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弃医考公的第四年,我在同学聚会上抬不起头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长大后带妈妈旅行,也救不了我们的母女关系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安徽淮南火灾9人遇难:困在群租房里的外地务工者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听力不断下降的我,还是难以摘掉耳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和恋人一起看离婚综艺,我才发现自己“有毒”而不自知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1-06 12:3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 读者:小在

从上个月起,周四对我来说就不只是肯德基打折的日子这么简单了,它成了名副其实的“疯狂星期四”。每到这天,我和男友就会提前备好零食饮料,准时准点地守候在电脑前,等待《再见爱人》第四季的更新。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并不是带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学习心态去看的,而是单纯地想要找个幽默且具有戏剧性的“电子榨菜”来下饭,万万没想到符合我期待的会是一档离婚综艺,我越看越投入,仿佛身临其境,时不时就会和人谈起其中的对话与细节。

《再见爱人》剧照
第四季的三对嘉宾,虽然职业、性格和夫妻相处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地令人生气。看第一期时,我以为集结了中年男人身上所有缺点的杨子会是最让我气恼的人,可随着旅程的推进和深入,更多不为人察觉的隐疾开始浮出水面。

在夫妻拍摄合照的环节中,摄影师会根据不同夫妻面对的主要矛盾而设计有针对性的置景。杨子和黄圣依的一大问题在于家庭责任几乎全由黄圣依一人包揽,所以摄影师为他们准备的拍照器具是一个永远摆不平的跷跷板,一边承载着代表家庭的小屋,另一边空空如也。留几手和葛夕面对的是一颗快要被烧成灰烬的心,它关于一次次失望的发生,以及难以重燃的信心。李行亮和麦琳的装置则是堆放在地上的一大叠衣物,它们的剪影像是两个人在亲吻的样子,而穿过幕布,呈现在眼前的是生活的一地鸡毛。

然而,这个在前几季的节目中就早已存在的环节,让我刹那间从“找乐子”变成了“照镜子”。我僵硬的面部表情,始于李行亮麦琳夫妻在衣物堆前的争吵。在第一期节目中,其他嘉宾曾调侃他们俩是来“秀恩爱”的,因为看不出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大问题,而旅程还未过半,关于他们的讨论就占据了评论区的半壁江山。

《再见爱人》剧照
这对夫妻相识于微时,后来李行亮参加选秀节目并出道,与此同时,麦琳成为全职主妇,为家庭牺牲了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丈夫孩子饮食起居的日常琐碎之中。摄影师之所以为他们选择衣物堆作为拍摄背景,是因为他们曾经因为衣服的事而争执过许多次——麦琳抱怨家里的衣柜那么大,属于自己的空间却没多少,李行亮给她买新衣,她不要,李行亮清空自己的衣物,她仍然不满意。最终,他们陷入李行亮所说的“她不要,我不买,我不买,她不高兴,我买,她不要”的鬼打墙状态,似乎怎么做都无法让对方觉得舒心。

看到这里时,男友有些无奈地笑出了声,而我则是有种被人点穴般的尴尬,因为麦琳所说的话,我几乎都对他说过。我曾经对男友抱怨过,他为什么从未给我送花,别人谈恋爱都有,我怎么就没有呢。但我明明是个不喜欢花的人,如果他真的买了,我也不会觉得开心。我提到花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在说花,实际上只是想表达“我想要你多关心我、多在意我一些”,却没办法将这句话直接说出口,而是要以一种百转千回的,看上去还有点无理取闹的方式来说。

男友无法顾及我精神上的每一个缺口以及它所对应的需求,每每这时,我就会说“你不懂我想要的是什么”,而当他问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时,我却哑口无言——因为我也不知道。爱无法具象化为一种特定的行为,并不是买花了就代表爱,不买也不意味着不爱,而我心知肚明,我是一个哪怕对方买来了全世界的花,也依然心虚地觉得爱还不够的人。我不太相信自己会被爱,所以总是需要对方千方百计地去证明对我的爱,而就像节目观察员说的那样,爱是无法被证明的,爱只能被感受。如果我从根本上就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爱又该怎样传递到我心中呢?

