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商业评论
《长江商业评论》(Cheung Kong Business Review,简称CKBR)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商业评论。我们尊崇“跨界、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并以此作为价值准则,努力为新兴中产阶级提供符合当代发展趋势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央行货币政策最新定调:择机降准降息! ·  2 天前  
起点财经  ·  信号!开始砸钱进场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商业评论

51Talk黄佳佳:85后中国创业者的成功方程式

首席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14 11:00

正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开放的40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双众”进行了最具活力的“双创”的40年。只要稍作观察,就会看到无数草根长成森林的故事。比如有三个分别生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江苏人,都是农家子弟,都爱学习,通过高考都考上了北京的名校,大学毕业都白手起家创业,都把公司带到美国上市。



向时代致敬:从60后到80后


这三个人中的两个已经天下闻名。


俞敏洪,1962年生于江阴农村,父亲是木匠,母亲是生产队妇女队长,姐姐是赤脚医生。1980年在落榜两次后第三次参加高考,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1985年留校任教,1989年开始在校外办培训班赚课时费,1991年辞职,租下一间农民房创业。199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成立。13年后,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NYSE:EDU)。


刘强东,1974年生于宿迁农村,父母以务农和跑船为生。1992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从大一开始就频繁兼职,在经济上自我独立。大四时还在学校附近盘下一个餐厅经营,因亏损关闭。毕业后在外企工作两年后,1998年他用1.2万元在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卖刻录机和光碟。2004年完全转为电商模式,10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NASDAQ:JD)。


我要说的第三个人叫黄佳佳,1985年生于南通农村,母亲是教师。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修日语,班上12名女生,他1个男生。2007年,大四时,他和其中的一个女生,也是他后来的妻子,创办了通过互联网帮助在日本人学汉语的网站Talkchina。因为市场太小,2011年他们再次创业,办了针对在线英语教育市场的51Talk。5年后,51Talk在纽交所上市(NYSE:COE)。



黄佳佳现在的知名度还远不能和俞敏洪、刘强东相比,他比他们分别小23岁和11岁。但他也和两位老乡一样,能用某种方式把自己定义为“第一”。如同新东方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服务提供商,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公司,51Talk是中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在线教育服务商,首创了“外教1对1,在线学英语”的互联网学习模式。


60后的俞敏洪,70后的刘强东,80后的黄佳佳,这三个代际的江苏籍创业者,他们从创业到上市,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85后黄佳佳的记录是5年。


今年是中国高考40年。俞敏洪、刘强东、黄佳佳都是通过高考从江苏农村“鲤鱼跃龙门”的,北大、人大、清华。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让中国的名校也在成为培养未来的亿万富翁的摇篮。


中关村可能比硅谷更让人兴奋


俞敏洪、刘强东、黄佳佳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是在中关村创业并获得成功。他们的经历,特别是黄佳佳的“速成”模式表明,中关村和硅谷的环境已经非常接近,中关村甚至更让人兴奋。


1981级清华校友、后来在南加大、沃顿商学院都读过学位的邓锋,2005年回到中关村做风险投资。他在2015年就说,硅谷经常7x24小时加班,中国一样;中国中小企业想从银行贷款很难,但中国已经有大量风险投资,无论是风投公司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中美已经差不多了;2005年,很多人还觉得去创业做startups(初创企业)不靠谱,现在从政府到学校到很多家庭都认为创业是一件很好的事。“这些大环境的改变,使我真的感觉,到今天为止全世界最好的创新创业地点可能就是这3个地方:硅谷,中关村,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如果再PK一下的话,中国的中关村比特拉维夫更像硅谷。倒不是因为今天我们的科技创新更多——可能这一点我们应该向特拉维夫学习——而是中国企业家的基数大,中国风险投资的资金量足,中国市场的机会和规模都非常大。”



对黄佳佳来说,中关村的含义是多重的。中关村有浓厚的互联网氛围,他读大学时,清华学长王兴正在做校园SNS(社交网络服务),当时叫校内网,在清华很火。黄佳佳创业时也选择了互联网。而之所以做Talkchina,除了他和女朋友都学日语,还有一个原因是附近有北京语言大学,容易招聘学对外汉语的老师,让他们给在日本的学生通过online教中文。虽然当时的网络环境还不够好,大量用QQ、SKYPE这样的教学工具,断线、卡、延迟都会经常发生,但Talkchina很快成为行业里前三名,这让黄佳佳看到了互联网教育的威力。


