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平庸”的中年人,报喜不报忧越来越难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冷秋的一杯,为什么一定要是桂花香?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从伦勃朗到维米尔,他收藏了一个荷兰黄金时代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07 18:02

正文

拥有13幅伦勃朗作品和1幅维米尔作品,却没有一个固定的私人收藏空间,莱顿收藏开拓了一种前卫另类的“收藏成功学”。

伦勃朗和他的时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中,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坐在维金纳琴边的年轻女子》成为重中之重。尺幅很小,这是维米尔一贯的风格,画面细腻、温情、明亮、有瞬时感,带着深深的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印记,让人驻足。

维米尔是个充满神秘感和自带话题性的艺术家,一是有关他的记载的确不多,很多经历无从考证;二是目前能确认为维米尔真迹的作品不过34幅,大多收藏于全球国家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美国莱顿收藏的这幅,创作于17世纪70年代,是唯一一幅由私人收藏的维米尔作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展品:《坐在维金纳琴边的年轻女子》,约翰内斯·维米尔  

了解17世纪的荷兰,绘画是最便捷和直观的入口。

1609年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诸国还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中时,荷兰共和国已成为当时欧洲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市民阶层兴起,他们喜欢用绘画来装点室内,艺术在那里开始摆脱宗教和宫廷的束缚,走向世俗生活。“在市镇厅和其他公共场所,在孤儿院和农舍,在贵族和市民的住宅里,总之,除了教堂以外,绘画作品无处不在。”当大多数学者将当时活跃的艺术品市场归结于“满足对美的渴望”时,荷兰历史学家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却指出这不过是后来人把自己的审美观注入了当时荷兰人的脑子,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对万物实在性和重要性不可动摇的信念,对生活的挚爱和对环境的兴趣”。17世纪“荷兰画派”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实性,或者说是真实,又充满神秘的影射。

这一时期的荷兰绘画也因此成为收藏家们的热爱。2003年,托马斯·卡普兰(Thomas S. Kaplan)和妻子达芙妮·莉卡纳第·卡普兰(Daphne Recanati Kaplan)共同成立了莱顿收藏(The Leiden Collection),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荷兰黄金时代艺术作品私人收藏之一,拥有超过250幅该时期作品。除了这幅唯一的私人收藏的维米尔,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是伦勃朗的11幅油画和2幅素描作品,这也是国家级博物馆以外规模最大的伦勃朗作品集合。

伦勃朗无疑是那个时代的领袖,展览也是从他开始的。几幅典型的“伦勃朗风格”的肖像之外,3幅初期的“五官感觉系列”与成熟时期风格差异很大,显得更为难得。《结石手术(触觉的寓言)》《三位乐师(听觉的寓言)》《失去知觉的病人(嗅觉的寓言)》这3幅都是木版油画,尺寸比A4纸还小,作于1624至1625年,此时的伦勃朗还不到20岁,尚未从家乡莱顿搬到阿姆斯特丹。其中《昏迷中的病人》是目前已知最早有伦勃朗亲笔签名的画作。这一系列人物表情夸张,有点讽刺画的意味,但已有笔法粗狂、笔触明显的伦勃朗风格雏形。不过相对程式化的色彩和光影运用,还是能看出这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

《削羽毛笔的学者》,格里特·德奥

无论是在展览中还是对于莱顿收藏本身,伦勃朗的这十余幅作品都是最核心的,也是最吸引观众目光的。不过要把它们放在整个辉煌的17世纪荷兰,更像是一个引子,去开启一个时代和一种新的“主义”,或者说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托马斯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也一再强调“莱顿收藏并非孤立地展现伦勃朗的个人艺术成长轨迹,相反,它还将画家置于同时代艺术创作的更大语境中,形成对话”,这其中包括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的老师彼得·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乌特勒支拉卡拉瓦乔画派的亨德里克·特·布鲁根(Hendrick ter Brugghen),以及他的同辈画家、既是朋友又是对手的扬·利文斯(Jan Lievens)。伦勃朗工作室的学生和助手更是集体亮相,从第一个学生、精细画家格利特·德奥(Gerrit Dou)极其写实、有触感的画风到后期学生浓烈的表现主义手法,可以看出这些人所受到的伦勃朗的影响以及其中变化。

