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在芯片行业也适用。比如,上周四(1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国内有关芯片产业反映自美进口成熟制程芯片冲击国内市场事答记者问表示:国内有关芯片产业反映,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对芯片行业给予了大量补贴,美企业因此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并对华低价出口相关成熟制程芯片产品,损害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中国国内产业的担忧是正常的,也有权提出贸易救济调查申请。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对于国内产业的申请及诉求,调查机关将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世贸组织规则进行审查,并将依法启动调查。
该公告矛头直指国际巨头在本土市场进行的价格战。熟悉行业情况的应该都有所了解,近两三年随着市场进入供过于求的状况,部分国际巨头在本土市场大打价格战,给相关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营收和利润都受到明显冲击。如果对这类涉嫌低价倾销的国际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对于本土相关企业无疑是长期实质性利好。
所以当晚我判断,第二天相关企业股票应该会高开。但实际情况是纳芯微低开两个点,思瑞浦虽然高开但很快变绿,圣邦股份相对表现最好,但高开比例也不高。直到上午快收市之前,市场意见才趋于一致,三家公司的股价开始快速拉升。
这个市场反应速度,就有点信息社会之前的特色了。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主力”蓄意为之,刻意打压以拿到更多筹码。但个人愚见,是否存在“主力”这样的神秘力量暂且不论,国内资本市场对于产业的理解,确实有时候很不在线。不过“主力”能力不在线也不一定是坏事,当“主力”感觉迟钝反应慢的时候,就给广大中小散户创造出了投机的机会。
再举一个例子是东芯投资南京砺算。2024年5月10日东芯宣布拟以2亿元收购砺算40%股份后,股价当天跌停,东芯不得不出来解释。在5月12日的公告中,东芯股份强调,此项投资目前尚未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和意向性协议,尚处于筹划阶段,最终的投资金额和股权比例尚未确定,具体的投资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和沟通协商。本次拟对外投资事项能否最终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但市场的不看好并没有阻挡东芯投资砺算的行动,根据豆包总结的最新信息,东芯已经于2024年10月30日之前分两笔,把2亿元现金转到了砺算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