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领教工坊
领教工坊面向价值创造型企业一把手,以「私人董事会」方式进行个人领导力修炼,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专业的企业家终生学习与共同成长的私属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  23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南阳最新人事任免 ·  23 小时前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  晴朗回归,下周河南最高气温15℃+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梁东雁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领教工坊

要么奋斗,要么滚蛋

领教工坊  · 公众号  ·  · 2017-10-21 15:00

正文

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奋斗吗?这是来自一位创业者的发问。

在你缺乏动力、得过且过时,离心中的梦想是否已经渐行渐远,胸中曾经的奋斗热火是否已悄悄熄灭。在世界飞速变化的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机会永远留给那些“读书时,全力投入,一骑绝尘;搞事业时,不顾一切,一鸣惊人”的人。生活在停止了奋斗和追求之后,往往容易陷入空虚乏味的怪圈,离我们期待的舒适生活渐行渐远。

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如果你还愿意在年轻的时候“燃”一把,奋斗一把,那么请记下本文作者为你注射的这支鸡血: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丝可能,就愿意全心全意去投入和尝试。(杨朦晰)


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奋斗吗?


除了年龄和衰老,并没有什么是不需要努力就能轻松得到的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野火,让我们恰同学少年,跑起来吧!

三里屯里的年轻人


01

先从身边的两类年轻人说起

三四个月前,好基友小欧打来电话。他说公司的季度绩效领导只给打了个C(意思是低于预期),实在想不通,因为“以前都是B(符合预期)”。


这个话题发生在小欧这里算新鲜。毕竟他过往的精神世界主要聚焦在三个重大课题:

1.中午吃啥?

2.晚上吃啥?

3.周末去哪儿玩?(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以至于还诞生了一个同名APP)

我说那你试着站在领导的位置上,给现在的team打绩效,你回想一下大家每天的工作产出,如果按照淘汰率必须有一个C的话,你会把C打给谁呢?


他想了想说,“好像应该是我”。


糟糕的是这一次绩效得C的人,不仅是奖金泡汤,还要面对被劝退的境地。小欧很愤怒,“我工资也不高啊,我一无害的小白兔,平时让我做什么我也做,为什么非要‘优化’我?”


我说领导的思维不是这样的。假设一下,你就算拿3000块,出现了一个拿2000块、活儿还干的跟你一样的,还想着干更多活儿的,如果你是老板,你让谁走?


他想了想说,“那这么说应该也是我走”。


这不是假设,这就是最真实最常见的职场优胜劣汰法则。


此时,他已经在这家公司呆了四年。四年来工资仅仅涨了一千五,还不如那些干个两年就跳槽了的同事,但是他一直觉得这状态挺好的。“我也不想那么累。这里虽然工资低,但好处是不用加班,福利好假期多,性价比高。”


可惜去年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对人员成本考核越来越严格,很多技能平平、跟销售业绩不直接挂钩、工作也不饱和的同事被逐渐“优化”掉。他一直觉得大清洗只会针对年头短的新人,没想到逐客令也会下到他这个老人头上。


32岁的小欧不得不再找一份工作。


连着几周在招聘网站上查了查职位,才发现他会的东西实在不算什么稀缺技能,其他公司的开价,比他现在的薪水还要低。


可怕的是,这四年里,他还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代表作品”。


更可怕的是,竟有不少公司在任职要求里明确写着,30周岁以下。

写到这里突然看到朋友圈帮我买房子的链家同学发了招募信息,随便贴上来感受一下

还有另外一种年轻人。


两年前我们曾经搞了一个叫做“傅盛战队”的创投活动,因为参与门槛不高,又有一些知名企业家和名人LP助阵,吸引了数千个创业项目参与。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带着他当时的同学现在的合伙人,从欧洲飞回北京,拖着行李箱直接到参赛现场做presentation。


他带来的项目是教小孩子在电脑上学编程。他说自己是一个技术宅,他眼中的未来世界是一个程序的世界。他很羞涩的给我们每个工作人员带来了欧洲的明信片。


意外地,在做项目演讲时,90年的他突然表态:我准备辍学创业。因为,再不辍学就老了。


他辍的还不是一般的学,是巴黎十一大、柏林工业大学、欧洲创新技术研究院一共三个硕士学位。


他演讲的时候,台下坐着500人。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同学啊,在我们那个年代,考上了欧洲三个硕士学位的年轻人,是要到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进行表彰的。


