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2 天前  
澎湃新闻  ·  冲上热搜!苹果凌晨发布,最便宜的一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你的名字》票房火爆,中国为什么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5 18:38

正文


导读

动漫电影《你的名字》在12月2日凌晨登陆国内院线,这部在国内外火到“仿佛不看就落伍”的电影瞬间掀起了观影狂潮。上映不到一天票房已经破亿,票房口碑双丰收。


据官方最新消息,《你的名字》一经上映便连破两项纪录: 创2016年度2D动画电影零点场票房纪录;夺得年度2D电影预售冠军之位。 成为新的现象级电影。



实际上,很多观众还是渴求看到带着自己文化标签的作品,关键是作品好不好,内容还是占核心地位。在电影产业年底即将打响收官战之际,反观一下中国国产电影在2016年的发展状况。



《盗墓笔记》作为2016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交出9.8亿元成绩,2015年同档期的《捉妖记》则是以20亿元“封王”,同类型的《寻龙诀》16亿元;《大鱼海棠》5.5亿元,2015年《大圣归来》则为9.5亿元。整体来说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低于预期,增速放缓,相比2015年,2016年缺少了现象级国产影片拉动市场大盘,业内也有“唱衰”的声音。



尽管如此今年国产电影也不乏有“黑马”出现。如《七月与安生》以精准细腻的表现力,在青春片领域作出突破;作为黑色幽默犯罪电影,《火锅英雄》《追凶者也》在圆熟的类型结构中玩出个性;迪士尼出品、陆川导演的《我们诞生在中国》进一步推动了优质纪录片上院线;《湄公河行动》树立了主旋律商业电影的新标杆;《我不是潘金莲》《驴得水》老练辛辣,书写了现实讽喻电影的新篇章……我们看到了思想的沉淀,凝结出了更扎实、更丰富、更成熟的结晶。


11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转换,向世界传达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与神韵。这对当下中国电影来说尤为迫切。中国电影需要讲中国故事、中国文化。



中国电影遇到瓶颈还是迎来了“拐点”?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已是事实,真的遇到瓶颈了?原因众说纷纭:


“票补”减少


“票补”是“互联网+电影”的产物。在线票务平台兴起后,为吸引用户下载APP,低价策略成为主要竞争手段,这是“票补”出现的一个动因。随着各平台的竞争格局已定,“票补”减少,在线票务平台为“票补”砸钱似乎已无必要。



票补减少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观众开始理性的选择影片观看。“价格变得贵,当然要求就更高。我花50元买电影票去看电影,是不允许你糊弄我的。”资深电影产业观察者陈昌业说。


IP泛滥成灾


近些年,由于原创故事的缺乏,越来越多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2016年,IP内容更是成为追捧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2014年到2015年,有30部根据IP改编的电影登上大银幕,票房超过130亿元。大型影视剧、综艺、游戏甚至音乐产业纷纷哄抢IP,然而一众IP电影在2016年却遭遇滑铁卢,让从业者重新思考原创在内容开发中的地位和分量。


网生代崛起


网生代崛起导致的观众分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2016上海网络视听季数据统计:2016年1月至8月的网络视频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5%以上,广告收入比去年增长100亿元左右;截至2016年6月,网络视听用户规模逾5亿;2017年,网络视频付费产业营业额预计或超200亿元……



2016年,是网生代内容爆发式发展的一年微电影、众筹电影、弹幕电影、粉丝经济、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概念不断涌现。


电影教育:优质人才稀缺


阿里影业CEO张强表示:“中国电影的最大痛点是缺人才。”电影产业优质人才的稀缺,直接导致了天价片酬的产生。电影产业过分依赖某一环节是不可取的,有的演员的片酬甚至达到了电影制作成本的一半,这就导致电影制作的其他方面粗制滥造,影响整体的质量。


人们很清楚电影出了问题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班底在体系中配合的问题。”电影生产不能依赖某种“中心制”,形成成熟的创作生产体系才是创作黄金十年里的重头戏。



在2016年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电影人要冷静判断,不能一门心思只想得到资本的青睐, 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曾指出“电影产业增长不应以单一指标衡量”,票房减少真的就迎来“寒冬”了?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否认了2016年电影业迎来“寒冬”一说,认为这是行业从峰值进入波浪式起伏的过程。当观众对烂片绕路而行时,忽略电影内容本身而只谈商业模式的道路,已经走不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