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小米发布了米家扫地机器人,售价 1699 元,这劲爆的价格让很多人跃跃欲试,也让家用机器人的关注度再次提升。
而提到家用机器人,我们不得不提到国际巨头 iRobot,也就是米家扫地机器人发布会上被拿来对比的 Roomba 880 背后的公司。当我们感叹各大科技厂商都在踏足扫地机器人领域时,殊不知,这家企业已经在此领域混迹二十多载了,并且一直引领者整个扫地机器人的前进。
|
从军事机器人到家用机器人
1990年,iRobot诞生于美国。
最开始,iRobot设计开发的主要是太空探测、搜救、扫雷等军用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运用广泛:可以扫雷,也可以侦测敌军,还能用GPS将信号传回美军战地指挥所。
从波湾沙漠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军运用了大量的iRobot机器人。有了 iRobot 机器人的参与,美军以很少的人员伤亡得到很大的军事胜利,由数以千计的 iRobot 机器人代替了原本的危险任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9·11事件中,深入世贸中心底下协助搜索生还者的四具机器人 PackBot 和协助美国大兵在阿富汗山区“猎杀本拉登”的机器人,都是 iRobot 的产品。
因此,在其成立的头十几年中,iRobot为美国的军事贡献了杰出的力量。
不过,从 2002 年开始,这家协助美国军事所向披靡的机器人公司开始调整了方向。2002年9月,iRobot 推出了第一款家用清洁机器人 iRobot Roomba ,正式进军家用机器人市场。随后,iRobot 推出的家用机器人玲琅满目,从吸尘器机器人到洗地机器人,从泳池清扫机器人到排水槽机器人,它一网打尽。但发展得最为风生水起的机器人产品,还属 Roomba 和 Braava 系列扫地机器人,其以亲民的价格、实用的功能赢得了巨大的市场,改变了人们轻扫地板的方式,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
至今,超过1500万的 iRobot 家用机器人已经销往全球各地65个国家,在各个家庭的各个区域里高效地执行清洁任务。它引领着全球家用机器人市场,让家用机器人的概念深入人心,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
背后站着强大的创业团队
iRobot 官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iRobot 所研制的机器人,拒绝华而不实,亦不哗众取宠。太空探测、战场侦查、灾难救援、海底潜行、远程协助、地面清洁等,每一个机器人诞生的标准只有一个:专业而又实用。因其高度专业性,波音公司,Intouch 医疗公司、思科、英特尔纷纷和 iRobot 合作,将机器人技术解决方案引入更多领域。25年来,iRobot 只做实用机器人,这一信念从未动摇,也将一直信奉前行。
事实证明,iRobot 是一家牛逼哄哄的机器人公司。但殊不知,其背后站着一支更牛逼的团队。
iRobot 脱胎于世界顶尖知名高校 MIT。当时,MIT教授 Rondy Brooks,主持了电脑科学暨人工智能实验室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简称CSAIL),并带着得意门生 Colin Angle 和 Helen Greiner,以 CSAIL 所提供的创业基金为基础,创办了机器人公司 iRobot。
当时,这3位科学家早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了。
Rondy Brooks 教授专研于机器人技术、电脑影像、AI等领域,其主持的 CSAIL 是全球最大的大学实验室,同时,他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之一。
Colin Angle 和他的团队曾经为美国宇航局设计了行为可控的“漫游者”机器人,为1997年火星探索旅居者机器人奠定了基础。Angle 和他的团队也因此荣获了美国宇航局颁发的团队成就奖,并且 Angle 的名字也被篆刻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上,在美国宇航局展出。iRobot 创立初期产品主要偏向军工方向,从 2002 年开始涉及消费机器人领域。同时,他将机器人的产业模式与关系延伸到商业用途,将许多可运用在商业用途的机器人引进大众消费市场。
Helen Greiner 则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她曾被哈佛甘乃迪学院、美国新闻、世界报导共同提名为美国最佳领导者之一,并更获得了自动驾驶车辆系统国际协会 (AUVSI) 颁发极具威信的先锋奖。在她的领导之下,iRobot 成功地将机器人产品打入军事及大众消费市场。
iRobot 在这 3 位杰出科学家兼企业家的带领下,从 MIT 实验室出发,一路所向披靡,从军事界到家用界,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机器人公司,让实用性机器人成为现实,深入寻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