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想让孩子去看看。
每年暑假,
越来越多家长都给孩子报
「海外夏令营
」。
世界知名学府
剑桥、牛津、哈佛、耶鲁
自然成了各路夏令营的“朝圣之地”。
常住居民仅
10万
左右的剑桥今年接待了约
550万游客
!
来剑桥旅游的人数今年
增长了25%
,其中
大多数是中国人。
一大早,剑桥中心地带就开始变得人人人人人
人人
山人人
人人人人
人海,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从上面下来的大多是中国学生。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你以为是这样的
↓
但现实中暑假的康河其实是这样的:↓
不同机构组织的线路惊人相似,
中国游客扎堆
游人围着剑桥著名的景点圣体钟(Corpus Clock)拍照
这座小城中散布着牛津大学30多个学院,俯拾皆是名胜古迹,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圣地。
牛津卡尔法克斯塔(Carfax Tower)外的游客:
在牛津大学著名的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拍照的游客:
《哈佛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描述中国人对哈佛的崇拜:
对中国人来说,哈佛就像高等教育的麦加圣地一样:世界上最伟大的大学,值得不远万里前去朝拜。
涌入哈佛园的中国朝圣者,不仅有踌躇满志的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还包括普通游人,他们来到这只为了“和世界上最牛的学生呼吸同样的空气”。
这片神圣土地的每一寸都要带着敬畏走过,每一座建筑必须拍照留念。
中国中学生在围着约翰·哈佛的雕像拍照
然而来“朝圣”的人太多了,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当地居民怨声载道。
一个剑桥市民说,游人已经泛滥成灾了。我家附近有一个青旅,以前人们是早上9点才给游客开门。现在他们都给游客钥匙了,我有时候会被凌晨4点才回青旅的游客吵醒。
牛津的居民抱怨说他们正生活在“景区地狱”中,这座英格兰传奇的大学古城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曾经只听得见静谧的自行车铃声,如今却“混乱嘈杂不堪”。
所以,每一个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中国孩子得注意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新一代的同时,别忘了维护好中国人的形象:
礼貌沟通、不乱扔垃圾、拍摄别人前先问一问、人再多也要排队。
我们为什么爱逛名校?
有家长说,参观名校,
一是让孩子接受文化的熏陶,二是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也可以
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
一切或许源于我们的名校情结。在尊师重教氛围浓厚,对高等教育有强烈诉求的中国,名校情结很常见。
很多人认为,你要接受教育,而且要接受名校教育,最好是
牛津、哈佛,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
才能改变命运。
名校好进吗?
8月2日《纽约时报》报道,哈佛大学因为在招生时歧视亚裔遭到起诉,
称
一个亚裔学生必须要比一个白人学生的SAT成绩高出140分
,才能获得同等待遇。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的高级研究员伊利亚·夏皮罗说,在美国越是顶尖的学校,不同族裔学生间的入学成绩差距就越大。
也就是说,越是好学校,亚裔学生所需要支付的
“亚裔税”
就越高。
的确,英语世界高校在世界排名中虽仍占优势,中国高校排名也稳步提升。但在刚刚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清华大学首次进入前50,北京大学进入世界百强。
转载:中国侨网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素材来源:中国日报,英国大家谈,世界华人观察,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