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冲击奥斯卡的片子,鱼叔已经介绍过不少了。
Metacritic给出逆天
99分
的《月光男孩》;
已经收割
127个
奖项的《爱乐之城》;
最佳生活流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还有一部比较
冷门
,但看完之后,
竟如鲠在喉让人说不出话
。
想了几天才敢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片子——
沉默
Silence
本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
马丁·斯科塞斯
。
这个拍过
《出租车司机》
《华尔街之狼》《禁闭岛》的导演,这次的作品似乎成绩一般。
豆瓣
7.8
。
抛去评分,这却是他最
耗费心血
的作品。
憋了二十年。
老马丁和编剧杰伊·考克斯,早在90年代就完成了《沉默》的第一版改编剧本。
但由于种种缘由,我们去年才能看到这
161分钟
。
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练,这部片子的厚度可想而知。
《沉默》改编自著名日本作家
远藤周作
的同名小说。
原著小说以
真实事件
为基础。
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实行
禁教令
。
在日本传教的神父,和那些信教的教徒,全部遭受极刑。
两个葡萄牙教士,男主
罗德里格斯
和同伴,不远万里,偷渡到日本传教。
并调查恩师
费莱拉神父
因遭受
「穴吊」酷刑
而弃教一事。
听说,他不但弃了宗教,还在日本娶妻生子,改信其他宗教。
男主并不相信自己的老师会这样做,四处打听老师下落。
因为,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这件事影响重大,它象征着整个
欧洲信仰的失落
。
代表着天主教在日本发展的失败。
他们怀着满心的热忱,踏上这片土地。
从此,开始了自己的
苦难之旅
。
他们见证了信教群众遭受的酷刑。
这些教徒被绑在十字架上,立在海边,
等潮水淹没他们
。
潮涨潮落,反反复复,有人很快就会死亡,而有人会受此折磨几天才死。
由此,两位神父的信仰就受到了挑战。
他们发现,自己给这些信众带来的不是福祉、希望;
相反的,他们带来了痛苦、死亡。
为了不让这个村子的人因他们受罚,两人主动离开。
饰演男主神父的是,
安德鲁·加菲尔德
。
他今年凭借
《血战钢锯岭》
,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这也是他继《社交网络》后,第二次提名奥斯卡影帝了。
另一位神父的饰演者,
亚当·德赖弗
。
鱼叔前两天刚推荐过由他主演的
《帕特森》
。
他也凭借这部电影,收割了多个影评人协会的
最佳男主角
。
男主神父的恩师,由
连姆·尼森
饰演。
片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由他传递的。
后来,男主
罗德里格斯
被捕。
为了让男主弃教,日本人不断惩罚信教的教徒,并让他眼睁睁看着这些教徒
因为他而受苦
。
他若想救这些人,就必须背弃信仰。
他如果不背弃信仰,这些人就会因他而死。
在不断质疑、对话、抗争之后,他发生了改变。
然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漫长的。
他一次又一次看到人们死在他面前。
他不断
质疑上帝
,怀疑自己,上帝真的存在吗。
如果存在,为什么要让这里的人们受这样的苦,为什么不解救这些爱他信奉他的人们,
上帝为什么沉默。
看似,片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是,答案已经很明显。
只要他不放弃信仰,其他人就无法得救。
面对信徒被杀,他也多次沉默
。
最后,信者被施以
「穴吊」
这种酷刑。
就是在地上挖个洞,在人的耳后划一道伤口放血,然后倒着将人吊在洞中。
黑暗的地下,这些受刑者可以
听见自己的血液滴落的声音
。
看着这些人受苦,恩师对不肯弃教的男主说:
你可以解救他们。
他们呼喊着求助。
如同你向上帝求助。
他沉默着。
但你可以不沉默。
一位神父应当像主一样行事。
要是主在这里,他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让上帝知道你爱他,救下他所爱的子民吧。
一开始,男主只是执着于充满光荣的传教,却根本理解不了这种行为所要付出的痛苦。
他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一无所知。
也根本不真正理解自己的信仰。
他用一生的磨难,来理解自己的信仰。
而另一个神父也是用一生领悟这其中的深意。
传教所依靠的祷告和善行,都只是形式。
就像,日本官府让他多次从事踩踏圣象这种行为,来显示弃教一样。
都是形式。
但是,
心里所想,才是真正的信与不信
。
就像最后,男主的恩师一边帮助检查所有进入日本的私人物品中,是否走私宗教物品;
一边说出这样的话:
只有我们的主,才可以评判你的内心。
鱼叔觉得,男主
通过不信,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
。
他最后也变得沉默,和主一样。
最开始,他是一个
自信满满,
一心想把自己以为的真理灌输给日本的神父。
不可避免地,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在此碰撞。
而通过一个翻译的嘴,说出了矛盾所在。
大多数神父来这里,却始终不愿意学习,瞧不起他们的食物,语言,习俗
。
他们有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