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钱,历史,艺术,未来! The Money, The History, The Art, The Future!与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群体共赴书香之约。阅读丰富人生,江湖洞悉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瑞银中国2025技实习生招聘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围猎英特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物馆书院

翁贝托·埃科 | 公知领域界的斜杠学者作家

金融博物馆书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3-22 18:36

正文

umberto eco

(1932.1 - 2016.2)


匆忙让我们感慨时间流逝,幸好,知识和情感让我们拥有了抵御悲伤的勇气和实力。


我很笃定,教导我们认识命运、了解死亡正是文学众多主要功能中的一项。


所有的一切就从那里开始,从那个人物形象开始,它成了无法抗拒的推动力。

翁贝托·埃科 ,他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散文家、美学家、藏书家、语言语义学家、神学家,甚至更多名衔,他被称为 “欧洲公共知识分子”。他被誉为 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外媒盛赞其拥有着贯穿于职业生涯的 “调停者” 和 “综合者” 的意识。他经历和感知的世界辽阔而丰富,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他的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八大类52种 ,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


埃科年轻时尊从父愿进入都灵大学专攻法律,随后辍学,不顾父亲反对而改学中世纪哲学与文学专业。1954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有关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的研究,后成为 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 文化部编辑。

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他是意大利文化和哲学团体 “63年集团” 的重要成员,团结了一批对当代文化和文学感兴趣的知识分子。


此后,他进入新闻传媒界,在位于米兰的意大利国营广播公司任职五年,负责编辑编辑电视文化节目的工作,他也开始从传媒角度观察现代文化的动态,研究大众文化和传媒,也给他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化以新的启发和新的视角。同时,他开始与一批前卫的作家、音乐家和画家接触、交流,这些人对他以后写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使其拥有综合、多变、有趣的创作风格,并将前卫文化、大众文化、语言学和符号学完美、自然地融为一体。后期,埃科选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长期担任语言学教授职务。


回顾 翁贝托·埃科 的一生,他被诸多耀眼瞩目的身份所环绕, 走遍世界的他,无论是阅读量还是藏书量都如同天文数字一般的存在,他有着极为渊博的知识结构和大量珍贵的善本藏书(约有3万余册)。


作为欧洲和美国最著名的30多所大学的名誉博士, 对综合领域知识有着强烈的钻研热情,始终保有活跃的思维细胞。他的各项学术研究都充满一种特殊趣味,使其远离枯燥和空洞。年轻时,他还曾给天主教僧侣专门讲过漫画。他对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学和神学研究颇深,被人誉为 “当代但丁”、“当代达·芬奇”,其笔下时常灵动描绘出博学、有趣的虚拟世界。


视频来源:openculture.com


在这个时长1分19秒的视频中,翁贝托·埃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走。走,直到视频结束,但他都还没有走出这座自己巨大的私人图书馆 ……


埃科总是对最新鲜的和最古老的东西,保有特别的兴趣和敏感的发现,他的学术研究涉足主要领域是:文艺理论和语言符号学。 其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中世纪的艺术与美》 (1960) 、《开放的作品》 (1962) 、《内容的形式》 (1971) 、《符号学概论》 (1975) 、《诠释与过度诠释》 (1990)


令他花费心力最多、潜心研究多年的是中世纪欧洲的神学文化和20世纪的大众传媒现象 —— 电视、电影、广播、漫画、电脑、网络、光碟等,他能够把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还担任一部在意大利制作并发行的CD-ROM光碟版百科全书的总监制,而这个电子百科全书收录了欧洲16-19世纪文明史的所有重要史料。


在公众眼中,翁贝托·埃科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大众文化和符号学研究方面的著作:《最短的日记》 (1963) 、《启示录式的和完整的》 (1964) 、《空缺结构》 (1968) 、《符号学和语言哲学》 (1983) 等,美学研究一直是他的强项。


通常而言,作家会把精力和心血投入到第一部作品当中,且该作品往往较为经典或杰出,因其汇聚了作家前半生的所有积累。埃科本人正是如此,他凭借对中世纪的浓厚兴趣与手中收集的数百份资料, 仅仅花了2年就完成第一部小说《玫瑰的名字》,该书1980年出版商原计划印刷发行3万册,后因销量极好,加印到200万册,该书迄今已被翻译成近40种文字,销售量达2000万册。第二部作品《傅科摆》创作则耗时8年完成。


翁贝托·埃科 | 重要学术性作品


开放的作品 (1962年被公认为是他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

缺席的结构 (1968年)

论一般符号学 (1975年)

神话中的读者 (1979年)

玫瑰的名字 (1980年出版,1981年获斯特雷加奖)

关于镜子 (1985年)

傅科摆 (1988年出版,1989年获邦卡雷拉奖)

阐释的极限 (1990年)

1963年出版《 小记事 》之后过了30年才于1992年出版了《 小记事第二集

昨日之岛 (1994年)

悠游小说林 (1994年)

来自帝国的边沿 (各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结集,1997年出版)

康德和鸭嘴兽 (1997年)

伦理作品五篇 (1997年)

谎言和讥讽 (2000年)


《带着鲑鱼去旅行》



试刊号 》是作者生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迄今为止最薄的一本小说。它一改过去 “大笔墨描写秘传、谜题或者文字游戏” 的手法,脱离中世纪厚重历史与符号学的冒险,仅用短短200页篇幅,生动构建了一场阴谋重重的办报实验,对现代新闻业进行了犀利而深刻的批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