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7月20日电 (记者 苍雁)吉林市丰满区法院于20日上午11时利用网络进行直播,开庭审理了吉林省首例网络编造灾情案件。被告人高某某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被告人高某某系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某村村民。7月16日晚20时许,高某某通过直播软件,编造吉林市"7.13"洪灾中死亡100余人、政府屏敝导致通讯中断、救灾物资被截留等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直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被当地群众发现并报警。
在此案中,公、检、法三机关结合庭审为中心审判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快速立案、快速起诉、快速审理机制,对犯罪事实清楚、被告人认罪的案件,适用轻刑快办及速裁程序进行审理。在三机关的通力配合下,此案从7月17日零时抓获犯罪嫌疑人到20日开庭审结,共计用时3天零11个小时,进一步发挥集成优势,合力打造轻刑快办的绿色通道。
在庭审现场,检察机关因高某某认罪态度较好,建议量刑在一年以下。对于公诉机关的起诉,高某某表示无异议。他说:"我没想到能触犯法律,现在已经知道错了,也很后悔,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宣判后被告人当庭表示服从法院判决,不上诉。
【客家君点评】
打击犯罪是必须的,提高审效是应当的,深化改革是提倡的。但是:
1、适用“速裁程序”是否合法?据悉,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只授权在18个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南京、杭州、福州、厦门、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西安)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以庭审为中心的审判制度改革不能跳出法律的框架。
2、“三机关通力配合”是否违背公检法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刑事诉讼法》第7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文革时期,正是因为公检法的“合署办公”,留下了一大批冤假错案。前车之鉴,在“改革”的激情下,一定不能重蹈文革的覆辙。
3、“3天零11小时”是否实际剥夺了被告人委托律师的辩护权?曾记否,八十年代开始的“严打”,正是这样的“从重从快”制造了无数冤案,呼格吉勒图更是成了强奸杀人的冤鬼。
4、假如该案被告人高某日后反悔,是否拥有救济渠道?美国米兰达案,正是因为警方没有事先告知其沉默权和聘请律师的权利,导致米兰达事后的上诉。认罪认罚,同样存在此类风险。
相关阅读:
★罕见:《刑法全厚细》被法制日报整版报道!
《快讯:法院暂停办理涉枪案,鉴枪新标准即将出台!》
《公安部VS最高检:派驻检察室之争!》
《经典案例:河南高院诉称遭到暴力抗法,被最高法驳回!》
《经典:因妻子被调戏而反抗,1死3伤被判定正当防卫、无罪\免赔的最新案例!》
《围观:这些关于强奸的司法解释都是“有效”的!》
《打假:中共中央六项禁令是误传!》
《资料(收藏):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决书》
《权威发布:醉驾免刑是否谣传?》
《公众号将被禁发新闻评论?重大误解!》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刑法全厚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