好好的书怎么就不读了呢?他说我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两年虽然在欧洲上学,但没间断折腾过几个项目,现在的这个项目肯定能行,我已经等不及要大干一场。


他创业的项目,在决赛时改名叫做编程猫。那年他25岁。


一晃两年过去,编程猫已经是一个付费学员近二十万、去年完成A轮融资、深受全国小朋友喜欢的明星品牌。最近一次见面,他还是提着行李箱直接赶到咖啡厅,聊不了太久就得赶回去写PPT,因为第二天要出席编程猫和梦工厂合作的新闻发布会。


我随口问了一句你们的微信公众号是谁在写啊。“就我自己写啊。市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还是我们的财务同事兼着做一些市场和商务的工作,但是微信文案他写不了,就我来写。”


这个年轻人叫李天驰。最近常从行业新闻里看到他了。


你看,总有那么一小撮老天格外眷顾的孩子,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自然习得、或从父辈身上顿悟了奋斗背后的巨大意义,并且在飞驰的人生列车上,一次又一次上瘾式的向未知的自己发起进攻。


读书的时候他们全力投入,一骑绝尘;搞事业的时候,他们不顾一切,一鸣惊人。


他们显然会拥有更为幸运的人生结局。


而年轻人中的大多数,是像我一样没去欧洲开过眼界,出身在普通收入家庭,父母从小教育的是,稳定压倒一切,知足者常乐。


如果不是亲历了奋斗带给人生的重大变化,我也可能会抱着上一家公司,安然享受着“舒适安逸”,直到“优化”突然降临。

奋斗在北京城夜幕中的年轻人


02

年轻过没什么,有钱过才牛逼

我今年36岁,本命年。年前,主动终结了自己的金饭碗,准备再次奋斗。


这次奋斗比以前任何一次挑战都大。


各位走过路过跟这个ID有点眼熟的盆友,我的新身份是:寒冬里的大龄创业狗。


这次的奋斗跟基本的生活保障无关。目前的经济状况是,哪怕在北京这房价畸高的城市,我也在不错的地段有两套三居了。生活上用无压力来形容算客观吧;前单位是东五环平房村那个著名的新锐高大上科技公司,职位是金领的阶层。要论高薪稳定,任90%以上的人打着灯笼找,怕是也找不到更好的打工选择。


那你还要去奋斗?知道有个词叫no zuo no die么?


知道啊。


奋斗这事原来离我特别远。


我打小是个随大流的老实孩子。为毕业能找个安稳的工作,我一上大学就积极申请入党,连写四个月思想汇报,直到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了系主任和辅导员;毕业时候我又为了一纸北京户口签了一份月薪800的工作,其实明明还有另外一个月薪3000的offer。24岁结婚,26岁生娃。


我曾经的人生理想,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老公孩子热炕头。


年轻时候做的那些职业选择,想起就汗颜。比如说大学毕业头5年,我换了6份工作,要是谁说我是那种天生就爱奋斗的鸡血型,我赵日天是不服的。


我曾为了能理直气壮地按时下班,严词拒绝公司给我加薪升职。我认为我的老板无非想用糖衣炮弹来瓦解我的完美生活,试图让我接受他那一套生活方式。到香港买表,到迪拜买包?抱歉,It’s your choice. 我一点也不羡慕。竟想让我为了物质变成一个孤单寂寞冷的女强人?真是naive。


我淡定的把公司、老板放到了阶级的对立面。


年轻时候的我,就是这样一朵职场白莲花。


你无法想象这样的年轻人有什么自信会认为一个身价几亿的老板闲着没事非要改变你的价值观。只是我的前五份工作最短的三个月,最长的三年,工资稳定止步在1万2。


我挤挤地铁逛逛淘宝,每月钱都花不了,有情饮水饱。


当时也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就是年轻人中的典型大多数。(这样的大多数,有较大可能,或早或晚,成为开篇中的第一类年轻人。)


直到五年前换到这份工作,遇到了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上司。他对下属的要求简单到两种: 要么奋斗,要么滚蛋。


他从不跟我谈人生,他只对我没有尽心去完成的工作直接说垃圾。


我是可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放弃。但!是!!!


