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税评论
专注于资本市场、房地产和金融机构财税学习和评述,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优才成长  ·  祝贺:第555期公益直播活动于2025年2月 ... ·  2 天前  
优才成长  ·  祝贺:第555期公益直播活动于2025年2月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税评论

请珍惜免费答疑的老师

财税评论  · 公众号  ·  · 2019-11-21 14:35

正文

请珍惜免费答疑的老师

马学国 2019.11.21

曾经,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帖子,截图是他的一个 微信好友 向他咨询一个税务问题,洋洋洒洒写了好多字,还有数,似乎不仅仅是让这位朋友告诉他方法,恐怕是要这位朋友给他连数字算出来; 而且,还赤裸裸的问:怎么样才能合理的少缴税?这位朋友的回复是:我的朋友圈文章你不看,我的公众号文章你不读,你弄这么个题来让我做,凭什么?你让我告诉你怎么少缴税,我为什么要免费告诉你却为你承担风险?你付一点咨询费,找税务师事务所,他们自然会告诉你。然后,在截图外,发了一句:你以为你是我的什么人啊?我在下面评论: 他是你的微信好友啊 ,他回了一个苦笑的表情。
我也天天接到微信、 QQ 、电话、邮件等各种形式的咨询。 我几乎是有问必答,但也有个别的没有回复,当然,我没有像这位朋友一样直截了当、硬邦邦的说:你以为你是我的什么人啊?
下面,我来告诉那些向自己并没有深交、线下不熟悉、仅有一面之缘甚至压根没见过的老师咨询的朋友,为什么你的问题老师不回答,或者不好好回答。
1. 问的问题低级重复。
有的人第一次发给我问题,我的回答,和风细雨、耐心细致、丝丝入扣,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问题接踵而至、纷沓至来。也许我第一次的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给出了误导的信号,让对方认为我有问必答。我对所有人是有问必答,但不是对同一人每次有问必答。你的问题没有升级,相同或类似的问题遇到什么问什么、想到什么问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老师是什么心情?就像是你昨天问了 1+1 ,告诉你答案了,今天你问 1+2 ,明天问 2+2 ,看上去是不同的问题,实际上都是一位数的加法这个级别,老师愿意给你回答? 是你做作业还是老师替你做作业?老师有没有时间和精力,有没有心情天天帮你做作业?
也许有人觉得我上面举的例子不恰当,实际上这种问问题的很多,比如,昨天问过节发点节日物资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告诉他了;今天问食堂午餐补贴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告诉他了;明天又问免费体检交不交个人所得税 —— 原来他在搞个人所得税自查,每一个问题都要老师回答一下。 老师有没有义务帮你搞自查?有没有义务回答你所有的问题?没有的。
2. 不尊重老师的文章和劳动。
对于共性的问题,如我一般不以培训为主业、不以讲课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的老师,会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等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不阅读老师的文章,问老师已经在朋友圈或公众号主动说了的东西,老师怎么想?一是你不尊重老师的文章,不看;二是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把麻烦(重复昨天的故事)留给老师,把方便(直接得到答案)留给自己。这样的人,老师回答一次就不错了。
就我而言,对于特别惹人喜爱的美女这样问问题,我当她是喜欢我,想跟我聊天却找不到话题,那就当作与美女一起 kill time 的闲聊回答一下; 对于长的比较丑的和男的,一般不回答了。
注: 我只通过朋友圈发表观点,没有公众号。已经有多次、多位朋友劝我开公众号,我一直没有开。不开的原因是不想被不特定的不知道什么人评论,也不想回答陌生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想用更新公众号给自己施加压力。虽然公众号没有要求更新频次,但我总觉得长时间不更新,会让人觉得号主死了,不吉利。
3. 给老师 布置作业
会说话、让人不忍心拒绝的人,会说体谅老师、让老师暖心的话,比如:您有空的时候,帮我看看,没空就算了;不好意思,打扰了,可能问题比较幼稚,但我实在想不通,请老师指点;这个问题我认为怎样怎样,老师看我分析的对不对?等等。不会说话的人,给老师 布置作业 ,如:
1 “XX 应该统一
言下之意是由老师出面去 统一 我觉得祖国还应该统一呢?闲的难受、没事找事吧?
统一不了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最近,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能不能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折旧 ,北京税务局和广西税务局给出了相反的回答,马老师能 统一 谁?
2 “XX 事情,你要告诉我
必须公开、必须告诉的事情,一般是对单位或部门等机构来说的。没有哪一个自然人,有义务必须告诉另一个自然人什么知识、规定、政策。如果认为该人应该作为某机构或部门的代表来告诉你,也应当向机构或部门提出,而不是直接向自然人提出。作为老师,告诉、是老师的奉献,不告诉、老师没有责任。
3 “XX 问题,麻烦回复一下
这种说法,虽然带着谦辞 麻烦 ,但感觉像外交辞令,让人觉得,老师理所当然需要回答、回复,仿佛回答是弥补老师的 过失 (他的不明白,就是老师的过失),不回答是老师错上加错。 这样的人,老师不愿意理他。
4 )把老师当 替考枪手 使唤。
有的人,把他的问题拍个照片发给老师,让老师帮忙做出答案。你真的认为,好说话的老师,是 替考枪手 啊? 枪手 ,你付费了没有?
即使是实际问题,在问的时候也要简单化,比如把数字取整,去掉无关紧要的信息,仅就你疑惑的部分提问。别把实际问题里圆角分的数字甩给老师,老师要给你解释的是道理和方法,而不是帮你算出具体数字。
4. 把免费当成理所当然。
我所有的回答、解答、回复,都是免费的、公益的。正因为如此,它是有限的且是 不负责任 的。
1 )有限性。
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免费和公益的属性,问问题的人要自觉,如果问题很多,应该找以收费回答问题为主业的人,如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的人,付费解决问题。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专业的尊重。
把老师免费解答问题当做老师傻,把向免费的老师提问当成自己省咨询费的 妙招 ,是过度利用老师的善意。 能被称为老师的人,会看不透这点事情?
说明:我马老师既不自己做付费咨询,也不介绍咨询机构。
2 不负责任
这个说法,不是真的对自己的观点、言论不负责任,而是说,老师的免费咨询,仅代表老师的个人观点,且说完就完了,由提问者自己决定是否采纳老师的意见以及自己去实施;老师不负责帮你与相关部门如税务局对接,不负责说服相关人员接受该观点或方法。
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往往没有唯一解,甚至没有最优解,只有可接受的解。 如何让你的观点或方法成为可接受解,是水平与能力的体现 收费咨询的机构,一般负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