和硅谷的车库文化类似,中关村的创业者习惯的是“公寓文化”,在学校边租个公寓就开干了。黄佳佳决定做51Talk那阵子,租在一个公寓楼里,一共三个合伙人。客厅就是办公室,有两条电话线,产品研发、技术、销售、客服、师资,就三个人。想招专职的客户服务人员,来应聘的姑娘嫌楼道太暗太旧,没上到楼上就走了,于是黄佳佳就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的“客服”。


互联网创业其实很烧钱,而且比想象中要多。黄佳佳也要找钱。他很幸运拿到了徐小平的天使投资。当得知徐小平在北大有一个演讲,他们就去堵车,递给他商业计划书。但真拿到钱,其实不是靠递计划书,是给徐小平他们网站留的邮箱写了邮件。当时徐小平刚做风投不久,公司邮箱还没有太多人知道,发过去的邮件不多,黄佳佳的邮件被注意到了,这样他们才见面了。谈了半个小时左右,徐小平最后说:“你们一定是要做一家超过新东方的公司。”而当时,51Talk一个月的收入才3万元。


从融资角度看,51Talk的轨迹很亮丽:天使轮,徐小平;A轮,DCM;B轮,顺为资本;C轮D轮,红杉资本。DCM、顺为、红杉都是中国排名前十的风险投资基金。一年一轮,然后上市。


但和少数大手大脚花钱的“创业新贵”不同,黄佳佳的团队一直保持着淳朴、节俭、勤奋的本色。创业之初,为了给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在外教老师这一端必须既有质量又能控制好成本,黄佳佳的妻子一个人去了菲律宾,建外教中心。她没有时间买床,一开始是在简陋的房子里打地铺,刚好遇到大台风,停水停电十几天。白天找办公室,衣服鞋子都是湿的,一路走,鞋子挤着一路的水,到晚上,一个人孤孤单单在漆黑的屋子里呆着。



这种打拼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黄佳佳几乎没有休息日,家就安在公司附近。由于公司发展迅速,多地办公,黄佳佳甚至已经习惯了对着视频会议系统,边吃饭边和外地的骨干开会。


中国有帮助创业者加速成长的资本环境,但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黄佳佳能成为行业领军者,在有一点上承袭了俞敏洪和刘强东的特质,就是吃苦耐劳。这一点可能来自农村环境的锻炼。天降大任,往往就是给这样的人。


从痛点入手,沿规律前行


我和俞敏洪、刘强东都很熟悉,黄佳佳有一点也和他们相像,就是饱经锻炼后,口才很好。以下是我的采访中的一些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从22岁开始互联网创业、如今32岁的黄佳佳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已经很成熟。


 1 

【语言的本质是一扇窗】


秦朔:有一件事我们都感同身受,就是学英语的酸甜苦辣。您觉得为什么一定要学英语,估计这个时间会持续多久?


黄佳佳:在我们清华外语系一进门的地方有一句标语,是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语言的本质就是一扇窗,它可以拓宽你的视野,让你去了解原来你根本都想象不到的东西,探寻宇宙的真谛。这是语言的魅力。语言不可能通过一个同传或其它媒介,就可以迅速获取价值。如果只依赖别人,那就要等待别人去帮你开这个窗,你不能随时随地想开就开,想看就看。我认为语言,尤其是英语这种国际化的语言,实际上是越来越多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你才能够自由地行走于这个世界。英语增加了人的自由度。从本质上讲,语言让人更自由。


秦朔:要跟最先进的东西对接,还得去学这个东西。


黄佳佳:在我看来,它倒也不是说先进的问题,它就是个国际标准。当你已经有了一个国际标准的时候,你必须去适应它,除非你能够重新定一个标准,但这个我们现在看起来还不是那么现实。我们现在看到,包括51Talk做很多K12的在线英语教育,这一代小孩子的英语已经非常非常好了。我自己觉得可能未来20年以后,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会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人。



 2 

【学英语的老问题还是哑巴英语】


秦朔:英语学到什么地步算过关?


黄佳佳:中国人说“我们英语不好”并不客观。我们考四级、考六级、考托福、考雅思……是在各种考试中学的英语。中国有一大堆做英语考试的公司,但是并没有太多真正在“教英语”的公司。几年前的雅思官方数据说,中国人雅思的平均成绩是不错的,但是雅思口语成绩是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二。所以中国人学英语的问题就是老问题——哑巴英语。我们认识很多的单词,你如果写出来,我都认识,但是这些词语不能真正运用出来,包括像我们80后学英语,都是各种背,背“红宝书”、单词书,好多单词书都是ABCD这样排下来的,所以中国人对字母A的单词量是很高的,很多人学到这个单词叫abandon,“放弃”的意思,然后就差不多可以放弃了。


秦朔:学英语这件事儿,未来人工智能能帮你解决吗?


