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一个能陪你科学认识自己的公号。人生很长,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别再逃避不确定性了,没用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10-23 20:5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朋友打来电话,他已经失眠三天。失眠并非因为什么不好的事情,反而听起来挺好的 —— 他收到了一份高薪 offer。


然而,这份 offer 需要他前往陌生城市,进入陌生的工作领域。我安慰他,这大环境,能拿到这份工作,很不错了。


他说,照理说是的,但一想到那是个他一无所知的城市、是一份还不知道能不能胜任的工作,他就觉得未来一切都悬而未决,感到惊慌和恐惧。


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不为拿到 offer 而开心,明明为了这个面试,他一直在做准备。


反而,我是能理解的。当一件事情悬而未决时,随之而来的焦虑感可以淹没任何别的情绪。你可以在生活的一些小事中就感知到这一点。


比如朋友约这周末见,但到了周五依然没有定好时间、地点,这就足够让一些人感到焦虑了;又比如有某件事情需要确认,对方回复了一个「稍等」后就迟迟没有音讯,许多人在此期间就会开始抓耳挠腮了。


无论事情缓急轻重、远近大小,如果它无法被预测,就会一直磨损我们的内心。


而假如我们把视野看往更宏观处,在当下,很多年轻人都认为自己置身于前所未有的、时代性的不确定之中,难以回答五年后自己会怎样、这个世界会怎样。这个世界变太快了。


我们也许每天照常生活,但生活里总有一些不小心把思绪延伸至更远处未来的瞬间,而未来常向笼罩在一片乌云里,这乌云里还有雷电,让人刺痛。


我深知朋友的困境既来自生活的小场景 —— 一个新的offer,代表着一个新的未落地的事情;也来自他对自己生活更长远的考量 —— 无法判断做了这个选择,自己的未来会变成怎样。


我想起我和他在高中时,进行英语听力测试前,总会听到的那句话: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如今我们都对此有了更深刻的感知,生活就像海洋,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里,好像都好黑啊。


每一代年轻人

都在努力对抗不确定


许多研究和调查都可以论证,相当一部分的生活内容,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且,并不是我们这代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事实上,每一代人,都感到自己生活在漆黑的海洋里。至少在现代社会中,这是我们长久而共同的处境。


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 Holmes 和 Rahe 就制作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将生活事件分为许多带来不确定感的情景,一共有40项[1]



这份量表中列出的情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至亲离世」、「离婚」、「性需求不一致」、「和上司的矛盾」、「睡眠习惯的改变」等等....它如此具体地呈现了,我们是如何被细节性地浸泡在不确定性中。


而关于前途命运的不确定感,更是每一代年轻人都逃不过的议题。


70年代,另一位心理学家 Rollo May 在研究中提到,在冷战背景下,不稳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让许多个体对职业和个人生活的未来规划缺乏安全感。


他指出,1970年代有约40%-50%的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深深的焦虑,对个人职业发展充满困惑。


在 Rollo May 于1975年出版的著作《存在的勇气》中,他提到,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自身的意义和前途,有总体的不确定感[2]


《存在的勇气》


4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社会获得了许多长足的进步。吊诡的是,这些进步,显然又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很多传统的工作岗位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Gallup Global Workforce Survey (2019) 的数据表明,超过60%的员工对未来的工作安全性表示担忧[3]。美国心理学协会(APA)在2021年的调查则指出,由于生活中的不可控性,70%的受访者表示经历了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4]


而根据《2022年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除了普遍存在的职业和未来焦虑外,30%的中国年轻人会为自己的健康前景感到担忧,人际关系、全球气候、国际形势,也都让人对未来感到模糊[5]



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曾提出「流动的现代性」,他强调现代社会的特征就是是无固定形态的、流动的、液态的。


一方面,各阶层、各种背景的人们,都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社会的面貌和前景,变得更不可测。


所以,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也许是时候放弃对「确定性」的过分渴求和追寻了,它从来都是奢侈品。

经历过什么

会更容易在不确定性中迷失?


