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滩教育
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提供择校、能力培养、海外升学等专业国际教育资讯。助中国家长实现教育突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强国  ·  你的“好奇心”,我们来守护 ·  昨天  
中国经营报  ·  注意了!2025年,8省份不再分文理科! ·  2 天前  
新浪教育  ·  DeepSeek搅动寒假作业,基础教育与AI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教育

复旦附中名师独立开发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课上线!

外滩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6-16 07:00

正文



这几年,外滩君采访国内外写作名师时, 问及中国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他们都给出同一个答案: 中国学生写不好文章。


原因是学生在文章中, 往往写出的都是“套话”、“空话”。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中,无法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似大段的语句,实则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 主要是因为在国内的语文学习中,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而这项能力恰恰能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述观点,并用有逻辑的语言去论证。


写作是中国学生绕不过的槛。


对于走留学路的学生来说, 西方博雅教育体系要求,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必须选修写作这门核心课程。同时,在大学申请过程中,在学生递交的文书材料中,也格外考察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对于走体制内高考路线的学生来说, “得作文者得语文” ,在满分150分的考卷中,作为分数为70分,比重接近50%。而作文的题材恰恰是学生不擅长的说理写作。从近两年的高考考题中可以发现,各省考卷都加大了对思辨能力的考察。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名师王召强, 是国内首位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程开发者。受到哈佛大学迈克·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启发,他将批判性思维和议论文写作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说理”的能力。


外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内在给予学生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完整的人。


他说, 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核心能力,正如游泳、骑车一样,受用终身。


此次,外滩教育联合王召强老师, 特别开发针对初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课。同时将主题阅读能力和议论文写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




这是一门专门 面向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课 ,是国内迄今第一部由中学老师独立开发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课。课程开发者——王召强老师受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的启发,根据我国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积五六年之力研发而成。


课程旨在 培养中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公民素养,并将之与主题阅读能力和议论文写作相结合 精心打造成一门 跨学科的大语文综合学习课程。


这门课所使用的是 案例教学法 ,通过研讨基于四种议论文文体的十大问题,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将所学原理运用于其他身边的事物,包括热点新闻,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这就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去重估普世价值。当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时,将会跳出原本的思维能级,重塑一种全新的人生观甚至价值观。


课程目标同时指向议 论文写作与批判性思维 两个角度,提供核心、实用的知识体系。课程共十讲,运用十个案例讲授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写出高分作文,共37课时。




王召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6年高三语文教学经验;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独立开发批判性思维写作课程;

  • 多本教育类畅销书作者,出版《唤醒理性的不安》《高中写作创意》《主题写作十二课》《古文对话百八篇》等书籍。



  • 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 有大量高考作文例文和解题思路令你快速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

  • 全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你会学会一套系统的批判性写作体系,接受正确的方法引导。

  • 希望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家长。 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公民素养。



  • 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写作和生活中。

  • 熟悉议论文写作的模式,克服偏题离题,更有把握拿高分。

  • 大幅度提升主题阅读的能力,学习如何分析文本解读文本。

  • 全面提升公民素养,升华价值观,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方式。


▲点击查看试听课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大纲

课程介绍

第一节 课程简介


第一讲 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

第一节 议论文的四种类型

第二节 选择明确的立场

第三节 界定核心概念的原则

第四节 简要论证的基本规则


第二讲 价值重估:容忍与自由

第一节 道德困境的四种范式

第二节 自由和容忍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辨析最高的社会价值

第四节 批判性思维与价值重估


第三讲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第一节 议论文三要素重构

第二节 议题示例:写作分析

第三节 议题示例:学理分析


第四讲 独立平等与平庸之恶

第一节 针对观点的理解和评估

第二节 针对推理的理解和评估

第三节 针对理由的理解和评估

第四节 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讲 电影分级与艺术自由

第一节 文体:模拟身份的表里

第二节 因果论证:追根溯源

第三节 学理分析:言论自由的界限

第四节 合理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第六讲 阶层固化与分配正义

第一节 实质性原因的归因分析

第二节 拟定可操作建议的策略

第三节 聚焦伟大事物的魅力


第七讲 同性婚姻与性向歧视

第一节 撰写提案的文体规范

第二节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七个维度

第四节 政治正确和为民主辩护


第八讲 激情:我为什么活着

第一节 树立人道主义道德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