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子如林
愿与有缘共同熏习纯正的净土宗法义,求生阿弥陀佛净土。“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南无阿弥陀佛!
51好读  ›  专栏  ›  佛子如林

闻其名号丨怎样看待《普贤行愿品》与《念佛圆通章》

佛子如林  · 公众号  ·  · 2018-09-20 18: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净宗法师



怎样看待

《普贤行愿品》与《念佛圆通章》






现在也有流通净土五经的版本,除了净土三部经之外,还加一部《普贤行愿品》和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土五经的《行愿品》《圆通章》,我们该怎么看待呢?

首先,这两部经,善导大师读过吗?读过啊?答案是错误的。因为在善导大师的时代,这两部经还没有翻译过来,所以善导大师没有读过,没有引用。如果在善导大师的时代这两部经翻译过来了,他老人家也一定会引用的。


《行愿品》和《圆通章》对净土法门的弘扬、普及是很有作用、很有效果的。弘扬净土法门的古德发现这两部挺好,很有说服力,所以就把这两部抽出来,把它们补充进去,续于净土三经之后。

净土三经是专业讲净土的,或许有人觉得这三部经说服力还不足,是专门站在净土法门的立场所说的,那好,不仅专讲净土的经典,《华严经》你总是信服的吧?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佛的境界广大、殊胜、幽秘、庄严,是大家都认可的一佛乘教法。这样的教法,最后怎么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印光大师很善巧,他经常把这个拿来,他说,如果你不求生极乐的话,可以去问问普贤王菩萨。

这下口就堵住了,你的根机再高,总不能超过普贤王菩萨。“普贤王菩萨率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都是破了无明的大士,都求生极乐世界,你凡夫之人凭什么不念佛求生?”这一说,你就心服口服了。这对净土法门的弘扬大有帮助,就引用它作为第四经。

那么《念佛圆通章》呢?《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其中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对于念佛法门的弘扬很有帮助,所以把《念佛圆通章》放在后面,这样就变成了净土五经。

这两部经,它们的体例、格式,它们的作用,大家要明白。 它们之所以被续在三部经之后,是旁依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作用。它们对净土法门的弘通起到扩散性的作用。从正依来讲,还是净土三部经。 要懂得它们的主次。

这两部经就像什么呢?类同于《观念法门》所言“六部往生经”:

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


依《无量寿经》(一);

依《十六观经》(二);

依《四纸阿弥陀经》(三);

依《般舟三昧经》(四);

依《十往生经》(五);

依《净土三昧经》(六)。


谨依释迦佛教,六部往生经等,显明: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一一具如下五缘义中说。


列了这六部往生经。《四纸阿弥陀经》,也就是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后面三部大家比较陌生。

所以前面说到了,如果善导大师读到《普贤行愿品》和《念佛圆通章》,他也会引用的,只要能够辅助说明净土法门,都可以拿来用。但正依经典就是前面这三部,最重要的放在前面。

所以,讲五种正行的时候他就不提别的,说专依往生经行行者,一者专读诵此《观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


摘自《阿弥陀经讲记》

(因编辑需要,略有改动)



相关链接:


闻其名号丨附带说到极乐的,不能作为正依经典

闻其名号丨什么是净土有缘之法

闻其名号丨正确理解“专”的意思

闻其名号丨为什么依三经,不依余经

闻其名号丨唯依三经,不依余经

闻其名号丨修学净土法门, 要专门、纯粹地依据净土三经

闻其名号丨净土宗正依三经的内容梗概


本愿称名 | 凡夫入报 | 平生业成 | 现生不退

净宗18微信号:jingzongfashi1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