黄佳佳:我自己是非常相信技术的,未来技术对于互联网教育的驱动会达到现在想象不到的水平。但我认为,在未来十年之内,人工智能还不能取代“老师”的作用,还不能取代“外教”的作用。当然你说十年之后会怎么样,我们现在看不到,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太快了。


 3 

【“短时间、高频率”的习得】


秦朔:从我自己到我女儿,参与过多种英语培训,你们怎么定义这个市场?


黄佳佳:传统上中国人学英语,尤其是绝大部分线下培训公司,是把英语当作一个“知识”在学习,把语言分成了很多知识品类,一点点去习得。但问题是,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知识,语言是一种技能,你要把语言当作技能去学习,才能真的学好这门语言。所以在我们看来,像51Talk这样的在线英语教育公司,首先是把语言看作一个技能,这跟传统的线下教育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秦朔:说到技能,一些顶级写字楼里技能类公司,侧重交流的公司,孩子们最后学起来也有很多挫败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黄佳佳:您提到的一些公司,他们也是在教英语,但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就是师资限制,真正有资质、有能力去教中国人学英语的外教老师是非常少的。您刚才提到的这些大机构,销售人员可能比外教老师更多。



秦朔:应试型的,不代表技能,但是技能型的,会不会显得太过松垮?


黄佳佳:我自己是学语言出身的,学语言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师资,你有没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如果整天跟着中国人去学,那很难学好纯正的外语;第二个是频率,语言学习绝对不是说我一周去一次教室,去学两个小时,它的效果远远比不上我一周学四次,每次半个小时。这个我们叫“短时间、高频率”的习得。师资、频率都很重要。线下的频率是很低的,基本上一周能去一次就已经了不起了,因为学语言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相对来讲学习的过程中不是那么快乐的,这个时候如果路途还很远,还非常耗时耗力,真的学习的频次非常低。我们有一个数据,线下英语培训机构的学习频次,基本上一个月平均在一到两次左右。而线上像51Talk这样的,频次大概一周平均要学四次。


 4 

【痛点与规律】


秦朔: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黄佳佳:第一个就是学了就忘了;第二个就是坚持不住;第三,学了以后开不了口——这几点就是最大的痛点。那我们现在的方案就是做外教1对1,它的好处是你把英语不是当作一个知识,而是当作一个技能,跟外教真正去练习。在沟通的过程中去享受这种能够把我想表达的东西用英语表达出来、然后真正可以沟通的那种畅快感,这也是学习很重要的动力;第二个,我们是完全在线学习,随时随地,可以极大增加学习的频率,把坚持的成本降到最低。原来你坚持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现在很方便,提前半个小时去约课就可以了。51Talk现在有上万个老师,从上万个老师库当中去挑选出你最喜欢的。我们的整个性价比是很高的,你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综合这几点,短时间,高频率,外教1对1,性价比非常高,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秦朔:从把语言学好的角度,有什么成功的规律?


黄佳佳:如果要说规律的话,我们现在是把英语按照欧洲的共同语言标准分成了不同的级别,比如说成人分成了16级,小孩子分成了12级。语言的学习是有规律的,不是说你简单跟一个老外去做free talk,随便聊一聊就可以聊好的。语言学习首先要有耐心,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持久的事情,比如16个级别,一个级别大概是48节课,把这课时用短时间、高频率的方式完成好,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举我自己为例,我是清华外语系读日语的,我的英语原来也不好,在2011年真正创业之前,虽然也考过六级,但是基本上不敢跟老外去张口说话,2011年开始,我基本上就是在51Talk跟我们的外教上课,大概上了几百节课之后,我2016年做IPO,整个路演过程完全自己用英语做的路演。大家说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的英语能力还是很好的。



 5 

【师资、内容、服务、技术】


秦朔:你创业时英语学习市场的竞争应该已经很激烈了,驱动你进入,是因为你新发现了什么吗?


