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由于水平有限,加上部分申报产品信息并未公开,本报告不保证完全收录和准确,仅供大家参考,如有错漏欢迎留言补充!
截止2024年12月31日,中国药监局(NMPA)共批准了10款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
产品,
包括6款CAR-T细胞、1款溶瘤病毒、1款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和
2
款ASO
药物。
2024年,共有2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得上市批准;
分别是科济生物的BCMA CAR-T细胞治疗“赛恺泽”,以及传奇生物的BCMA CAR-T细胞“卡卫荻”;还有一款渤健的ASO药物“凯盛迪”。
此外,还有2款CAR-T细胞治疗于2024年向NMPA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了受理,分别是精准生物的普基仑赛注射液和艺妙神州的IM19。
2024年中,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共受理了134项
细胞与基因治疗项目(不包括干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申请(涉及102款产品);与2023年的148项基本持平。
这134个项目中,数量前三的药物类型为mRNA、CAR-T、AAV基因治疗,分别占比为19.4%、17.9%、16.4%。
CDE共受理了30项mRNA临床试验申请,以各类病毒性疫苗mRNA为主,主要靶向呼吸道合胞病毒、带状疱疹、HVP、EB、单纯疱疹病毒等。
除了以HVP和EB阳性导致的肿瘤相关适应症之外,抗肿瘤向的mRNA项目还包括mRNA(IL-12),但是做的公司不多,仅有艾博生物和嘉晨西海两家。
由于在新冠疫情中,mRNA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极大的点燃了国内对mRNA的热情,经过几年的时间推进,也确实是迎来了一批mRNA的临床推进。
2024年,CDE共受理了24项CAR-T细胞产品的临床试验申请,其中血液瘤CAR-T项目占据41.6%,实体瘤CAR-T项目为29.2%,肿瘤相关项目为8.3%,以及16.7%的自免CAR-T项目。
从靶点上分析,血液瘤CAR-T多以CD19为靶点,其次为BCMA;7个
实体瘤CAR-T项目则靶点选择各不相同,除去熟悉的GPC3、Claudin18.2和间皮素之外,还涌现更多的靶标选择,包括CD99、Trop2、CD276、GCC、EpCAM等。
相较于2023年,所申报临床的各类“花样”CAR-T项目,2024年的CAR-T项目更趋向传统。不过CAR细胞疗法还是有更多的创新,包括DNT、γδT等T细胞亚群的选择,以及CAR-NK细胞。
2024年,CDE共受理了22项AAV基因治疗项目的临床试验申请;这22项临床试验申请中,涉及14款不同的AAV基因治疗产品,其中13款为国产。
根据公开资料查询,在2024年申报的14款AAV产品当中,眼科产品和其他基因产品持平
;
眼科适应症还是
集中在黄斑变性;而非眼科AAV的给药方式有了改进,更多的选择进行局部给药,而非静脉注射,减少了全身暴露的毒性风险。
随着国际市场上AAV基因治疗的商业化推进,所展现出来的疾病治疗能力和销售能力,AAV基因治疗正在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国内近两年来,AAV基因治疗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他
溶瘤病毒的申报数量较2023年有所减少,
不过仍然是国内
CGT
较为热门的开发领域
。对于溶瘤病毒来说,2024年还是比较平淡的,
研发持续缓慢
,毒性和有效性总是难以兼备,至今还没有即将上市的消息。
NK细胞在2024年有10项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包括了工程NK细胞、碱基编辑NK细胞和NK细胞偶联抗体等等。总体来说,NK细胞的研发虽然小众,但还算欣欣向荣。
TCR-T也是过继性T细胞治疗中一类热门的开发领域,今年美国FDA批准了全球首个TCR-T细胞上市。但是国内的TCR-T领域还是比较平淡,几个申报公司也是老熟人,包括香雪制药、星汉德、广州来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