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交互
分享交互经验,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帮助您打造优秀产品。细节设计成就卓越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优秀网页设计  ·  节后开工别慌!DeepSeek R1 ... ·  昨天  
字体设计  ·  20 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标志 ·  2 天前  
老千和他的朋友们  ·  选区电子衍射(SAD)技术解读及其花样标定 ·  昨天  
老千和他的朋友们  ·  选区电子衍射(SAD)技术解读及其花样标定 ·  昨天  
VogueBusiness  ·  VOGUE Runway 热度榜:盘点 ... ·  2 天前  
VogueBusiness  ·  VOGUE Runway 热度榜:盘点 ...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大年初五接财神!愿大家财源滚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交互

全面了解iOS 11

微交互  · 公众号  · 设计  · 2017-06-20 07:51

正文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https://medium.com/uxabc/ios11-design-diff-7cbf8f38369f

UI得以迅速发展,苹果公司功不可没,他开启了移动化浪潮,拥有了世界各地超过十亿的设备,有潜力使任何想法或设计成为主流。这一次,苹果对之前对设计风格做了较大变动。


今天分析的两个版本分别是 iOS 10.3,以及 iOS 11 beta 1,而由于后者尚未正式推出,因此某些设计有问题的地方,Apple 可能会在后续版本变动或修正,不过整体来说应该不会有大改变了。

iOS 10(左)和11(右)中的App Store图标


一、功能与操作体验

1.1 大幅简化的主画面结构

从 iOS 7 到 iOS 10 以来,随着功能的增加,锁定画面、主画面、通知中心这三者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其中的操作逻辑和视觉线索就产生了明显的矛盾,例如下面这是 iOS 10 的主画面结构:

以上的画面有些非常相似,但出现的时机和细部功能又不太相同,而这点在 iOS 11 获得了明显改善,可以看到操作逻辑的结构变得简单多了:

这设计一定是有变得更好、更合理,但我不确定这样大幅改变对于使用者的习惯来说是不是好事。


1.2 解锁画面


解锁的数字键 base 变成实心,除了配合新的设计语言外(后面会详细观察),推测是避免框线和细字的搭配会干扰阅读。


1.3 主画面

App 名称的字变粗,改进阅读体验。


Dock 的 App 名称不见,逻辑应该是:「会放 Dock 代表使用者自己很清楚那是什么」;且经过研究,我们记住 UI 的方式,是透过位置,而不是文字内容。


1.4 控制中心


多页变成单页,可自订功能及排列


可使用 3D Touch 来展开详细设定的按钮更多了,使用统一的矩形视觉元素来变化出不同的设定,这是我满喜欢的部份,如下面这些:



1.5 横向 Tab bar 让出更多空间


横向的 Tab bar 排列方式有改变(上新下旧),争取更多垂直空间。这个设计在 iOS 10 的 iPad 版本「音乐」App 就有了,只是应用到了 iPhone 上。


1.6 用字重来改善可读性


把过去字太细、太小的地方集体改进,上图以 Voice Memo 为例。


1.7 键盘设计改变

数字键盘


方便单手打字的键盘


  • 数字键的按钮和文字键盘样式统一

  • 新增单手打字模式


二、设计风格的转变

2.1 突如其来的层次感

App Store 对比(左 iSO10,右 iOS11)


层次(Hierarchy)是 UI 很重要的元素,让重要的、不重要的东西区隔开来,引导使用者的阅读动线。区分层次的手法有很多,如大小、粗细、颜色、间隔、形状、排列方式⋯⋯等等。


过去 iOS 较常使用分隔线和文字大小来做层次;而自从新版 Apple Music App 推出后,开始频繁使用新手法,如大面积阴影、字重等,如上图的 App Store 新设计。


顺带一提,我不喜欢称这类手法叫「Card UI」,我觉得那就如同把一堆明显不同的设计语言全都冠上 Flat Design 一样,是跟风且不精确的形容(唯一好处就是对外行解释比较方便),矩形+阴影到哪里都能见到,过去苹果在 Passbook 和提醒事项 App 就有这类设计了。


2.2 细节风格更新

App 介绍页


计算器的新设计,我也是醉了


  • 边角更圆润

  • 空心变实心(色块感变重)


空心变实心的特点刚刚在解锁画面有出现过,而上图的计算机让我想到初代 iPhone OS 向经典致敬(?)的设计。

2.3 全新的 Navigation Bar

去年(2016)在新版 Apple Music 让大家耳目一新的大字 Nav Bar,苹果在这次 iOS 11 也大量使用在各个 App 里(见下图);另外也终于开放 API 让大家使用了,以后设计师们可以放心做这类大标题,不必担心造成开发者的麻烦:

就跟以前 iOS 7 大量使用高斯模糊,结果过整整一年才开放 Blur API 一样,苹果真的很小气。


2.4 icon

iOS10 2px线框图标

iOS11 2.0面形图标


2.5 System Icons

  • Status Bar 讯号强度从 ••••• 改回阶梯式。

  • 电量 icon 的线面比例变得更均衡一些。

  • Tab bar icons 从空心/实心两态变成全实心粗线条设计,是配合整体设计调性,但对色盲有点小不利。

  • 想一想:为什么「Games」是用火箭,而不是用游戏手把来做 icon?

2.6 Siri

  • 从左右分列的对话式变成全靠左设计,意图不明⋯⋯

  • Siri icon 重新设计,我觉得挺有「细胞、生命体、灵魂」的概念,个人认为是非常优秀的设计。

顺便看一下 Siri 的变脸史,Alan Dye 真是个善变的男人:

你就这样一直改一直改一直改


三、产品设计策略

从 Apple 把哪些部分变明显、哪些部分隐藏,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是最赚钱、最有发展力的。


3.1 App Store


主页改成「Today」,与消费者的对话变得更重质一点,因为现在使用者心里的声音已经不是早期的「有没有得下载?」,而是「我为什么要下载?」了。

至于以前的「整个 App Store」,现在变成只有一个 tab 的份量,在导航系统里整整下降一级。


以下是 App Store 的新旧设计细节比较:


3.2 排行榜


3.3 分类


3.4 文件管理


另一个产品策略改变是,iOS 终于有可见的文件管理了(其实严格来说还称不上)


四、其他设计比较

接下来的这些画面,就几乎就是以上分析的组合应用,玩一下大家来找碴,顺便欣赏苹果对细节的用心吧!


4.1 照片


4.2 日历


这个画面左上角的「Jun 2017」变成「2017」,原本以为是 feature,因为把 nav button 当成 nav title 用不太合理;但经网友指出,这样一来会变成没有显示当前月份,易造成混淆。我觉得挺有道理的,苹果应该不会为了改善一个缺点而制造更多缺陷,因此想一想是 bug 的可能性较大。


4.3 电话


4.4 音乐

主页几乎没变


到底有谁会用那两颗按钮?


播放器本身几乎没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