽松环境》


从教36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杨汉文,已经30年没评过职称了。确诊为肺癌后,在病床上仍牵挂着学生,他说:“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据8月1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汉文老师如果不是身患癌症,他平凡而敬业的教学生涯,可能不会受到关注 。客观而言,在大学里如果职称上不去,压力会比较大,事关薪酬待遇、课题资金、行业地位等一系列有形与无形的评判。没有职称就没有一个名分,除了物质利益,还会被认为是“混得不好”、能力不足。有调查表明,职称评定最令教师头疼,是压力之首。


杨汉文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他不评职称是水平不行吗? 学生们评价,杨老师讲课不仅生动,而且深入浅出。而且,杨老师有论文,有科研成果,只是不申报职称 。他真正把讲好课放在第一位,耐得住寂寞,不求名利,这种坚守难能可贵,可谓一股清风,让人肃然起敬。

杨老师自是精神可嘉,学校也当有一个好的评价体系 ,让不评职称者也能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有一定的获得感,不至于为职称问题到处削尖脑袋发论文、找关系。去年,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一则招聘启事在网上火了。除了言辞诚恳,其中有一条就说,没有科研要求,申不申请项目发不发文章全凭您心意,您只想好好上课当个好老师也行。结果,连北大博士都有投简历的。一所学校,理当有宽松的环境,不必一把尺子量到底,把教师都逼向职称之路。


不评职称不是说就可以混日子,只要教学工作出色,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妨给无职称者以一席之地 。杨老师是高尚的,评职称也是光荣的,二者并不矛盾,学校当容得下两种追求。只是不少学校的考核多以科研为主,对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高校中,肯定也不止一个杨汉文这样的老师。 能站上金字塔尖的原本也是少数,相关考核机制就该立足现实,既鼓励金字塔尖的追求冒尖、脱颖而出,也要鼓励塔底的安心夯实基底、做好教学搞好支撑,这才是正常的稳定结构



下面是网友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


手机用户6106282002

相关考核机制就该立足现实,既鼓励金字塔尖的追求冒尖、脱颖而出,也要鼓励塔底的安心夯实基底、做好教学搞好支撑,这才是正常的稳定结构。


李黎525

首先高校的上级管理部门不要一把尺子量学校,学校自然考核教师的尺度就可以多角度了。


用户6179072064501

不是学校不想有,是学校间竞争太激烈,学校不得不逼老师大搞科研。


用户3440419078

教师职称与所谓科研挂钩,导致为完成考核任务的大量科研成果,价值也就止步于考核啦。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