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亲密关系中的付出感吧。
亲密关系中的付出感是指,我为对方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有利于对方的事情,且自己做出了部分的牺牲。
这种付出感对对方来说,好吗?
小王认为:
这有什么不好的?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我付出,我肯定做梦都会笑醒。
因为对方为我做出了一些牺牲,所以,我会感到愧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回报一些东西给对方。
小李持反对意见:
一点都不好。
君不见,“有一种好叫你妈逼你穿秋裤”。
还有一种好是,奶奶怕孙子吃不饱,追着给孙子喂饭。但事实上,孙子已经吃饱了。
这种站在自己角度,完全忽略对方感受的付出,根本无法给对方带来任何的愉悦,对方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压力。
站在付出者的角度上,可能他会忍不住唱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
歌词中充满着责怪和深深的委屈感。
付出感,在亲密关系和中国传统家庭中经常见到。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天冷了,母亲特意从家里把衣服带到学校,怕孩子着凉。孩子不愿意,觉得自己穿这些已经够保暖了。但妈妈不高兴了,使出杀手锏,“你以为我乐意走几里的路给你送衣服过来吗?我还特意跟公司请假,工作上的事情都没有做完,就是为了来给你送衣服,你居然不领情。你不穿,冷的又不是我。我是爱你,关心你,才愿意为你付出。要是我不爱你,才不会这样对你。”
然而,这种付出,到底是出于爱?还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有些人的付出,总是跟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
休息日,我跟孩子两个人躺在家里睡觉,本来打算多休息一会儿再起床。
早上8点,门铃响了。
我开门一看,父亲正站在门外。
当时很好奇,大早上,外面又下着雨,父亲怎么来了?因为父亲从家里出发来我这,路程不算短,开电动车差不多要40分钟。
原来父亲是怕我们早上没办法吃早餐,所以,特意从家里带了一些食物过来。知道是这件事的时候,我有点小气愤,也有点心疼他。
首先,外面正下着雨,天气不好。父亲这么大年龄了,还要骑车,赶早,费那么长时间送过来,我内心有点过意不去,觉得很愧疚。
其次,我这种愧疚的感觉,他没办法体会到,更多的是我自己体会到,且我无法消除这种感觉。如果要消除愧疚感的话,可能会跟父亲起冲突,但这样做,只会让我体会到更加愧疚的感觉。
而且,我是他的孩子,作为一个孩子,我希望父亲的日子过的轻松一些,不要有那么沉重的负担。我也想尽尽孝心,回报他一些,为他做一些事情。但父亲起那么早给我送早餐,而且又是休息日,其实,他可以多休息一下的。
他的这种方式,根本没有得到我的同意,也不清楚这是不是我需要的。实际上,我跟孩子完全可以自我满足,不需要他跑那么远,特意送早餐过来。
最后,那天,我本来希望跟孩子晚起一点点,但父亲过来了,我们必须配合他,要一起起来做早饭等。
这些感觉交织在一起,让我感觉到自己好像没有任何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
父亲的这种付出行为,使我感到了一种深深地愧疚感和愤怒感。
当你以一个付出者的角色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很可能你身边的人,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谈到关系中的付出感,最常见的就是父母跟孩子的关系。
无数父母在为孩子付出的过程中,可能内心都暗自这样想过:“孩子,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要听我的话,要乖。以后长大了,你也要像我对待你这样来对待我,否则你就是不孝。我现在的这些付出,以后,你都要回报给我。”
这种付出的背后恰恰是一种控制感。
就像我的父亲一样,他的这种行为背后,也有控制的感觉。对此,我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如果我拒绝了父亲的好意,哪怕对他有一些愤怒,我自己都会特别自责。
为什么?别人已经对你那么好了,你竟然还有一些愤怒,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可我也觉得委屈,觉得自己的边界被侵入了。同时,在他面前,我没有存在感。
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用付出者的角色进入一段关系呢?