《塞缪尔安菲齐宁像》,弗朗斯·哈尔斯

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Carel Fabritus)的《夏甲与天使》是其中重要的一幅。法布里蒂乌斯是伦勃朗最赋天资的学生,但在32岁时丧生于代尔夫特的一场火药爆炸,仅有少量画作存世,已被确认出自他手的有13幅。《夏甲与天使》曾经归属奥地利的顺波恩-布赫海姆收藏长达250多年,并且长期被认为是伦勃朗的作品,直到作品将被出售时,人们才在左下角很不起眼的位置发现了法布里蒂乌斯的签名。这也是他13件存世作品中唯一由私人收藏的一幅。

这又引发出另一个问题,也是收藏领域的一个永久性话题,即作品归属问题,它牵涉作品考据、鉴定、释义和审美鉴赏等许多方面。这放在伦勃朗身上则出现了两层含义:一是同时代的模仿和代笔,二是后世造假的情况层出不穷。实际上,早在1968年,荷兰国家科学院就启动了一项艺术研究项目“伦勃朗研究计划”(Rembrandt Research Project)。这项计划原本打算对荷兰黄金时代画家的作品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研究和鉴定,以便为整个艺术和文化市场提供确凿的判断标准。然而,计划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反而让艺术市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焦虑:20世纪初,艺术史学家霍夫斯泰德·迪·格鲁特(Hofstede de Groot)曾估计,伦勃朗的作品总数在1000幅左右,但随着“伦勃朗研究计划”的深入,学者们将这一数字减少到700幅,随后又减少到630幅、420幅⋯⋯该计划每年都会出版一份调查报告,用以更新所谓伦勃朗“真迹”的数量。

《玩牌者》,扬·利文斯

美国艺术史学家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Svetlana Alpers)的研究一定程度上终结了这种焦虑,“归属不明”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艺术的生产机制”,对伦勃朗来说也就是他那个庞大的工作室,学生、助手众多,很多作品是由他们代之完成大部分,面部或手部等重要之处由伦勃朗亲笔绘制,这也是欧洲很多大艺术家惯用的做法。以伦勃朗为首,他工作室的学生、追随者形成了一个“群像”,这一批人的艺术成果才真正代表“荷兰黄金时代”。

面对作品的“真伪”问题,莱顿收藏通常采取保守的态度。“因为市场对伦勃朗的关注非常高,杂音非常大,我们会保持冷静的态度,但同时也会相信我们最专业的判断。”托马斯讲述了一幅真伪争议很大的作品:《白帽女子习作》是莱顿收藏的第一幅伦勃朗作品,它并不是一幅正式的肖像画,只是为了研究如何在老妇人表情丰富的脸部运用光影。2006年,当这幅习作出现在艺术市场上时,争议很大,质疑的声音认为并非出自伦勃朗笔下。因为画作表面附着的颜料层比较复杂,莱顿和鉴定团队认为,这是伦勃朗学生后来又绘制的一个薄层,商议后,他们把表层颜料清洗除去,还原了表层之下的样貌,又经鉴定,确定是伦勃朗原作。伦勃朗采用了难度极高的湿画法,应该是在一天之内快速完成的,这种画法使人物更加灵动逼真。但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画法,在保存上难于普通木版或布面油画,才可能会出现后添加的颜料层。

从伦勃朗到“精细画家”,再到维米尔,从取材自《圣经》、古代神话和寓言的历史画,到展现日常生活的风俗画、肖像画,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这个展览呈现了1620到1690年荷兰绘画的全貌。这个时代是第一次让人们感到艺术离生活很近的一个时代,“可以被大多数人读懂”,大概是荷兰黄金时代艺术区别于其他欧洲古典艺术的最大特征之一了。


收藏界的另类“成功学”

