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管理杂志
企业管理杂志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是最具权威性的企业管理期刊。本刊以全球视角、本土方案,引领中国企业管理实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管理杂志

要像修炼生命一样修炼质量!

企业管理杂志  · 公众号  ·  · 2017-10-20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秦  朔


最近我们知道格力的一个变化是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变化。以前我采访过德国的赫尔曼西蒙,他提出过隐形冠军理论。他说“我们德国的企业强,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品牌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是隐性的,但是我们的机械装备制造支撑了上面的制造。”这其实又回到了更加追根究底的一个问题,就是制造怎么能够真正的基业长青、长治久安。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要去做支撑格力制造后面的各种各样的智能装备?


董明珠


我觉得可能更多的跟个人性格有一点关系。 我比较喜欢追求完美,就是我哪怕做一件小事,我也要把它做成最完美的——就是让人看了有一种欣悦的感觉,而不能让人一看就很不舒服。 这一点本身就是由我的个性决定的。经常还有人问:“董明珠你是不是还有人帮你去挑服装做造型。”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我只是感觉不管你穿得多么豪华、富丽,关键是要别人看着舒服,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我们做空调做到现在,做到这个绝对的领先地位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已经沉淀了很多技术。 尽管可能有一部分人“走掉了”,但是我们的技术不会因为这些人“走掉”而停滞,是因为有更多优秀的人不断地在成长,这也是格力的一大优势。 那我为什么做智能装备?“工匠精神”和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更多的是因为低质低价的东西积压的太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产品在我国已经积压太多了。 我觉得如果不能用我们的技术去改变这个世界的话,那我们存在的价值和别人的相比差得太远了。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盈利,也并不是纯粹地为了占领市场,我觉得更应该看的是这个国家、这个企业、你这个人存在的价值。 我们在有了空调之后,再做冰箱时之所以打造了三个新品牌,更多的就是基于个人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当我们宣布进入冰箱领域时,很多经销商也讲,你把别人的冰箱拿过来组装一下打上格力的品牌马上就好卖,大家对格力都非常信任。但是我觉得中国缺的不是产品,缺的是品牌。“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一个格力品牌远远不够。那我也没有能力号召别的企业来做这个事,也不具备条件去管别的企业,但我可以管好格力。所以我们决心打造冰箱领域的“格力”,晶泓和大松这两个品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应运而生的。这个产品系列成立以后,我们发现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在加工零部件的时候,在中国买不到这种设备,必须去进口。我们曾经想过买我们的国产设备,但精度不够,做不到。我突然发现我们的企业今天应该有这个能力做这些高精度的设备,即智能装备。我们当时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所以2012年年底,我在我们的年终干部会议上提出进入智能装备领域的设想。


秦  朔


搞智能制造其实要花很长的时间,因为短期不一定见效。我看到格力精神里面有, 要像修炼生命一样修炼质量 。一个生命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就像一棵树的成长,那你现在要回到最根本的地方去解决智能制造这个问题,其实见效可能会是比较慢的。而且这么做,对一个上市公司会不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董明珠


我觉得不会。一个就是我们空调的成长和我们的冰箱、厨房电器,比如我们现在搞电饭煲活动,我觉得可以实现两个目的,一个让国人认识我们中国自己有好的电饭煲,不用非去国外买;第二通过这样的一个体验,我们感受到其实消费者还是可爱的。 我们经常埋怨消费者,但是如果是你做了个垃圾产品,消费者凭什么要买你的产品呢? 所以我们认为市场始终是存在的,对我们来讲还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调保持现状以外,我们的生活电器、冰箱一定要有一个突破,而且要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很多人看过我们的冰箱就知道,因为消费者现在对晶泓这个品牌并不了解,但他看了产品以后就一定会知道,这个产品的质量比很多国际品牌好。如果有这样好的品质做保证,我相信未来的市场发展一定有很大的空间。对我来说,支撑着格力电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是纯粹为了赚钱,所以就一定要做智能装备。那为了确保“智能装备”早日“走出去”。我们打算投入多少呢?不瞒你说,我准备投入300个亿。当然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投资其实是没必要的。我只要把现在的产品做得很好就行了,至于几十年以后企业做得怎样我可以不管,但 我觉得我有责任把格力打造成一个百年企业。如果我们地基不打好,一百层的楼总有一天要塌下。所以我不在乎楼层有多高,而在乎我们的地基有多牢。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地基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地打牢。 像现在我们加工的离心机里面的叶轮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讲我们不仅在中央空调的压缩机这个技术上实现了自主,而且在这个方面创造了很多新的技术。现在我们很自豪,在国际上独一无二。我们去年在英国获得了奖项,相当于影视界的奥斯卡奖,我们确实感到很自豪。 我觉得如果能够坚守这样一种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精神,那就不仅是格力,中国应该有更多的企业崛起。


本文摘自企业管理出版社的热门书籍——《改变世界(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精粹》,标题及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按钮

可获取更多图书详情和购买链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