是放弃,不是淘汰!


我那强烈的自尊心让我不能接受作为loser被淘汰。


毕竟我是一个党员。(别在意最后一句是一个玩笑)


为了撑住这个颜面,我“被迫”走上了奋斗的人生,一干就是五年多。


命运就这样突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五年,我有幸深度参与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从羸弱到辉煌的全过程,我们不但搭上了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末班车,还引领了中国公司全球化的浪潮。


我足够幸运的在这个过程里摸到了一点商业的庙门,还亲身体验到了奋斗的甜头,以及——


钱的好处。


钱的好处没钱的时候真不知道。这么说吧,以前我经常在淘宝上买衣服,特别满足,只是每一件衣服都这样或那样的一点小瑕疵,比如口袋太浅了,腰部不平整了。直到前年在台北新光三越买了一件小一万的大衣。哦,好像啥瑕疵都木有,哪儿哪儿都这么合适。


还有2015年,我飞了四次美国。每次11个半小时,屌丝飞行三件套,iPad颈枕和眼罩。然而每次飞完还是腰酸背疼,感觉一夜老了好几十岁。一度认为我就是没有那个商务超人的命,也别做环游世界的梦。直到升职后,坐了一次商务舱,单程两三万吧。


万里高空一路好眠。


走出舱门神清气爽。


钱,就是这么个玩意。


月薪六千和月薪六万的北京,不是一个北京。


顿悟,年轻过没什么,全球70多亿人都可以“年轻过”,有钱过才牛逼。


PS.如果你也遇到了一个逼迫你成长的上司,要像马伊琍一样,无论他让你咽下了多少委屈,也要且行且珍惜。


03

奋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奋斗并不一定会让我们直接有钱,只是会让我们更有可能变得有钱。但是奋斗有一个100%会发生的好处,叫做成长。


成长后的你自然会升值,至于升值的部分能不能很好的变现,也仰仗你的其他能力;还有非常多的朋友,经年奋斗享受成长,目标并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那是另外的话题。


我们继续说奋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绝大多数人把奋斗跟“苦逼”划上等号,尤其是没有奋斗过的人。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奋斗还是个孩子,请白莲花们放过他。


有个词很贴切,叫做“燃”。


我“被迫”奋斗的那五年,是整个职业生涯中最燃的五年。那些在初涉职场阶段遗失了的价值观里本应闪闪发亮的部分,在30岁的档口,因为一份逼迫我成长的工作经历,又回到了我的身上。


有多少次,我产生一种感觉,一个本来眼界最远到眼睫毛的平凡甚至平庸的生命,因为奋斗带来的正反馈,突然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渴望。


这份渴望驱动着自己,对自身能力的边界,一次一次去刷新。


还记得入职第一周就遇上负面危机要处理。那个时候竞品的公关能力无比强大,在业内所向披靡。对方鼓动了一个微博大V,煽动一个对我们产品有误解的普通用户,准备对我们进行起诉。大V还安排了新闻发布会,开始大量邀请媒体报道此事。


一旦媒体报道了我们用户纠纷的新闻,就会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在各种平台对我们进行负面轰炸。


我在上班的路上接到命令,要马上坐火车赶到那个受了蛊惑显得义愤填膺的外地用户那里,尝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事态平息。


那天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马上赶去火车站,和客服leader汇合。一路上都在商量和推演:


如果人家不出来见面怎么办?

见了面怎么说才能消除敌意?

被录音怎么办?

被敲诈怎么办?

矛盾激化怎么办?