黄佳佳:我的出发点是自己希望学英语,所以当时把在北京基本上所有线下的英语培训机构都跑了一遍,发现要不然是师资缺乏,没有很好的外教资源,要不然就是成本非常昂贵。很多机构学英语的起步价都是两、三万块钱,这对大量白领来讲很难。所以我们当时想,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好地解决师资供应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把门槛大大降下来,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工具。


我们很早就在国外建立师资运营中心,我们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种,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对师资有更严格的控制,对老师进行严格筛选,老师从应聘到最后能让他上线我们的平台,通过率是在2%到3%之间。老师上线之后我们有一套严格的培训机制,我们把老师做分级,从一级、二级、三级,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每一次升级老师都需要接受培训,去做师资把控。每次课后学生会对老师进行反馈,老师背后是有很多标签的,这些数据标签在我们大数据的后台都有,所以我们会根据这些做更好的师生匹配,还会根据这些反馈给老师做特定的培训。


我们在研发方面也投入了大量力量,现在在北京就有接近两百人的课程研发团队,像针对成人的经典英语、针对青少年的经典英语青少版等等,这几门课程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国外的课程直接拿来是不行的,因为那些都是为国外母语的用户准备的。我们不仅仅是开发这个课程,还开发老师用的教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看到的是课程,老师看到的是教案。每五分钟的大概重点是在哪里,我们都会给老师进行明确的、非常标准化的提示。


总的来讲,在线英语教育,第一是师资把控;第二是课程内容把控;第三是服务质量;第四是技术平台。这四点听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要把每一点做好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的门道太深了。我们现在在全国大概有2000多人的全职团队,还不包含1万个外教老师。



 6 

【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对话世界】


秦朔:从2011年成立51Talk到2016年上市,你自己是属于不断成长突破的,还是一切都在预定中?


黄佳佳:现在看起来,2011年的我基本上是处于什么都不懂的状态。当时真的是“不知者无畏”。如果当时知道什么都不懂的话,我可能就不会选择去创业了。我自己还是一个非常擅于学习、并且能看到很多自己不足的一个人,每一年回过头来都会觉得,去年的自己很多东西还不懂,这会促使我不停去学习,跟别人去学习,跟身边的朋友、跟对手、跟专家去学习。我相信创始人是一个公司最大的瓶颈。这一点是让我觉得最大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地方。我总是在问自己,我还有什么东西是不知道的,我还有什么东西是在影响这个公司发展的。所以这是这几年来,能够鞭策我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吧。


我们很早的时候就明确了公司的使命,“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对话世界”,51Talk就是“我要对话”。从很小的时候,我们选的都是最好的投资人,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想做一家赚一点小钱的公司,而是希望实现“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对话世界”的使命。我觉得,我们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是我们这些创业者心中的愿望。很多学生和家长,通过51Talk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他们的反馈是我们最深厚的动力。


85后创业的方程式


51Talk现在只有不到10亿美元市值,但黄佳佳相信五年左右之后,在线教育会出现100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因为市场成长得非常快,年对年的增长都在40%、50%,而且正从一二线市场向纵深扩展。


51Talk上市后也推出了新的产品线,叫“哈沃美国小学”,由专门在美国小学里教课的现役或退役小学老师担任外教。通过这个课程,不仅是学英语,也是传递一些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等。黄佳佳说,随着整个平台和体系的完善,未来也会向更多学科和人群扩展。


人是“社交的动物”,也是“学习的动物”。在学习这个大市场上,基于中国的人口数量,百亿美元市值的在线教育公司并非不可能。



黄佳佳的创业历程让我看到了中国85后企业家的远大前程。全球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美国和中国,这和用户规模是高度相关的。美国的人口接近于日德法英四国的总和,加上英语的通用性,为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创设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中文还不是世界语言,但中国的网民去年底已有7.31亿,手机网民有6.95亿,且还在增长,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天时地利。


黄佳佳们创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们在高智力起点、高资本起点、高人才起点上切入和世界同步的互联网市场,而中国与此对应的线下市场则相对比较落后,消费者的线下体验不方便不友好。这就在客观上造就了一个“以高打低”的机会。虽然他们都很年轻,但他们手里的武器——互联网加资本——都是先进武器的代表,所以一旦杀入,就有强大的威慑力。


当然,中国互联网的这些优势是非常平等和普惠的,因此市场的竞争也特别残酷。任何时候都不敢掉以轻心。32岁的黄佳佳有一种和他的年龄不太对应的坚毅,我相信是残酷竞争磨练的结果。但越多艰苦,越可能走向伟大。


- END -


本文转载自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长江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