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DeepSeek给孩子规划的教育路径,完胜9 ...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要想孩子眼睛好,这几件事情要少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错!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12-18 14:00

正文


很多用户看完昨天推送的文章 当妈的第6年,我仿佛遇到了渣男》 (点击可回顾) ,都在后台纷纷言语“讨伐”了自己的孩子:


其实做作业这件事,对于意志力不太坚定的孩子们来说,知识点的重复训练的确是对他们的挑战。

具体的表现?简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拼音能拼出花儿来,就是拼不出对的读音;

  • 背乘法口诀,边背边哭,死活就记不住 三五十五

  • 平时还好, 到写作业, 立马像得了多动症;

  • 东摸一下,西摸一下,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 磨磨蹭蹭一晚上,写不完几道题。


本来耐着性子陪伴的父母到最后也难免愤怒起来,一场家庭战争在所难免。 总之一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我们父母通常把孩子的这些表现定性为故意磨蹭,不肯专心,或者是没记性。 总之,好像是孩子的态度有问题。


但自控、专注、高效、坚持,这些都是需要意志力的,孩子做不到这些,其实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


说白了,这并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孩子很可能并不是不想坐在那儿认认真真写完作业,而是他本身真的做不到,所以意志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该如何磨砺孩子们的意志力?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作者叫罗伊·鲍迈斯特,他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发表超过450篇科学文献,是世界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在这本书里,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意志力的本质,告诉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意志力。


为什么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你肯定听过这样的教育理论,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特别强调要鼓励孩子、赞美孩子,让孩子多积累成功的感觉,这样他的自尊心水平就会比较高,以后就更容易成功。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是高自尊带来了成功吗?


美国心理协会的调查结果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 因为事实正好相反,十年级的成绩可以预测十二年级的自尊,但是十年级的自尊不能预测十二年级的成绩


因此,更有可能的是: 成绩好带来了良好的自尊水平 还有一些证据表明,学生的自尊提高了,但整体成绩却下降了。

对比一下,反而是不怎么倡导鼓励教育的亚裔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更成功。


从数据上看,亚裔美国人只占美国人口的4%,但是像斯坦福、哥伦比亚这样的顶级大学里,有将近1/ 4的学生是亚裔美国人。


而且,亚裔学生毕业之后,工资也比平均水平高出25%。 如果按照鼓励教育的理念,美国孩子比亚裔孩子的自尊水平明显要高一截,他们的成就也应该高于亚裔孩子。 但事实正好相反。 这就说明,高自尊跟成就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联系。

那么,亚裔孩子赢在哪里呢?本书的作者鲍迈斯特教授认为,是因为 这些家庭普遍保留了亚洲文化里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的传统,所以亚裔孩子的意志力水平比较高,这就是他们能够胜出的原因。

意志力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答案是,没错。

(这本书在有养App里能找到。戳文末阅读原文可收听~)


⬆️长按扫码,可以收听


很多人批评蔡美儿的教育方式,一定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但是也有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强调自尊,认为只要培养了孩子的自尊水平,他就能发挥出更大的潜能,这种理论是存在问题的。


蔡美儿的具体做法怎么样另当别论,但我们做父母的的确应该意识到,只是一味地鼓励和赞美孩子,却不关注意志力的培养,长远来说对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也许你会说,我对孩子没有太高的期待,让他做个普通人就行,不需要成为学霸。 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关注孩子的意志力了呢? 可即便不为了学习好、在职场上取得什么成就,好好生活本身也是需要意志力的,是不是这样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