其实难以忍受不确定,是我们人类的天性。


相关研究显示,大脑中的杏仁核(负责处理恐惧和威胁的区域)在不确定条件下更活跃,这揭示了人类对确定性的敏感度。[6]而在心理学中,对不确定性厌恶(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简称IU)的探讨也表明了我们有着对确定性的心理需求。


不过,个体与个体之间对不确定性的耐受程度千差万别,心理学家也研发出了专门的《不确定性容忍度量表》(IUS)来测量不同人的耐受水平[7]



对不确定性的耐受程度,反过来看,其实就是对「掌控感」的渴求。


那些总是在渴望「掌控感」的人,很容易被看作是不松弛。


过度因为失去掌控感而感到焦虑,在生理上会损害人的健康,增加心脏病的几率、降低免疫力水平[8];在心理上容易导致惊恐和抑郁症;在生活中也会降低做事效率,会被不可测的未来,而搅和了当下。


其实不难想象,面对种种困境,那些太过渴望「掌控感」的人,比谁都更想要松弛。


很可惜,这种对掌控感的渴求往往在极大程度上型塑于过往的人生经历中。


首先,早年的创伤会加深人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和恐惧,童年时的创伤尤为如此[9]


如果在年少时遭受过失去至亲、群体霸凌等来自生活的劈头痛击,而又没有成长出处理这些意外的心理肌肉,「世事无常」来不及转化成一句千帆过尽的感慨,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梦魇。人很容易变得像受惊的野兽,对任何未知的境地都极度谨慎,对任何靠近自己的陌生感受,都渴望保持距离。



童年时被过度地赞美或贬低,也可能会孕育出对掌控感的过度渴求。


过度的称赞、太过顺利的成长历程,会让个体发展出自我膨胀感,认为世间万物本来就应该照着自己心愿来;而极端的贬低可能促使 ta 们成年过度追求好的结果,来进行自我确认,一旦体验到自己依然是无力的,就可能再度重返被贬低的低自尊处境里,并为此感到恐慌。


离开了童年,长大后的我们还会从新的观察或经历中,习得对掌控感的渴求[10]


比如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换了很多份工作、经历过好几次失败的恋爱,又或者长期处于经济的不稳定动荡中,这都会让人产生对「稳定」的渴求。


很多人大学刚毕业年轻时都对家长口中稳定、一眼看到头的人生不屑一顾,自己在外面闯荡了好些年以后,某些午夜梦回的时刻,或许都曾不争气地后悔过,如果当时按照妈妈说的那样去做就好了。这样的故事,大概我们都不陌生。



除此之外,对掌控感的渴求背后,可能还藏着孤独感。


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11]。而相对而言,缺乏支持的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可能会感到更孤独和焦虑。


这也不难理解,当我们发现世界上能依靠的人越少时,我们就越希望自己能够活得尽量安全、可预测,否则将无人托底。


2007 年一项基于 5053 名年龄在 18~75 岁之间成年人的研究表明,支持资源的数量或种类与健康结果相关[12]。可以想到,在那些缺乏支持资源并面临着健康困境的人中,大概有一那么部分,于掌控感缺失后引发的健康损害有关。


那么,我们到底还有没有机会,从对掌控感的过度痴迷中,逃出来呢?

如何习得

在悬而未决中保持平静?


如果正在焦虑中的你看到这里,请先深呼吸 ——


无论是行为层面还是认知层面,我们都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 行为


我们首先可以把那件悬而未决的事情进行拆分。


心理学家 Lazarus 和 Folkman 在1984年提出了「积极应对理论」[13]。在这套理论中,应对策略分为问题聚焦型和情感聚焦型。问题聚焦型应对旨在解决或改善问题,而情感聚焦型应对则侧重于管理情绪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把自己目前的处境拆分为「问题」和「情感」,然后用不同的对策、做不同的事情,去处理这两个东西。


把「问题」拆分为「我能控制的」和「我不能控制的」,专注去做自己能做好的部分。就像我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他无法控制自己去了新的工作环境后会发生什么,但他至少可以从现在开始了解他的工作细节和城市,做他可以做到的事情。


事实上,他把这些事情做完后,焦虑感就已经有所降低,因为增加对这份工作的了解,也让他心里更有底了。


而面对「情感」,也就是那些焦虑的、不安的情绪,则可以尝试一些情绪疗愈的方法,比如冥想、比如外出接触自然等方式解决。不把情感和问题搅拌在一起,才能更清晰地处理我们的困境。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让自己的日常变得更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规律的生活结构能增加个体的安全感和掌控感[14]这其实有点像,在茫茫不确定性中,主动创造一条可预测的轨道。


