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庆晚报
没事看晚报,有事找晚报。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黑备20100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332007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8330072。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雨果网  ·  【重要】近期Meta及Google广告政策更新 ·  昨天  
雨果网  ·  跨境万人选品盛会!速来2月24日2025CC ... ·  2 天前  
雨果网  ·  大批运营将被淘汰!DeepSeeK强的可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庆晚报

啥?古人过年也有7天假?

大庆晚报  · 公众号  ·  · 2025-02-01 14:21

正文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

最重要的节日

吃团圆饭、发压岁钱、守岁拜年……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年俗

其实都有着古老的文化根源

古代人是如何过年呢?

一起来看看🤩


送腊迎春,历史悠长


早在3000年前

古人就已开始庆祝过年

《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

豳(bīn)地的人们在年终岁尾

庆丰收、庆贺新年到来的情景


南宋 马和之(传)《豳风图卷》,图源:故宫博物院(请将手机旋转90°观看)

西汉颁布的《太初历》

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正月里来过新年”的习俗

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这一习俗汉代就已出现

古时的压岁钱

叫“压胜钱”,也叫“花钱”

钱币上铸有吉语

或寓意吉祥的图案

唐朝时期

人们会在过年时放假七天
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四

是最早的“春节黄金周”
宋代以后
守岁、拜年等传统礼仪

逐渐形成并沿用至今

过年大事,饮食二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古今过年,都要吃团圆饭

汉朝时期

五辛盘、饺子、胶牙饧等食物

是人们过年餐桌上的必备

到了宋代

团圆饭变得丰盛起来

餐桌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柏树枝、柿子、橘子

组成“百事吉”果盘

寓意红红火火,吉祥美满

明清时期

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基本定型

羊肉、糖瓜、馒头等食物

也纷纷登上“新年必吃榜”

年夜饭主食有了

酒水也不可或缺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们把花椒、柏叶酿成椒柏酒

这种清新、“上头”的味道

在人们心中象征着“迎新”

诗云“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喝屠苏酒,讲究也不少

顺序一定要先幼后长

寓意着孩子快快成长

老人健康长寿


过年娱乐,目不暇接


无论古今,提起过年

自然离不了庙会和唱戏

汉代,出现了俳优的谐戏表演

也就是今天语言类节目的雏形


宋代,玩的东西更多了

街头巷尾皆结彩棚

各色商品一应俱全

人们购买年货时

更不会忘了鞭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