……

绞尽脑汁,用尽了长者的人生经验。


见面后是长达10个小时的沟通与谈判,几次到了险些谈崩的边缘,直到新闻发布会即将举行的当日凌晨一点,对方终于表示理解了之前的种种误会,并当场签署了和解的书面声明。


走出谈判地点的那一刻,我只记得内心高兴得要喊出来。让一个原本准备开发布会痛斥自己的陌生人转变立场,太特么难了啊。


我竟然做到了。


从来没想到自己还能这么“强”。


这是第一次品尝到奋斗的乐趣。这比一下班就往家跑,出现点难题就双手一摊让领导想办法的工作有意思多了。


奋斗不是简单的吃苦,奋斗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丝可能,就愿意全心全意去投入和尝试的心态。


奋斗的心态会调用尽你前半生所有的智慧、资源、技巧和情商去面对问题,还会把你以前积累上的不足,以最直接的方式暴露在你前面。


让你知道自己有多强,也让你知道自己有多弱。


那个时候,外敌压境,整个团队都在一种奋斗的状态中。几乎每周,都会从微博上、论坛上层出不穷各种黑稿(近年连知乎也没有放过)。团队六七个人,没白没夜的监控,分析,反击,传播,没有上下班,也没有周六日。


我们以几杆枪几万的预算对抗着对方几倍兵力的轰炸。几个人的微信群,竟能夜夜不间断讨论策略、修改物料到凌晨,10分钟不刷就几十条信息。


傅盛有一篇文章讲的特别好,舒适和成长不可兼得。你不知道何时是尽头,你只能闭着眼熬。


熬过了第一年,公司没被对手弄死,我们还得了优秀团队;


第二年,猎豹浏览器发布了,抢票的传播战役,以一种新闻的方式火遍大江南北。营销事件能成为新闻事件是每一个营销人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凭此一战公司士气大振,我们。。。又得了优秀团队;


第三年,是公司全面转型移动互联网的一年。有了一时风靡大学校园的猎豹免费WiFi;


第四年,做了傅盛战队,还孵化了“喵星人抢不到”这个深受猫奴们喜欢的IP;


第五年,创建了台湾市场部和美国市场部。


离开猎豹的那一天,我把所有的奖杯摆在桌子上拍了一张照片,从11年到15年,一年都没落下——全公司唯一的部门。我跟自己说,这就是你的过去。


你曾经,曾经,曾经,这么强过。


这么燃的心理暗示是我一生的财富。

这五年,我们效力的猎豹移动,也从当年羸弱的金山网络,变成了一家成功赴美上市、三次转型、连续十个季度营收增长超过100%、不停歇的在信息时代大浪中拼搏的明星企业。背后燃烧着成百上千的年轻人的奋斗和梦想。


我的微信ID有长达几年的时间,在名字后面加了一个“@猎豹”。我向全世界传递一种身为猎豹人的自豪。这恐怕是员工对一家不断奋斗的企业,表达感情最自然和质朴的方式。


一个企业能带给员工最好的礼物,不是一时的福利,不是优越的环境,而是奋斗精神的传承。一家企业的成年礼,至少有一个维度,是它培养和影响了多少具备奋斗精神的年轻人。


猎豹带给我的最大礼物,就是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每每想起,热泪盈眶。


反倒是那些睡大觉晒太阳的闲适时光,当时寡淡,事后也如同未曾发生过,于生命的无常里消失不见。

东五环阳光下的猎豹移动

我给傅盛发辞职微信的时候,他正在美国。我说如果时光回到五年前,再一次站在选择的档口,我会一路小跑着投入猎豹的怀抱。这就是我该来的地方,也是现在收获满满该离开的地方。这次经历让我盆满钵满,赢回票价。


那一刻人还在坐在惠通时代的工位上,已经泪如雨下。


我知道我终于能放下了。


所以奋斗是这么个过程,当时不觉累,事后不会悔。走一段再回头,会发现一个更强的自己,宛如新生。


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就是真正努力奋斗过的人,会收获对人生更高维度的理解。


如果你的一生还没有燃过一次,应该找个自己喜欢的事情,试一试。


04

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能让我放下猎豹的,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自我警醒。


离开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比较轻松的拿到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高薪offer。猎头同学给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让我竟然在这段时间对互联网高端市场人才的行情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23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南阳最新人事任免
23 小时前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  晴朗回归,下周河南最高气温15℃+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梁东雁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 天前
二更食堂  ·  他爱不爱你,只看这一点
8 年前
萌宠萌  ·  这个家,猫说的算!
7 年前
河北交通广播  ·  给力!石家庄旧房迎来新变化!
7 年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陋室铭》(刘禹锡)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