并非传承数代,也不是用高价创造数字神话的传奇收藏——拥有如此规模和品质的“荷兰画派”收藏,莱顿收藏仅用了14年时间,可以算是收藏界的另类“成功学”了。

命名为“莱顿”,是因为伦勃朗出生于荷兰城市莱顿,并且在这里开启了他早期的绘画创作。托马斯说他自小就喜欢伦勃朗,但后来他到瑞士和英国牛津求学,直到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与荷兰绘画并无交集。1993年,托马斯开始投资自然矿产,累积了雄厚的资本。虽然喜爱艺术,但托马斯一直没有想过要成为收藏家。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以为最受他推崇喜爱的艺术作品——北方巴洛克艺术黄金时代的杰作——均已被博物馆收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诺曼·罗森塔尔爵士(Sir Norman Rosenthal)处惊讶地得知,他从小喜欢的画作,尤其是大名鼎鼎的伦勃朗流派的作品在市面上仍有购买渠道。

“莱顿收藏”创始人托马斯·卡普兰

2003年,托马斯和妻子达芙妮建立莱顿收藏,开始正式进入绘画收藏领域。他们购入的第一批画作是伦勃朗的门生格里特·德奥以及他追随者们的几件作品。2006年,他们开始购买伦勃朗作品,它们是素描《静卧的幼狮》和油画《白帽女子习作》。从此,夫妇俩便开启了高速购买伦勃朗画作的旅程,他们买下了近年拍卖市场上出现的几乎所有伦勃朗作品。

“当我投入,我就全情投入。”托马斯在谈到他的收藏之道时用了“all-in”这个词,可以体会到他将全部筹码作为赌注的魄力,而这成为莱顿收藏迅速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7年,托马斯卖出了之前经营的其他重要产业,将更多资本和精力投入到艺术品收藏中。这之后的几年中,他们夫妇又将目光聚焦到旧约和传统叙事主题的作品上。幸运的是,他们没有成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牺牲品,反而是其中的得利者。托马斯谈到这次经济危机给收藏界带来的震动时说:“很多藏家为了渡过经济难关,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转手自己的藏品,以周转资金,而我们正好在危机之前完成了一部分资本转换,得以在这波拍卖低潮中收到很多喜欢的作品,这一点真的很幸运。”维米尔的那幅小画,正是收藏于2008年,同时入手的还有伦勃朗那幅《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这两件作品,即使陈列在国家级美术馆里也是格外耀眼的。

《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伦勃朗·范·莱茵

虽然拥有这么多作品的收藏,但他们夫妇并不像其他收藏家一样,建立属于自己的博物馆或者将作品挂在私人空间。托马斯说他的家里看不到一丝收藏家的影子,墙上连一幅荷兰绘画都没有,“我怎么好意思跟伦勃朗的绘画每时每刻生活在一起呢?”他们在收藏方式上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模式,称为“借阅图库”。

莱顿收藏与全球40多家博物馆进行合作,将作品长期放置在某一家博物馆展出或存放,直到有其他博物馆或美术馆有意借展时,再运送给下一个博物馆,这些长期合作的博物馆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

《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伦勃朗·范·莱茵

因此,莱顿收藏其实是一个很小的机构,核心成员很少,更多采取的是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方式,比如,与专业机构或大学合作进行真伪的鉴定,作品的清洗、修复和保护,在这些细化层面,他们非常倚重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在购得法布里蒂乌斯的《夏甲与天使》后,莱顿收藏就一直将这幅作品委托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由他们负责作品的日常维护和修复,博物馆获得的“回报”是长期展出这件作品。这种前卫的收藏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莱顿拥有作品的所有权,然后将使用权和展出权交给40多家合作博物馆,节省了日常维护的大笔开销,形成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收藏模式。

与拥有这么多珍贵作品相比,“借阅图库”的模式似乎让他们夫妇更有成就感,托马斯曾说:“透过历史的镜头,我们能献给伦勃朗和那些我们珍爱的艺术家们最好的礼物,便是在全球范围内激发公众对他们灿烂遗产更大的兴趣。这不仅局限于收藏领域,而是让更多人得以了解,这些古老大师艺术杰作作为西方文明和普世价值观的基石所具备的重要意义。”

《腿上放着一本乐谱的淑女坐像》,格里特·德奥

2016年之前,莱顿收藏几乎都以匿名的形式借出藏品,但久而久之,这种匿名方式反而会让作品产生一些无谓的争议。2017年初,他们第一次将藏品集合了30多幅,在卢浮宫进行公开展出,希望呈现出一个荷兰黄金时代的微缩景观。此次在中国国博的展览,是他们全球的第二次亮相。

本文图片由莱顿收藏提供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走向“最后关头”」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