这跟自我价值感的来源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时候,可以这样理解:对别人好,为别人付出,牺牲自己的利益,被别人需要,我们的价值体验会特别深。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在原生家庭中跟兄弟姐妹间的竞争。
有一个来访者,她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她的出生,并没有受到父母及家人的欢迎,因为父母期待的是一个男孩。
她在落地的那一刻,在父母眼中,价值非常低。很显然,她也感受到了,自然而然,她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甚至认为自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是家庭的累赘。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为家里做了很多的事情,像一个小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小伙伴叫她出去玩,她不去,在家里照顾弟弟。脏活,累活,她主动帮父母干。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她跟父母说:“要不,我不上学了,专门在家做事,赚钱好了。”
她牺牲了很多。
这些行为,也换来了父母对她的褒奖,认为她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平时,父母很少对她露出笑容,每当她付出的时候,总能看到父母脸上欣慰的笑,这更加强了她继续付出的行为。
等到她长大结婚后,她跟丈夫的关系容易演变成什么样子呢?
小时候,她的这些付出,其实是为了得到在家里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说白了,也是一种竞争手段。
进入亲密关系后,她无意识地把丈夫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
表现是:一方面对自己的丈夫很好,为他做很多事情,讨好他。另一方面,她一直不愿意承认丈夫对这个家庭的价值输出,否定丈夫对家庭的贡献。即使丈夫对她很好,她也觉得不够好。
一句话概括就是:她对他很好,但又不停地责怪他,说他不够好。
在这种情形下,丈夫特别难受,觉得十分委屈。
这位来访者把她自己在原生家庭中获得价值感的付出,搬到了亲密关系中。
跟丈夫的关系变成了跟兄弟姐妹之间竞争的关系。
在原生家庭中,兄弟姐妹间要相互竞争,讨好父母,获得家庭中的价值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她不愿意承认丈夫对这个家庭的贡献,而且,如果她承认了,她会感到特别恐慌。
中国家庭里兄弟姐妹的竞争,实际上,蛮残酷的。谁都想得到父母多一点的夸奖和肯定,谁也不想被家庭边缘化,或承受被忽略,被抛弃的威胁。
另外,她跟丈夫建立的关系,也有点像她跟她弟弟的关系。因为父母对她弟弟很好,有比较多的关注和照顾,潜意识里,她对她弟弟有深深的妒忌。
她对她弟弟的恨,一直都在,并被她带到了亲密关系中。
付出,也是一种控制的手段。
当我们付出的时候,我们要的是一种绝对的公平。
绝对的公平就是,我做了什么,你也要回报我这些。如果你没有回报我或回报的不够多,那么,你就会被钉在耻辱架上,成一个坏人。
当我们以付出者的角色跟对方互动时,双方就变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
竞争的关系一定是对立的。
付出者要的是公平,是赢,且非常强烈。夸张点说,有点类似你死我活的关系,不是合作的关系。
因此,我们很难跟这样的人建立真正享受的,亲密的关系。他们也不会承认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得到的满足,因为他们要绝对的公平。
以付出者的角色进入一段关系,那么,我一定是对的。
当两个人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一定是对方不对,我绝对是一个对的人。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我不可能不对。付出者会很合理地解释自己对的一面,如果在互动的过程中,对方有一些不让我们满意的地方,我们就有资格去狠狠地指责对方。
实际上,对方感到的是委屈和愧疚,以及无以为报的压力。
当一方总是对的,另一方总是错的时候,我们就牢牢地控制住了这段关系里。如果再深入探究一下,还会有深深的威胁。
怎样的威胁?
中国的亲子关系,尤其在母子关系中。
母亲控制的话,孩子多半是无法脱离的。孩子感到的是一种很深的控制感和愧疚感。用愧疚感控制你,即使你逃走了,逃到了天涯海角,你还是会有深深的愧疚感。
有多少孩子,在付出者妈妈那,得到的是愧疚的感觉。
A妈妈是一个付出者,习惯为孩子付出。
A对妈妈的感情很复杂,既想回报她,又想远离她。对于妈妈的一些要求,她不想做,也必须要做,很无奈。
五一放假的时候,A约好了朋友一起去海边旅行。但是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要她回家帮忙。她想拒绝,但是,妈妈打了很多次电话给她,生气后,还会骂她没有良心,为她付出了很多,这激起了她的愧疚感。其实,那个海边旅行,她期待了很久,很想去。可惜,没办法,她违背不了妈妈的意愿,最后假期回家了。
对于她妈妈不合理的需求,如果她不去满足,她会感到深深的愧疚。尤其在她妈妈责怪她不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