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因子
有思考,有温度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linic門诊新视野  ·  LINC 2025|Olaf ... ·  昨天  
医脉通临床指南  ·  2025 ECMM念珠菌病指南发布!来看诊断建议 ·  3 天前  
第十一诊室  ·  这样的化妆品早就过期了,很多姑娘还在用! ·  3 天前  
医学界  ·  女护士跪求患者原谅,只因拔针出血 ·  5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标签增加商标、变更受托生产企业电话怎么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因子

杨文医生遇害,除了愤怒,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菠萝因子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12-29 13:24

正文

文 | 严青 本文首发在公众号“向日葵儿童”。


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的杨文医生在值班时被恶意伤害,最终不幸离世,而凶手是一名95岁患者的儿子。


央视新闻微博截图:杨文医生不幸去世


凶手将刀指向了帮助他母亲与病魔抗争的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医患纠纷的范畴,而是一起严重的刑事犯罪。我们对凶手的行为感到极为愤怒,希望法律早日对他进行应有的制裁。


央视新闻微博截图:行凶嫌疑人被批捕


除了痛心、谴责与愤怒,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


12月28日,民航总医院急诊科,人们为悼念被害医生杨文而献上鲜花。 拍摄者/杜玮


我们可以去更多地了解医生。


在做向日葵儿童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医生。他们中有顶尖的业内专家,应邀无偿地参与专家问答、科普巡讲和各类科普内容审核;还有很多是志愿者,活跃在各个项目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项目默默奉献。


而这些医生,无论是受邀专家还是志愿者,都有两个共同特征—— 忙,却乐于奉献。


毕竟,医生的工作时长远超996,如果还要参与公益科普,那么夜半改稿是家常便饭。


一位专家在凌晨1点发来的修改意见


向日葵儿童网站上的抗癌百科内容,有的是医生在手术连轴转的情况下,挤出难得的休息时间审核修改的;


公众号上的科普文章,有的是医生志愿者在ICU每天值班12小时的时候,利用每天睡前的一点点时间写出来的;


更有许许多多参加专家问答和科普巡讲的专家们,都是抽出原本就不多的业余时间无偿奉献。


为向日葵儿童科普工作提供过支持的专家们


而在向医生们表达感谢时,我们常常听到的回复是:


“不客气,都是为了孩子。


“你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谢谢你们。


事实上,几乎所有医生都希望在接诊室能尽快让患者理解疾病相关信息,顺畅地沟通治疗方案;但面对众多的患者、有限的诊疗时间,医生往往只能无奈地给出简单、快速的解释。


医生也都希望患者能尽早康复,健健康康地走出医院;但即便是在医学昌盛的现代,人类依然对生命知之甚少,依然对一些病症束手无策。


医生不易。


曾有应邀参加我们科普讲座的医生,讲起曾经未能治愈的儿童癌症患者,禁不住当众潸然泪下。面对生命的逝去,医生也许会出于职业素养表现冷静,但心里却未必没有伤痛与不甘。


在向日葵儿童公益科普巡讲杭州站,

专家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患者义诊。


患者如何能更容易地与医生交流?


很多患者也很不易。曾经有一位横纹肌肉瘤患儿的爸爸告诉我:

“我儿子查出来横纹肌肉瘤的时候,我是懵的……我完全不知道还有这种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该去哪儿找资料。医生也没有时间和你细讲。我当时就是特别的绝望和无助。


“我大学读的是生物专业,现在也在一线大城市。你说,我都是这样的感觉,那些专业和生物医学不沾边的,或者在偏远地方的家长,他们该有多绝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坚持做靠谱的儿童肿瘤科普:网站上的儿童抗癌百科,公众号里的科普文章,小程序里的智能问答,以医生为主体的专家问答和科普巡讲。


一次科普巡讲时,

参加的患儿写下:“专业点燃希望”。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家长能够更方便地了解相关知识,从而可以更容易地和医生交流,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治疗决定。


我们还可以推动医务社工的设立, 填补患者家庭在人文关怀方面的需求。

对于患者家庭来说,在诊疗以外,还有另一方面的不易——陌生的医院、未知的疾病、拗口的医学名词,生死的焦虑,每一样都如大石沉甸甸压在心头。而医护人员忙于诊治,可能并没有时间来解决患者这方面的需求。


其实这些非诊疗性的需求,是医务社工的专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