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很多人在回顾这一年做了什么。之于媒体、平台而言,“在撕裂中前行”的比喻似乎并不过分。如今,摆在媒体面前的除了最根本的内容为王之外,内容与用户的经营也正在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各媒体、平台究竟该如何通过内容获得用户,又该如何提升用户留存,甚至将用户转变为自己的粉丝呢?
2016年12月28日下午两点整
新浪新闻主办的
“创想日沙龙”第七期在光华路soho举行
本期主题为
“从获得用户到留住用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五位重量级嘉宾分别来自二更视频、国资委新闻中心新媒体处、故宫博物院“微故宫”、中央电视台新媒体新闻部以及新浪图片频道。
我们怎么通过小的故事,微小的视频记录我们这个时代?二更视频为什么能够受到欢迎?其重要的核心是发现故事、发现有魅力的故事,发现那些带有梦想的情怀故事。
内容“格”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移动时代,内容已经有新格式诞生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制作下滑了、内容不行了,而是时代在变化,新媒体来到风口期,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趋势。
说到短视频生态,这个领域里充斥着标题党、猎奇、恶搞、网红、爆款、IP、流量变现、视频电商、粉丝经济、融资等。
大家经常看到一些以非常作践自己的方法博眼球的现象,在开放的时代,这些内容是多元生态的表现,但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二更的选择是做三观最正的短视频平台。
关注身边的草根式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从微小的一个人物切入,每一个人物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这样不同的侧面可以拼接成更广视觉观察世界的方式,从而表述这个时代的梦想。
在互联网竞争中,很多小工作室拍出的片子、剪辑的手段等非常好,为什么没有做成很大的影响力?其原因在于产能。
二更目前每个月可以产出近百条短视频,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怎样做未来格局的竞争?真正有价值内容的生产才可能是正确的方向。就商业变现而言,做内容是烧钱的行为,如果做完了只剩下情怀,并没有真正的内容盈利能力,那么,这样的平台或许会死得很快。
媒体平台发展,细化受众已经成为关键。而粉丝通过我们的平台想要什么东西呢?无非是好玩或好用的东西。在初步分析粉丝兴趣和粉丝构成之后,新媒体的运营策略可以归纳为两部分:其一内容创新上,要可以实现一边学习一边玩,要能聚人气、鼓士气、接地气,要有模有样,有声有色,有来有往,有软有硬,有上有下,有轻有重;其二尝试矩阵服务,集思广益、集群发展,集体发声
国资委新闻中心新媒体处副处长 金冬伟
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央企做了很多工作,开了很多平台,为什么其效果依然不好?其实,构建关系和情感认同才是当下传播的关键所在。我们一直强调讲故事,让用户倾听我们的声音,聆听我们的故事,但是实际上,我们一直有一个较大的空缺,就是如何让用户认同我们的价值,如何去产生情感的关联,这也是接下来需要不断思索、完善的。
新媒体平台“微故宫”,可以看作是杠杆,一边是故宫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边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而“微故宫”要做的是更好地让杠杆两边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运营新媒体,我们要懂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短板在哪里?这几年我们发现大家对初雪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此,新媒体平台会要求摄影师和团队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反映这一事情,从最开始的拍摄再到图片的制作、发布,内容的快速编辑等,要切入人们内心的点上,这样的传播才是成功的。
同时,被粉丝等受众认同的优势就要把其不断放大。以故宫为例,有关故宫的美图是我们的优势项目,通过这些图片可以让粉丝感受到故宫的温度,在任何一个角度,大家到故宫参观,“这张图片我见过”,“这个角度我知道”,这种感觉会给粉丝提供不一样的感觉,包括美图的制作上,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会给粉丝诚意之感。
实践中我们的一个理念是去小编化。因为故宫博物院不是一个小编,或者不是一个个人来做的公众号。如果过于个人化,受众会把焦点聚焦在个人身上,而淡化了平台的效果。
“微故宫”负责人 郭珽
对于如何留住粉丝的问题,“微故宫”平台要求每一个转发、评论编辑都要看,无论这个数字是几千还是几万。大家可能觉得这种方式很无聊,但这却能带给平台粉丝红利,通过每一条转发和评论,可以看到粉丝想要什么,他们关注的点是什么。因此,大数据分析是每位新媒体平台运营者都应该做的。
新媒体平台需要先培养粉丝的兴趣,然后,再慢慢一点一点的渗透,实现循序渐进的过程。服务与迎合是不冲突的,雅俗共享和社会进步从来都不是相悖的,要有传播的个性,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自己的态度,这样的迎合才是新媒体运营的精髓所在。
侯振海
中央电视台新媒体新闻部副制片人
央视新闻公众号负责人
运营新媒体要清楚其目的是什么?即获得用户、留住用户、转化价值。究竟该怎么实现盈利,怎么转化成让新媒体平台自己活下去的方式,这是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今年作为直播元年,央视新闻也开始做直播,但和普通的秀场、游戏直播、网红直播不同。在我们看来,从细分市场来说,对严肃新闻的直播是有需求的,而直播团队就是央视新闻中心所有的记者。
涉及到做社交媒体,内容和媒体情商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做情商低的诉求,要以专业的职业方式,做专业内容的新闻报道,以客观和冷静的方式为受众报道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媒体新闻部副制片人、央视新闻公众号负责人
侯振海
微信有一些栏目号,早报、夜读,也都应运而生,利用央视新闻多次推送的优势,可以通过小的客户端和平台运营、产品化的思维实现媒体价值的转化。央视新闻做新媒体,3年来最大的成就是在工作方式转变上取得了进展,会根据新媒体的特点,设定新媒体演播室,把央视公共频道播出的视频、长视频进行转化,网络收视效果很好。而微博运营的技巧,则离不开话题性、新闻性、贴近性、好贴片、微博语言等。
作为媒体而言,让看不见的内容看得见,可以理解为媒体的价值,其第一层含义是有很多被遮盖的事实,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看不到,作为媒体应尽一切办法把可以公开的信息想办法公开出来,让更多都知道;第二层含义是日常生活中身边有很多信息,在受众周围一直发生,但是他们可能视而不见。
深度的信息能够让用户更多地思考其生存的社会环境,通过信息不断的分辨,能够形成更加立体的或准确的参照、坐标,周围发生了某一件事,这件事怎么去理解,很多人比较片面、极端,但如果知道了更多类似的事件,别人的一些评论和更多信息披露之后,能够更理性去解读这些事情,这在某种意义上就促进了整体民智的建设。
新浪图片运营总监 翟红刚
此前,只要有流量,广告客户就来了,现在可投放广告的渠道很多,广告客户也更加重视用户的作用。以前的用户是看不见的,或者大家没有认真去想我的用户在哪儿,现在可能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让我的用户能看得见,从平台方来说,用户在什么地方,他们有什么特征、什么喜好,这其实是业界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流量时代,而是用户的时代。所以,现在运营的不再是流量而是用户。
现在的一个新说法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刚刚开始,和传统的BAT相比,新的TMD公司(T:今日头条,M:美团,D:滴滴)和传统门户及BAT不一样,他们更注重用户价值,更注重用户个性和特点把握,他们现在单个用户商业价值是远远高于传统互联网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2016年就要结束了
2017年的大门就在前面
内容运营的未来怎么做
也许就像狄更斯描述的那样
等未来到来
由你亲自尝试
也正如交流中王薇说到的那样,“回顾并总结以往,我们似乎越来越意识到要坚守自己,因为很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随波逐流,而更重要的是坚守住了自己。”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收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