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招
商银行采取了一个举措,即停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紧接着没过
两天,就看到其他银行也纷纷跟进,下架了类似产品。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银行泡在钱堆里,存款虽然多,但贷不出去。于是,为了缓解净息差的压力,它们决定暂时
停掉利率相对较高的大额存单。
简单来说就是,银行们现在是害怕发行五年期大额存单赚不到钱,担心存款利息太高付不起。
那为啥付不起呢?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现在都倾向于存钱,而非贷款。
大家
都知道,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投资和放贷。但现在,大家买房意愿不高,作为银行的一大放贷来源的房地产又不景气。这导致银行手里有大量存款,却贷不出去。长此以往,银行无法赚钱,自然就付不起大额存单的利息了。
所以,只好停止发
行相关的大额存单产品了。这实际上
就是银行发出了一声隐晦的呼吁,「各位客官,行行好,您这么一直往我这存钱,我已经快被闷死了,给我点透风的机会好不好?」
这世道着实变得有点魔幻。以前到银行存款的,绝对是大爷,银行拼命争夺储户,现在却嫌弃客户存钱存得太多,索性停止揽储。
世道变了,银行也不好过了。
现在停发大额存单,说白了就是逼着你多去贷款,去投资,去买房,别动不动就是存款进来。
别的
不说,大家是不是会经常收到了大量低息贷款的短信?反正我身边很多人,隔三差五手机短信里都是各银行发来的贷款信息。。。
但有一说一,现在大家对未来信心不足,又怎么敢轻易贷款呢?就像看着美团上各种美食外卖,图片卖相看着都不错,但心里却隐隐担心里边科技狠活过多,口味不符,怕吃完后悔莫及。
买房
的怕欠债,毕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搞不好一辈子当房奴,所
谓的生活只是为了还房贷而忙碌;而对于那些渴望投资的人来说,又没看到啥好项目。如果说投资市场就像是一条大海,那就现在这市场情况,这海里可能就只剩下了一些不入流的小鱼小
虾
,可能你投了最后不是钓到大鱼,而很可能捞上一地屁用没有的废柴。
所以大家索性不折腾了,有点钱就存起来好了。
看到个数据,「
2023 年新增存款增加了 16.67 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平摊到每个人身上,也不少钱了。
这么多钱都存银行了,那银行确实不缺甚至「不要」存款了。
基于此,大家也就能理解为啥银行们都跟着暂停发行大额存单了。
种种迹象表明,那些原本能从银行身上薅到 3% 左右利息的大额存单产品,可能已经走向了黄昏。银行躺赢赚取息差的好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存款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调,未来出现极低利率都有可能。
那有人会好奇,不会到最后还有负利率吧?起码目前国内没有,但负利率这件事,也不稀奇,以前欧美国家就有过
把利率降至零甚至负利率的。
就好比
你存一千进去,你最后拿到的不足一千。
存钱不仅赚不到银行利息,还得倒贴银行钱。
人家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希望你把钱拿去消费,只有消费了,才能促进经济循环发展,银行才有可能将钱贷款出去,才能实现钱生钱,银行赚钱了,大额存单就有可能重新发行了。如果都存钱,那钱都躺银行里一动不动,钱就产生不了一丁点价值。那银行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发生的。
但要我说啊,
哪怕存款利率隔三差五就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