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生活在湿地~
关于
什么是湿地,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国家内部,土壤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又有很多话想说。
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人们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1971年,世界各国在伊朗建群,发布
《湿地公约》。
《公约》里说,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者水域地带(包括静止的,流动的,淡水,咸水,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把这么长的定义念完,狗感觉要窒息了。
简单说,湿地就是
潮湿的陆地,
是不是湿地要满足这三个条件:
第一是要有
水。
湿地经常出现在干燥陆地和开放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比如河湖沿岸。
还有地势平坦,河流汇集的低洼地区。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湿地更容易发育在高纬度,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因为降水多蒸发小。
因为有水,湿地的蒸腾还可以调节小气候。
例如位于中国新疆沙漠里的博斯腾湖,湖周围气候要格外温和湿润一些,甚至连沙尘暴日数都减少了25%。
第二是
排水不良的土壤。
湿地土壤就是大海绵一样,吸水能力特别强。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有湿地的河流可以把洪峰高度降低50%。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净化水体。
第三是
大量擅长水陆两栖的动植物。
湿地占地球表面积6%,是20%的动植物的家园。
条件好的湿地生物量是相同面积麦田的8倍,河口湿地的生物量直接可以和热带雨林抗衡。
这些可全都是人类美食的来源,湿地提供了天朝三分之二的淡水鱼。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
蓝藻
就生长在湿地里,今天地球上各种树木花卉都是它进化来的。
地球上不少湿地发育于中生代,因此,保留了大量古老的物种。
比如
水杉。
还有最常见的湿地植物
芦苇、荷花和睡莲。
湿地是很多
鸟类
的栖息地,或者迁徙途中打尖住宿的地方。
鸟类丰富度对一个湿地是否健康有指示性作用。
还有各种鱼类、大部分的两栖动物,很多爬行动物,甚至一些哺乳动物生活在湿地。
普遍认为,世界最大的湿地位于巴西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
潘塔纳尔湿地,
面积和广东省差不多大。
因为交通不便,旅游开发不是很深入,保留了湿地最纯洁的状态。
游客们很容易就能看到鳄鱼密布的水塘,运气好还能看到美洲豹。
这里生活着极度珍贵的蓝色金刚鹦鹉,黑市非法交易价格一只几十万人民币。
中国根据《湿地公约》,把湿地分为
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海岸湿地
等几大类。
沼泽湿地
最常见,中国
三江平原,
就是曾经的北大荒就是典型的沼泽湿地。
老人常念叨的,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沼泽湿地风情。
还有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所经过的四川西北部的
若尔盖高原。
现在若尔盖湿地是个卖门票的景区,有条木栈道延伸在沼泽之上。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个
大沼泽国家公园,
这里生活着短吻鳄。
短吻鳄很高冷,如果不是被烦到不行,很少主动攻击人类。
狗在公园徒步就和它不期而遇,它非常冷漠地白了我一眼。
河流湿地
是定期洪水泛滥的地区。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河,包括亚马逊河、赞比西河、尼罗河、湄公河、恒河的冲击平原上发育了湿地系统。(什么是冲积平原
点这里
)
亚马逊河
孕育的湿地被誉为人生最后一个目的地。
沿线很多国家都开发了看动物的旅游线路,游客坐着小船,看着水下暗流涌动。
还有垂钓食人鱼的项目。
食人鱼生性爱刺激,人们要故意把水面搅动出大动静,凶猛的食人鱼才会上钩。
湖泊湿地
发育在湖泊边缘,一般介于湖泊多年平均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
在中国青海湖西侧的湿地被叫作
鸟岛,
每年有数十万只鸟飞来这里度蜜月生孩子。
海拔3000多米啊,狗觉得冷的要死,他们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不要太红火。
密密麻麻,满地都是蛋,还有一群鸬鹚黑压压占领了湖边大石头。
中国南方人非常机智,在湖泊湿地上开发了一种,一边种植水稻,一边养蚕养鱼养鸭的全方位农业系统
——
桑基鱼塘
。
也因为人们经常在湿地劳作,一个湿地大麻烦也暴露出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种由寄生虫引发的
血吸虫病
在中国长江流域爆发。
虽然现在疾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中国南方不少
大湖沿岸
还是疫区,不能轻易下水。
滨海湿地
位于海陆交界处,包括珊瑚礁、红树林、河口三角洲等等。(珊瑚礁
点这里
,红树林
点这里
,三角洲
点这里
)
湄公河三角洲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