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世界 ArtReview
全球领先艺术媒体ArtReview(est.1949)中文版杂志信息门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10月20日看点 | ... ·  昨天  
艺术世界 ArtReview  ·  ARC 展评|气流中的洋紫荆——评“香港氣” ·  4 天前  
艺术世界 ArtReview  ·  ARC ... ·  3 天前  
康石石  ·  消费降级下的留学天菜居然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世界 ArtReview

ARC 展评|气流中的洋紫荆——评“香港氣”

艺术世界 ArtReview  · 公众号  · 艺术  · 2024-10-16 18:40

正文

不言自明

Self-evident‍‍‍‍‍‍‍‍‍‍‍‍

或许,‘气’指的是那些已经提纯和克制的经验。

钟正《掰 #01》
2024年,潘纳佐大理石、彩色铅笔、蜂蜡、黄铜、丙烯颜料、再生木材、木材染料、胶水
11 × 11 × 79厘米
“香港氣”展览现场,2024年

全文图片鸣谢艺术家及红树林画廊

香港

红树林画廊,深圳

9月14日至10月26日

红树林画廊近日新展“香港”,借“气”的概念抛出关于地区生态的议题,使得“大湾区叙事”在继诸多南方讨论后终于迎来了它极为重要,但因诸多缘由迟迟缺席的“香港版块”。谈及香港,人们总能从各自经验中提取一些或有趣或深刻的碎片,来堆砌对于这个永远处在流变中的地方想象;但香港人却显然对香港有着更加细密复杂的情感——这也契合许多人关于乡土和纽带的感触。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香港无论是作为一个地区、城市还是语境,都和巨变/剧变紧密关联。展览阵容在双向选择中落定为6位香港年轻艺术家:邓伯轩、梁望琛、文美桃、余沅榆、郑天依和钟正。除了明显的年龄区间外,他们共享的“标签”还有:离开香港去海外留学、独立且相对完整的作品体系、细微温和的创作媒材、以小见大的叙事风格……“香港”究竟是什么气?常居香港的策展人万丰率先给出了这样一些便于观察和识别的表层路径,可以说亦是在万千种全然不同的地区表达中审慎地拎出了一根更为安全、柔软和轻盈的线索。

