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增长工场
点我关注,一起洞察品牌增长密码。增长工场,品牌商家增长硬核案例、营销操盘手方法论共享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法指引  ·  【镜鉴】“80后”刁正科,止步副局长! ·  昨天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DeepSeek: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 ...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这里的农民为何“闲不住”? | 新春评话 ·  3 天前  
主编温静  ·  推荐一批待播古装悬疑剧 ·  4 天前  
后沙月光  ·  美国养蛊自噬!马斯克捅了马蜂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增长工场

黄峥猛攻亚马逊:月活成功反超后,Temu加速商业化

增长工场  · 公众号  ·  · 2025-01-26 19:10

正文



文|相青
编辑|赵元
出品|增长工场

2025年,Temu正迎来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首先是开始向商家收广告费。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 Temu正在进军广告业务,允许部分商家通过付费提升商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或在平台上展示广告。Temu采用按点击付费模式收取广告费,类似于亚马逊的模式。此次试点主要面向美国本地发货商家,同时也包括中国等地区的卖家。

与此同时,伯恩斯坦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 Temu全球月活用户已超过亚马逊, 在2024年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已突破50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攀升至700亿至800亿美元。

另外报告还指出, Temu实现盈利的速度可能会快于预期。 随着用户规模基本稳定,平台能够逐步减少甚至停止此前为获取用户而进行的大规模投入。

一方面用户月活超越亚马逊,另一方面开始向商家收取广告费,曾经以超低价策略打开市场的Temu,正逐渐发展成为能够挑战亚马逊的巨头。


上线广告业务

Temu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向商家收广告费,是Temu 必须迈出的一步。

一方面,更多有资本、有实力的商家加入Temu,流量竞争在加剧。

此前,Temu主要根据用户浏览和购买历史等因素决定商品搜索排名。但自去年3月上线半托管业务以来,Temu吸引了大量在海外有仓库、能够自行发货的商家,同时也挖来了很多成熟的亚马逊大卖。伯恩斯坦指出,Temu在美国的商品交易总额(GMV)中,或许已有近一半来自本地商家。

这说明,Temu商家生态正在逐步完善,已从最初直接从中国制造商发货到美国消费者的模式,转变为类似亚马逊的平台,既有成熟大卖,又有中小商家。在这种新生态下,原本的自然流量分配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商家的需求,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商家们需要更多定向曝光和精准流量,而这正是广告服务可以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广告收入将有助于Temu应对外部成本压力,可以抵消全球打击收紧“最低限度”关税豁免门槛带来的更高成本,尤其是应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的关税措施。 外媒认为中国电商的商业模式受益于“最低限度豁免”,即对低于一定数量或价值的包裹免征目的地国家的关税。广告利润不仅可以抵消这部分成本,还可用于扩大物流网络、加快交付速度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台竞争力。

Temu在广告领域的探索绝非从零开始,其母公司拼多多2024年第三季度从广告和其他服务中赚取了 493.5 亿元人民币,几乎是亚马逊同期广告业务收入的一半。要知道,拼多多面向的还只是中国市场。

参考拼多多的发展路径,广告收入或将成为Temu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拼多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商品销售,自2017年4月拼多多上线广告系统后,广告收入迅速增长,从2017年广告收入仅占总营收的30%,到2018年第一季度广告收入占比已显著上升至80%,此后成为拼多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用户规模的持续壮大和商家生态的逐步完善,推出广告服务或为Temu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进一步推动平台的商业化进程,这也是Temu迈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广告收入与低价策略的矛盾

如何平衡商家利益



但是, Temu一直以来的低价策略,可能成为广告业务发展的最大阻碍。 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平台已经在极限压低利润,开广告意味着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可能会将原本微薄的利润进一步压缩。

目前,Temu商品由平台定价——Temu会设定向商家支付的采购价格,并确定面向消费者的售价,这些价格往往低于亚马逊同类商品。如此一来,虽然Temu保持了低价,但也使得 商家几乎没有空间来抵消广告费或其他成本。

“我们商家都是供应商的角色。”一位同时在Temu做全托管和半托管的商家告诉「增长工场」:“ Temu上的链接都是经过核价的,但是目前价格构成中并没有包括广告成本,所以除非我们能自主定价,否则很难投流做广告。

去年,该商家全托管商品毛利率在30%,但半托管商品却在亏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半托管链接转化较低,Temu半托管送货速度并没有比全托管有明显优势,但30美金以下订单还需要用户自付邮费,所以当同样的商品、差不多的价格时,半托管链接转化比全托管低。

另一方面,罚款拖累了利润,“半托需要商家找海外仓发货,理论上物流会更快,但海外仓质量不齐,速度不一定比全托管更快,像我合作的海外仓,80%的订单能在5-7天送达,20%超过7天,但一旦超过7天就会罚款。”据上述商家透露,超过7天送达每单罚款80元,延迟发货每单罚款40元,但自己产品的定价也就100元左右,因此拖累了不少利润。

对于Temu 来说,可能需要调整其定价方法,给予卖家更多空间。 据晚点去年11月报道,Temu 已经在考虑推出第三方平台模式,像淘宝一样,商家自主选品定价、开设经营店铺,发货到海外,平台收取交易佣金。但目前商家何时能够自主定价还未明确,据《The Information》报道,Temu目前无意在推出付费广告时调整定价政策。

推出广告业务后,Temu对亚马逊卖家的吸引力也可能大幅下降。

去年3月开始招募美国商家时,Temu正是凭借低费用,才吸引了不少亚马逊卖家。一些与Temu合作的亚马逊卖家表示,尝试这个平台的最大原因之一是Temu不收取配送费或广告费用,这使得Temu上的价格可以做到更低。

Temu要求相同产品的定价必须比亚马逊低至少15%到35%。但正是由于Temu低费用,不少商家愿意以低于亚马逊的价格供货,而Temu则相应设定更低的零售价。例如,一款Anker移动电源最近在亚马逊上售价40美元,而在Temu上同款产品的售价为25美元。

现在Temu也推出了广告业务,这使得平台越来越像亚马逊。 但与亚马逊相比,Temu在用户对商品质量认知和履约速度上仍然存在明显差距,这意味着Temu对于亚马逊卖家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对Temu而言,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许是如何在保持低价的同时,为商家提供一定的盈利空间。如此才能吸引商家,留住商家。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