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今天官宣:腾讯第一款接入DeepSeek的游戏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凌晨5点大裁员后,Unity发布财报:营收下 ...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两大国产黑马PK:双双大破20亿美元收入记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4月1日股市前瞻

姚尧  · 公众号  ·  · 2024-03-30 11:34

正文

3月29日,姚尧股市前瞻读者情绪指数投票结果为:

前瞻指数为-0.04,标准差为1.65,投票率为26.17%。

在对于 3 29 日的股市投票时,有 44.92% 的读者选择看涨,有 46.2% 的读者选择看跌 ,非常难得的出现了看涨和看跌的力量基本均衡的现象。结果,上证指数在 29 上涨了 30 点,想必又是出乎相当多投资者的预料。

下面,请给4月1日的前瞻指数投票:

3月29日,上证指数上涨30.51点,收盘报3041.17点,成交量为3646亿元,如下图所示:

实事求是地说,当上证指数走到这个位置,对于下一步的预测会变得很难。其难点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指数上涨,这当然是好事,但这个上涨是明显缩量的,且是在前期小规模套牢密集区处缩量,给人以上攻力道不足之感。可是,港股在 3 29 日是休市的。如果将日常的北上资金加进来,那么 29 日就又还是放量的了。而在 4 1 日,港股也同样是休市的。因此,对于上证指数能否发力攻破前期小规模密集套牢区,我们说不准。

第二点,就均线学的角度而言,现在上证指数 10 日均线的位置在 3045.53 点, 20 日均线的位置在 3045.84 点,二者的差距连半个指数点都不到,而上证指数现在的位置在 3041.17 点,相较 10 日均线和 20 日均线只有 4 个指数点。如果 4 1 日上证指数下跌,则 10 日均线将向下死叉 20 日均线;如果 4 1 日上证指数上涨,则 10 日均线将与 20 日均线形成多头掠飞。

关于多头掠飞,我在《姚尧股市均线学》中有详细阐述,这里就只截取其中的一小段来说明概念:

第三点,就形态学的角度而言,上证指数也走到了一个即将分出胜负的关键位置,请看下面这张上证指数的 30 分钟线图:

可以看到,上证指数在 3 25 日破线下跌之后,现在又反弹回到了颈线的延长线上。如果 4 1 日结束反弹而再次下跌,则前期的顶部极有可能就此成立。如果 4 1 日继续反弹而站稳了 3045 点一线,则前期震荡区域就有可能由顶部而转为破旗翻。

关于破旗翻,我在《姚尧股市形态学》中有详细阐述,这里就只截取其中的一小段来说明概念:

总而言之,对于 4 1 日的上证指数,我们是没有成见的,需要待其走出来之后,再提供下一步的分析预测和趋势研判。如果 4 1 日下跌,那就是形态上的短期顶部确立,均线上的 10 日与 20 日死叉;如果 4 1 日上涨,那就是形态上的破旗翻,均线上的 10 日均线和 20 日金叉。形态学和均线学在这个地方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不过,对于我们前期看好的金和铜,就没有这么纠结了,相关个股在周五又都收获了不错的涨幅。有赚到钱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秀一波。

其实,金和铜上涨的逻辑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对于股市投资来说,却不用分得那么清,因为铜业公司通常都有 10% 左右的黄金收入。对此,我 3 9 日在盗天平台上推送的《黄金板块》一文中曾有详细论述:

这主要是因为,金矿可以分为伴生矿、岩金矿和砂金矿。在我国的黄金储量中,有将近 30% 是来自伴生金矿(世界平均是 15% ),而伴生金矿中又是以金和铜的伴生矿为主。因为金元素和铜元素在岩浆中非常亲和,致使金和铜经常一起从岩浆中分离出来,所以许多著名铜矿都会产金。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张三十年债的走势图:

可以看到,三十年债在 29 日再次大涨,市场再次押注长期利率下降。与此对应的,沪金在 29 日再次大涨,创出新高,如下图所示:

而作为另一面,则是万科的股价跳空下跌,创出新低:

看到万科现在的困境,还是非常令人感慨的。遥想 2018 年,在万科高喊“活下去”时,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甚至在 2020 年,房地产行业还迎来了一波上行期,这就更让很多人嘲讽万科所谓的“活下去”太矫情。现在回头来看,万科当初的危机意识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只是万科依然没能成功走出危机,或许是因为危机的程度超出了他们当初的想象。

年初以来,一直有朋友给我发送一些关于经济不景气的消息。对此,我想以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作为回复: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