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愿品》和《圆通章》对净土法门的弘扬、普及是很有作用、很有效果的。弘扬净土法门的古德发现这两部挺好,很有说服力,所以就把这两部抽出来,把它们补充进去,续于净土三经之后。
净土三经是专业讲净土的,或许有人觉得这三部经说服力还不足,是专门站在净土法门的立场所说的,那好,不仅专讲净土的经典,《华严经》你总是信服的吧?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佛的境界广大、殊胜、幽秘、庄严,是大家都认可的一佛乘教法。这样的教法,最后怎么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印光大师很善巧,他经常把这个拿来,他说,如果你不求生极乐的话,可以去问问普贤王菩萨。
这下口就堵住了,你的根机再高,总不能超过普贤王菩萨。“普贤王菩萨率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都是破了无明的大士,都求生极乐世界,你凡夫之人凭什么不念佛求生?”这一说,你就心服口服了。这对净土法门的弘扬大有帮助,就引用它作为第四经。
那么《念佛圆通章》呢?《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其中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对于念佛法门的弘扬很有帮助,所以把《念佛圆通章》放在后面,这样就变成了净土五经。
这两部经,它们的体例、格式,它们的作用,大家要明白。
它们之所以被续在三部经之后,是旁依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作用。它们对净土法门的弘通起到扩散性的作用。从正依来讲,还是净土三部经。
要懂得它们的主次。
这两部经就像什么呢?类同于《观念法门》所言“六部往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