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9月20日讯(记者 汤诗韵)
女装电商生意正在变得越发难做。昨日,初代网红张大奕宣布关闭开了十年的女装网店,该店曾是淘宝第一家销量破亿的女装类店铺。头部选手调整经营策略背后,是行业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洗牌时刻。
张大奕关闭十年网店,称服装利率微薄
9月19日,初代网红张大奕在微博小号@milksmelllbest女乃 发长文庆祝网店“吾欢喜的衣橱”十周年,同时宣布闭店。
目前该店铺还可以正常购买售后,近期会有最后一波上新。随后商品将在张大奕另一家黑标店中上新,后者是相对高端的服装系列
。
张大奕从2014年开始做女装,她和如涵控股创始人冯敏一起推出了淘宝店铺“吾欢喜的衣橱”(以下简称“吾欢喜”)。开业当年,吾欢喜就以超亿元销售额跻身“淘宝女装TOP商家”榜单。2016年双十一,该网店成为淘宝第一家销量破亿的女装类店铺。
吾欢喜目前拥有1200余万粉丝,系五金冠商家,月销超9万件。店内热销的一批商品显示售出500+件,与巅峰时期相比单品销量确有较大下滑。许多消费者一度爱用该店铺产品凑单满减,张大奕因此曾发微博怒怼网友。甚至在张大奕闭店新闻的相关评论区,仍有网友遗憾“以后不能再用这家凑单了”。
至于闭店原因,张大奕表示至2019年(如涵)上市,其精力消耗巨大。服装这个品类微薄的毛利率支撑不了各项运营成本,转平台都要亏本,且退货率都高于淘系。张大奕在微博中指出,
服装是一件时下不顺势的项目。“因此将无限期延迟吾欢喜的衣橱店铺上新,算是关店,以顺应市场寻找下一个目标
。
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不下40家女装网店宣布闭店/停止上新,其中不乏粉丝百万或者经营十来年的老店,如少女凯拉、大Sim小Sim自制、罗拉密码、复古大爆炸等。女装闭店并不局限在某个平台上,行业面临的可能是一个系统性、阶段性的难题。
有商家称女装退货率高达80%,这是万恶之源吗?
郝老板是在今年做出闭店选择的中小商家之一,她的女装网店开了9年,累计粉丝数万。生意好的时候一年销售额约三四百万,净利率大概在30-40%左右。受疫情影响,其店铺流量及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后续他们做了各种努力但起色不大。
到去年,郝老板的店铺利润已腰斩至不足两成。更难的是,高退货率带来了大量隐形成本。
受访商家透露,
退货成本包含快递和人工、包装费等,有些客户会选择顺丰,算上寄出费用一单退货可能要亏上15-20元,且这个费用还不包含平台扣点、手续费等
。
电商发展到现在,运费险和仅退款似乎成为了平台标配。多位受访商家表示,很多平台都会督促商家开通运费险,甚至后台每天会提醒开通后提升多少下单量。但同样攀升的还有退货率。
几年前女装退货率尚在40-60%左右,到今年已经高至80%
。有商家透露,通常退货率稍低的是单价更低的产品。
是什么造就了畸高的退货率呢?很多衣服货不对款、需要凹造型才好看或是关键原因。郝老板表示,现在同价位商品的质量大如从前,低品质、高退货、卖家进一步压低成本控制风险,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商家Lily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如果说版型和质量有问题,那些大品牌、大厂的退货率为什么也很高呢?平台无限降低了消费者退货的成本,以至于退货原因可以是不喜欢、免费试穿甚至恶意刷单。
“平台在意那些虚假繁荣的销量数据,最后承担损失的还是商家。”Lily直言。
在关于女装的讨论中,预售制和退货话题常常同时出现。所谓预售指的是服装商家分批设置不同的预售期,向工厂下有限数量的单。往往靠后批次的还没发货,第一批已经有人退货了,这样退货件就能发给后续下单的买家。
服装行业一向面临较高的库存压力。
预售制最早因为库存管理和利润最大化的需求而生,但在退货率高企的当下,它成为了商家抵御风险的盾牌
。有商家透露,同样为了控制风险,现在很多工厂都只做标码了。因为大小码买的人少,且大码买家要求相对更高,容易把货砸手里。
张大奕闭店消息发酵后,很多人认为女装利润不该微薄至此。其实服装的成本不仅仅在于面料,开发、拍摄、人工、仓储等都开支很大。不少商家反馈最近几年做电商的自然流趋少,付费流量、营销推广成本等至少也要占2-3成。
所以如果退货太多、实际成交有限,是没有办法覆盖前述成本的。“很可能这个生意吭哧吭哧做到后面,你会发现还不如在家躺着。”前述商家郝老板坦言。
女装竞争过度红利期已过,行业即将迎来洗牌
资深业内人士Lois告诉蓝鲸记者,
数十家女装网店年内倒闭其实不算什么“闭店潮”,这是正常的。女装行业本来就处在供过于求、激烈竞争的状态,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商家就是会挨不过去
。
女装电商行业有过红利期,相对好赚钱是市场行情决定的。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竞争环境下市场更新特别快,可能一个礼拜半个月就要上新一次。频繁上新加重库存压力,高退货率又带来了进一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