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由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指导,
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企治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罗盛(上海)人才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金融科技50人论坛
承办的
“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第五届主题论坛(第十八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
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完善公司治理,提振投资者信心”展开深度分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完善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为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目标,
2024年12月17日,
“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第五届主题论坛(第十八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
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完善公司治理,提振投资者信心”。
上午主论坛环节由
国务院国资委原企业改组局副局长、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专家秦永法
主持。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宋志平
在致辞中指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通过强化治理效能和健全自律管理,能够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稳定发展。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信集团原董事长、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顾问孔丹
在致辞中指出,完善公司治理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制度保障,应加大制度供给,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并适应新规优化董事会职能,强化投资者投资的乐观预期。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伟良
在指数报告发布致辞中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等成果的发布,对推广优质企业治理经验、规避贸易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出版社将继续发挥传媒优势,支持公司治理领域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转化,为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
会议发布了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高明华教授主持完成的两份最新公司治理研究成果,即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23(2024)》和《中国上市公司质量/ESG指数报告No.4(2024)》
,以及
专题报告《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5(2024)》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已经连续出版23部,是国内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公司治理分类评价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质量/ESG指数报告》已经连续出版4部,是国内首部公开出版的、针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ESG评价报告;同时还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含ESG指数)专业性数据库。
本届论坛还启动了“出海论坛”暨《2025企业出海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顾问刘伟
指出,数字化对经济制度、市场竞争和宏观治理体系带来深刻挑战,需要明确数据要素的分配机制,优化企业治理和市场制度,并深化财税改革与货币政策创新以适应新形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顾问傅成玉
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低迷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水平和监管制度的不足,需要完善法律制度与企业内在治理的逻辑,并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和对违法行为的严格监管,以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顾问季晓南
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对引领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应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全面落实“1122335”改革要求,以提升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和安全保障力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务院国资委原副秘书长、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会副会长李冰
指出,国企要聚焦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推动生产力与体制机制改革;同时,董事会需强化决策与执行机制,突出效率导向,提升治理效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运成
指出,市值管理是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以投资者为本,推动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并通过优化品牌形象、投资者关系及资本运作等手段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刘纪鹏
在线上演讲中指出,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治理至关重要,但需解决独立性不足和制约作用薄弱的问题,可通过设立独立董事组织、完善人才库建设、推进专职化及规范薪酬制度,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独立董事体系。
天津财经大学原校长、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维安
指出,经济型治理是提升投资者信心的关键,应通过重构以中小投资者为核心的资本市场、优化分红机制引导耐心资本、强化多元监管力量,推动资本市场从融资导向向投资导向转型。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泉红
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驱动和产业引领,并强调完善公司治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
论坛发布了
“202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TOP100榜单”
、
“202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TOP100榜单”
、
“2024年度中国非金融业上市公司ESG TOP100榜单”
、
“2024年度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ESG TOP10榜单”
。
公司治理指数和ESG指数由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高明华教授团队开发。
两个指数指标体系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可得性、可比性和可持续性。评价样本是截止2024年3月31日上市满一年(主要是考虑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的上市公司,并剔除该日期后退市和拟退市公司,样本量为5061家公司,数据量近120万。全部榜单都是通过严谨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建模计算而成,而非其他很多机构通常采用的投票选出,具有科学性和可验证的特点。
新华网客户端、每日经济新闻是本届论坛的战略合作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对论坛进行了全程直播。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参与会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