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经济原创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21 小时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21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评:沪指高开低走跌0.65%,Deep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年薪超150万!DeepSeek,又刷屏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揭秘:谁偷走了通胀?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1-27 20:54

正文

关注最敢说 真话 的经济 原创 干货



伪砖家简介

某基金合伙人,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宏观对冲市场数年。 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如遂取“伪砖”名号,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真相”。伪砖家胡乱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根据近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17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全年看,CPI同比上涨1.6%。再看看人民银行的报告,2017年12月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Ru kidding me?为什么央妈大放水,货币投放这么多,CPI不怎么往上走呢?为什么我们明显感到钱越来越不值钱,数据和我们切身感受大相径庭?说好的通货膨胀被谁偷走了?



CPI的数字幻觉

CPI(消费物价指数)是选取一篮子物品,反映价格涨跌变化而编制的经济数据。


对,只反映了调查对象的价格变化,而不能代表全社会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化。也就是说,当你比较谁更有钱时,不能因为林更新的帽子、裤子、袜子更贵,但不考虑房子、车子、票子的差别,就说他比王思聪有钱。


所以,CPI能多大程度上体现通胀情况,就值得商榷了。


第一,在权重分配上,食品竟占了三分之一。 我国CPI包括了食品等八大类共300多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PI统计中,食品类权重较高,占了34%,美国CPI食品权重不到15%!而“吃”是穷人最基本的保证,在强力调控之下,不可能有大幅波动。尽管PPI同比增了4.9%,按理CPI也应跟着往上窜,但食品类的高权重缓和了价格上升的力度。

第二,只统计“消费品”价格,不包含“投资品”。 穷人眼里的CPI是门口的煎饼果子、动物园里的打折袜子这些消费品;富人的眼里的CPI是一线城市的房价、股价和资产配置这些投资品。而后者并不纳入CPI统计范围。美国、日本一直保持低利率政策,我们央妈也放水这么多年,既然用CPI衡量的“消费品”价格增长缓慢,那么钱一定涌入“投资品”,即房子、股票、债券等市场。


通过以上两种机制,大众形成了CPI幻觉,意识不到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


也就是说,央妈的超发货币,在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当穷人还在为第一套房而心力憔悴时,有钱人已经开始投资房产了;当穷人把辛辛苦苦攒的钱存在银行时,富人已经买股票、基金、债券实现资产增值了。看来,穷人必须忍受眼前的苟且,富人才配得上诗和远方。


北师大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报告揭示了原因,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90年代的近50%,跌落到2015年的近40% ,15年时间下跌了8个百分点。根据报告的结论,房价上涨、财产性收入占比迅速上升、财富重新分配是拉开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


《让子弹飞》里,姜文说“站着把钱挣了”,现在的情况是,富人躺着挣钱,穷人跪着挣扎。



这一场资本的盛宴

那么,CPI幻觉是怎样制造的?按照之前分析, 关键点在于央妈注入的流动性都装进了富人的口袋。


富人他们疯狂的配置资产,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高歌猛进,狠狠的赚了一波;同时,消费品价格虽然没有上涨,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虽然买房遥遥无期,但仍感谢政府不涨价之恩。结果都是维护了社会的相对稳定, 富人闷头赚钱,穷人蒙在鼓里,相安无事,各得其所。


可央妈毕竟不能把钱直接发给富人,想要弄清楚背后隐秘的运行机制,得看看这些年资金都涌向哪些地方。


金融业连年占据行业工资排行首位,IT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业紧随其后。互联网行业得益于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借助资本市场,热钱快速集聚,产生利润。房地产业得益于政府支持,形成共谋,推升房价,攫取了大量利润。 无论是资本青睐还是政府扶持,本质上还是金融业截取央妈超发的货币和政府的政策资源,为两个行业供血,为富人加杠杆。


央妈发行的货币,可不是按人头来,13亿人口每人发一点,而是以银行信贷形式,通过货币乘数机制流向市场。自从2008年的4万亿开始,央妈货币超发的钱,托起了无数的地产大亨、互联网新贵,以及收租为生的人,而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必须面对高昂的房价和停滞的收入。


通路有二,一是靠信贷投放,二是靠投资业务。


信贷业务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银行与央妈通过存款准备金眉来眼去,加之各类项目资金和政府部门勾肩搭背,聚集了大量资金。 手握大权的银行,本能地对大企业、有钱人青睐有加,给他们加杠杆,纵情资产增值的盛宴,不给小微企业、普通人一丝逆袭的机会。 所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喊了这么多年也得不到解决,最近更是爆出老百姓房贷被无限期拖延的新闻。


投资业务这两年做的更是肆无忌惮。银行钱多,也不能想给谁就给谁,于是就和证券、保险、基金勾搭在一起,玩起交叉金融业务,层层嵌套产品,秘密输送资金。简单说,就是资金在各金融机构之间打转转,左手倒右手,张三给李四,老百姓得不到什么好处,辗转腾挪间他们却挣得盆满钵满。整个过程除了喂肥了金融行业、侵蚀实体企业利润外,没什么卵用。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可是,这么玩是不可持续的。


高层已经认识到,这么做无疑是饮鸩止渴,维护甚至强化这种贫富差距不是长久之计,不利于长治久安。因为,有美国的前车之鉴。


从20年代到1946年之前,美国经济也是这样,收入分配结构畸形,发展陷入困境,直到二战把富人的资本摧毁为止。 由于外力作用,收入分配均匀化,顶层10%人在整个社会分配体系里占比例严重减少,从此以后极大激活了美国的活力,带来了经济发展腾飞。


货币超发引发的贫富差距不只发生在中国,也不仅仅央妈会使用CPI幻术,整体全球分配包括美国、中国,收入分配的问题,仿佛又回到二战之前的那个时代。


难道,只能再爆发一场大战,才能戳穿这场幻术,撕破这层面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