对内的心虚,会转化为对外的索求。我能在麦琳身上看见妈妈的影子,影子上重叠着我自己的脸。以“为你好”的名义,不求回报、不计代价地对一个人好,并且期待对方的言行能符合自己的要求,矛盾的是,“不求回报”的同时又寄希望于对方能够给予回报,但回报的东西永远达不到心目中的预期。我们想要的,或许不是具体的物品或妥帖的关心,而是对方始终对自己有所亏欠,我想占据那个怎么做都不会出错的高点。

“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这是麦琳说过的广受诟病的一句话,她将自己摆在低处,用一种攻击型的言语去提出本就在情理之中的请求,令人颇为不适——不过是一杯咖啡而已,你怎么会不配呢?我是不是太过轻视、冷落你,以至于你会觉得自己甚至配不上喝一杯咖啡呢?我对她的这种“明着把自己贬低,实则是期待被重视”的表达方式再熟悉不过,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我常常采用与她类似的沟通策略——用消极、隐蔽乃至恶劣的方式发泄积压在心中的委屈或愤怒的情绪,以此来攻击令自己感到不满的人或事,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被动攻击”(passive aggressive)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者》一书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蔫人出豹子”,来形容偏好采取被动攻击的人。我就是这么一个平日里非常温和,但时不时就会不受控地变得暴烈的人。最近男友沉迷练琴,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在弹琴,留给我的时间相对地减少了。我心有不满,又不好直接表达,不想让他觉得我不支持他发展兴趣爱好。所以,我以退为进地回到了我惯用的语言中,含沙射影地说:“你可真是个大忙人啊,连和我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刚说完我就后悔了,因为看到了他有些受伤的神情。我的本意是让他多陪陪我,话一出口,又成了伤人的利剑。

《日日是好日》剧照
被动攻击的行为和过分强势的性格都会侵蚀亲密关系的健康,我错把关系当作八角擂台,凡事都要争个是非对错,并且错的只可以是对方,不可以是我。不知不觉中,我的亲密关系延续了父母关系的相处模式:强势,但完全不认为自己强势;出发点是好的,就完全不顾最后跑偏到了哪里;自认为付出了很多,所以要索取更多。多少伤害以爱为名。

我并不是共情力低的人,也从未有过坏的心思,可我说的话、做的事往往会事与愿违地进入到一种糟糕的状况中去,像一首我曾经单曲循环过的歌唱的那样,“We’re good heart people but why don’t we show it?我们是很好的人,可为什么我们都不愿将它展现出来呢?)”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一本书的名字也发出了同样的困惑——为何爱会伤人?在书中他提到,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并且,因为被动攻击如此隐蔽,你好像没资格实施回击。又是一个死循环。

其实我并非意识不到自己做得不对,但我总能找到适切的借口:哎呀,我又不是恶意的;发脾气还不是因为爱你吗;我没生气,你看我像生气吗……直到我以毫不相关的观众视角去看待别人的亲密关系,看见和我相似的人,并且被她的无心之失气得脑壳发昏、无语凝噎时,才终于真正看见了我的问题。我的心中有一个巨大的缺口,我携带着它行走、饮食、进入到亲密关系中,我妄想恋人可以填上它,那明明是我自己的责任。

《Run on》剧照
我无力直面冲突、解决问题,所以总是躲进一个洞中,但我不愿草率地为自己贴上“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标签,以此简化对于自身行为和动机的解释与认识,同样的,我也不愿用某种人格障碍的病名去形容综艺中的麦琳,她的心路历程我无从知晓,全职主妇的困境我也无法完全感同身受,只是一个人绝不会像观众评论的那般“找不出一个优点”,更多的事都藏在背面。

由观看综艺的“局外人”成为揽镜自照的“亲历者”后,有时嘉宾令我生气,有时我令我自己生气,但生气归生气,我和男友依然期待着下一期节目的更新——我们都想要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身影,审视自己的举动,都想要成为更好的爱人——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好好地爱别人。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小风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