“香港氣”展览现场,2024年

红树林画廊,深圳

如果说“香港”是一种感官先行的他者体验,那么这个展览从还未进入画廊的远处就已开始——“气流”正从橱窗喷涌而出。郑天依擅长把现成日用品作为材料,其拼接语言也可视为一种香港经验。她的图像作品《愚人船》和影像作品《愚人船无法返航》(均2023)试图锚定难以捕捉的、不再稳固的人和地方的关系,也在她所创造的彷徨世界里不断追逐着一个想象中的流离失所者之家。推门而入,以几乎同等力度闯入观者视线的文美桃的白瓷雕塑《皮肤线-III》(2024),27片煞白的“皮肤”方块剥离了原意象之下的生命体征,转而用脆弱、直观的物质肌理来实现对人体和土地、生物与死物、亲密与沉默的叠加阐述。
展览空间多处引入了梁望琛的“蜡烛”这一视觉符号。无论是影像《焦虑》(2022)中打乱了时间节奏的燃烧白烛,还是艺术家使用三片棱镜和一支蜡烛建立的三位一体结构装置,蜡烛裹挟着周遭氧气,在近乎宗教仪式的缄默中迫近着烛灭的结局。对梁望琛以及很多同样使用蜡烛作为表达载体的香港艺术家来说,这根白色的人造易燃物与当前社会状况之间的互文不言自明。梁氏的跨媒介创作语系也尤为重视焦虑等负面情感在不同社会政治语境下的体现。视频中的镜头似乎一直想要捕捉冥思时刻的跳跃火苗,但与大部分被刻意放慢的时间轴不同,梁望琛将所有火苗跳动的瞬间进行了800倍加速,进而在画面中形成一阵阵间歇性快闪而过的光,观者仿佛在持续的神经性痉挛中等待着不知何时降临的失控临界。
梁望琛《一支、三支和多支蜡烛》
2021年,钢制烛台、三个棱镜、一支蜡烛
31 × 31 × 33厘米
“香港氣”展览现场,2024年
展览至此已在光滑平整的空间中绽出了它的基本面貌,从极不稳定的气流环境、难以捕捉的无形之物、无法抑制的灼烧和身体遗痕,以及需要沉至微小处、动用更多共情力去审慎对待的地缘政治话题来看,“香港”可谓是一场从各个维度都指向地区问题的新一代讨论现场。在今时今日,它经由密切关注两地生态的画廊与策展人协力平移至深圳。某种意义上讲,它不能算是“舶来”,也并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但两地的差异与关系的确会在展览中成为思考的背景。这些随即凝成的关于其背后逻辑的思考,很快又在展览二楼被予以释放。
生于1994年的邓伯轩和生于1996年的余沅榆先是在2023年以“fish tank”小组的名义共同拍摄了一件名为《目黑》的11分钟影像,随后邓伯轩于今年创作了以植物造型的天线为主体的《共鸣挽歌(一)》。《目黑》须以粤语和英语为文本背景去进入,标题处亦将注有音调的粤语拼音作为特殊明线。“目黑”意即“看到黑暗”。在某一段中,只见画面中的两人瞳孔相对,努力缩短两人距离的极限,看到的却是无比涣散的陌生景象。重复的眨眼动作印刻在观者的视线与记忆中,闭眼、流泪、眩晕等条件反射的生理动作和局促的亲密距离造成了不适的观感,也刺激着观者。作品中有这样的语句,“人在濒死之时,瞳孔无限放大,是为了将记忆最大限度地快速播放。”观者在完全黑暗的狭小空间里被陌生的瞳孔盯住,随后在强光闪烁和兀然失焦的黑白世界中结束这一切。《共鸣挽歌(一)》的巨幕中出现了“洋紫荆”和“白兰花”(白花羊蹄甲)。这两种杂交植物都与香港的地域文化身份息息相关,洋紫荆是众所周知的香港市花(即“紫荆花”),白兰花则比洋紫荆更加遍植坊间。洋紫荆天然不育,依赖人工授粉;而装置中的金属“花朵”依靠偶发共振的音叉持续捕捉空气中的微电流,在一阵阵机械蜂鸣声中模拟着授粉。

余沅榆、邓伯轩《目黑》

2023年,单频彩色录像装置、双语叙述、立体声音

11分08秒(上图)

邓伯轩《共鸣挽歌 (一)》

2024年,铜制电培养植物天线(一组五件)、电磁铁螺线管、128C、256C及512C调音叉、单频录像装置、多音频输出系统、音频放大器,尺寸可变(下图)

“香港氣”展览现场,2024年
再次回到文美桃的《囤积光与云1》,我们会被那团探寻出口时必经的黑色物质————缠绕打结的头发丝——吸引,也会被钟正在雕塑《掰 #01》里放置的残余的大理石和蜂蜡等材料制成的“苹果核”部分微微刺痛——削去饱满的果肉后仅剩下的瘦弱核仁,是他与弥留时的外婆最后的共享记忆。那些弥漫在展览中、蕴藏在作品里的郁结,唤起了本地观众与之共通的互助与离散经历。
有人说这个展览很隐晦,也有人说作品的表达很简洁。不同的理解方式终将人们的话题都引向了策展人谈及的一个泛泛之词:“南方智慧”。这可以说是远离政治中心之地的游击,既有骨气,也带着黑色幽默,但绝非直接了当的应对。2019年之后,香港诞生了许多直接回应社会现实与暴力的创作。时隔数年后,在一河之隔的大湾区,“香港气”并未直接去展示这些可被直接辨认的经历。或许,“气”指的是那些已经提纯和克制的经验。
✦ 撰文|唐煜婷‍‍‍

本文将发表于《艺术世界 ArtReview》2024冬季刊


《艺术世界 ArtReview》2024年秋季刊现已上市
↓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



↓ 扫码订阅全年《艺术世界 ArtReview》,现特价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