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扫雷小组
扫雷小组 | SWEEPING ANALYSIS 是一个开放的中国政府信用研究群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史上最强!PINN杀疯了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英伟达憾失DeepSeek关键人才?美国放走 ...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个人履历 ·  3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1885页的Python完全版电子书 ·  3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o3-mini 碾压 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扫雷小组

楼继伟:财政不能是“过家家”的财政,需要有治国眼光(最新演讲精要)

扫雷小组  · 公众号  ·  · 2017-04-22 06:29

正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周潇枭


4月21日,中国财政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财政学会会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做主旨发言,楼继伟从我国经济新常态现状、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谈到了世界经济中长期趋势,以及财政需要聚焦的重大现实问题等。


楼继伟表示 ,财政不能是“过家家”的财政,需要有治国眼光,眼光要宽大一些。财政政策要有效,需要研究花钱是否有理,不能只是追着要钱。


他认为,我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要归功于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解放生产力的余地很大,这能使得我国未来仍然保持5%-6%中高速增长。


至于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风险, 楼继伟认为当前最大的威胁,是过度杠杆化和去杠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当了三年财政部部长,费劲费大了,就是如何推进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楼继伟在会上感慨。上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的楼继伟,养老保险体制变成愈发不可回避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话题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 楼继伟表示,养老保险要实现精算平衡,先要精算,暴露矛盾,再调整参数,实现精算平衡。 去年开始,从全国平衡来看,养老保险已经出现收不抵支。全球来看,我国社保缴费率很高,仍然不能实现精算平衡,虽有快速老龄化的原因,关键还是激励机制不对,大家都不想多交养老保险。

结构性改革有成效


“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出了很多努力,自己感觉不是很明显,因为我们的扭曲很多,要改的方面也很多。但去年在G20财长会议上,我引用IMF一位负责人的表述,‘中国结构性改革的效应要大于其他所有国家’,财长会议上没有人有不同意见。”楼继伟表示。


改革解决了就业。楼继伟表示,如果没有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增速从10%左右下行到7%左右,每年1400万城镇新增就业就很难实现。


至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后续走势究竟是U型还是L型。楼继伟表示 ,U型也是长底部的U型,L型是到底部之后有抬头。


中国经济会长期处于“底部”,并不是对中国经济悲观预期,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过,劳动力供给方面,有两个补偿因素。楼继伟认为, 我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还没有到,还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可以到更高生产力的非农市场上来,改革可以催生一部分生产力;另外,人们的劳动时间可以调整,如现在预期寿命已经到80岁,女性55岁退休年龄可以推迟,在劳动力就业生涯方面可以有更理性的安排。


相关主管部门多次公开表态,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如何界定中高速呢?楼继伟表示,现在6.5%左右是中高速,未来6%、5.5%都是中高速。因为经济增长基本在人口供应增速上加2-3个百分点,按照我国现有劳动力供应,之所以敢说到6%的中高速,就在于解放生产力的余地很大。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资源配置出现良性变化,如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占比一直在提高等。楼继伟也表示,我国服务占比、消费拉动等,相较同类型国家要低。但低有低的道理,在我国人口红利强盛时,应该加大投资;人口红利逐渐减少,消费和服务业占比自然就会上升。


不过,我国经济仍然有不少问题不容忽视,比如经济内生动力有待增强、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区经济分化、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等。


楼继伟直言,当 前威胁最大的,是过度的杠杆化和去杠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我国提出2016年要去杠杆,但去年杠杆率还在上升。 我国总体杠杆率达到250%,近年陆续出现一些信用债违约,一些基层政府的债在违约,这是好事。需要教育市场、教育投资者,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发债是可能违约的。


但是另一方面,去杠杆也不能太快。楼继伟指出,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强烈信号,货币政策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适度紧缩一下,股市、债市就出现波动,显露出经济脆弱的一面。

财政要聚焦重大现实问题


楼继伟表示,财政要从国家治理角度看问题,提出系统性、协同性的观点和建议,主动落实中央战略部署。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列出300多项任务。如今,主要领域“四梁八柱”的改革基本出台。


落实情况如何呢?楼继伟表示, 财政部参与了100多项改革,由财政部独立或牵头完成的项目比较好,财政部参与的项目有些进展很好,但有些很难,因为部门间理念不一致。


不过,楼继伟也指出,类似由财政部牵头的推进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这个很难。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际上是国家怎么治理的问题,交由财政牵头,是‘大题小做’了。但是,也不可能把这问题放到其他地方去,只能放在财政这儿。我们必须‘小题大做’,给我们的小题,实际是个大事。 ”楼继伟如是形容。


比如巡回法庭机制。原来是2个巡回法庭,现在发展到6个,他们是最高法院派出的常设审判机构,所做出的判决代表最高法院。所以涉及到跨地区案件审理,一审仍然只能交给地方法院,只有地方法院判决后,才有可能交到巡回法庭。


那为什么不能直接设立巡回法院呢?这与我国宪法相冲突,如果定要设定巡回法院,需要修改宪法。楼继伟表示,类似这样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绝不是财政本身的事情。但是,从财政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是很有必要的。


楼继伟直言, 当初上任财政部部长后,最烦的就是要花钱。很多财政支出政策,大家不去研究这个事情是否有理,就只是追着要钱。不能是“过家家”的财政,没有一点治国眼光,眼光要宽大一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