一个能比较简单做到的例子是,为自己的早上设置一套「流程标准」。比如,每一天固定好起床第一件事是刷牙,然后洗脸,然后泡一杯咖啡,再然后叠被子....以此类推。而它的重点在于,这套流程顺序,不能打乱,每天重复。


这样听起来枯燥,实际上却会让人在一天开始的头一到两个小时中,省去大量的决策成本,并且重复地体验确定感和掌控感,长期以往,有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状态。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 Huberman 就有一套自己的晨起 routine,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


图源:小红书账号 @人生使用说明书


当然,我们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社交,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正如前文提到,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缓解我们对掌控感的过分苛求。所以,请保持与家人、朋友或支持团体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担忧。


- 认知


认知也就是我们对自身处境的理解。


首先,面对那个无法判断的结果或未来,我们可以为其设定更灵活的判断标准。


许多人面对未知的前景时,似乎认定了是成王败寇、只有0和100,没有中间值。但现实生活更普遍的情况其实是,这件事没那么完美,但总有收获。


因此,我们应该给自己更多40分、60分、80分的想象和接受空间,就算结果却是未能如愿,但我们至少也会有那么几十分的收获。研究显示,灵活的目标设定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帮助应对变化[15]

另外,我们还可以去拓宽自己的经验领域。


人的一切恐惧来自未知,而我们的主观和未知的事实之间存在巨大空隙,这空隙足够让我们添油加醋、塞入许多莫须有的想象,让其变得可怕。因此,可以试试多去阅读、看相关作品,或跟生活经验更多的人交谈,获取一些「人生剧透」,去填补这空隙。


当然,其实对于认知层面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自我对话和认知重构。


在一切改变发生之前,你可以先问自己:


「这难道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吗?难道不是我主动拒绝了一眼看到结尾的人生吗?如果可以重来,我真的不会做同样的选择吗?」


这是我常问自己的问题。也许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在与自己对话过后也会发现,我们正在面对的、可怕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所带来的副作用。假如,为了避免这副作用,我们愿意选择另一种人生吗?


当我发现我的答案是不愿意时,我常会感受到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正在瓦解。事实上,这样的自我对话是一次主体性的建构和加固,它能帮助我们抵御袭来的不确定感。


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就可以尝试识别消极的自动思维,并用更积极或中立的想法替代它们,例如把「未来真是迷茫啊」转化成「让我看看人生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去」。



诚然,漆黑的海洋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但有可能,这种常态,本身不见得是一个坏事。正如豆瓣一篇关于《景观社会》的书评里写到的那样[16]


「那么生活是什么?在居伊·德波这里,生活是迷失和冒险,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迷宫,穿越城市、街道、市场、咖啡馆,用一种漫步者的修辞,书写自我的世界。」


随着海浪荡于海洋的腹中不必靠岸,我们才得以看清美丽的海底世界,以及飘动的每一朵云。


只是,要习得这种思维的转化能力并非容易的事,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独自应对,其实你也无需独自应对。


有人陪着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思维转变,或许是让消极思维「软着陆」的更好方式。因此,你可以尝试找我们的即时咨询师聊聊,让思维成长的路途中,不应该是孤单一人的。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和朋友的那通电话里,我并没有和他一一陈述文章里写到的这一切。我们一起重温了高中电脑室里,播放英语听力时,听到的这句话。


那时候我们真的都相信生活就像海洋,只要意志坚强就能到达彼岸。我们怀揣着这样的愿望和决心,纷纷投入海洋中。


而如今,我想我会更同意,生活这片海洋,不是用来到达彼岸的,我们就应该在这片海洋里随意扑腾,开心玩水。


想起那位正在焦虑中的朋友了吗?转发 给ta,邀请 ta 一起在漆黑的海洋中畅泳吧。



今日互动


上一个让你感到

悬而未决的时刻是什么?

你是如何度过那段时间的?


References:

[1]Rahe, Richard H. "Life-change measurement as a predictor of illness." (1968): 1124-1126.

[2]May, R. (1975). The Courage to Create. Norton.

[3]Gallup. Gallup Global Workforce Survey 2019. Gallup, 2019. Accessed 22 Oct. 2024, https://www.gallup.com.

[4]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tress in America 2021: January Stress Snapshot. APA, 2021. Accessed 22 Oct. 2024, https://www.apa.org.

[5](2023). 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 https://fddi.Fudan.Edu.Cn/79/c7/c18986a489927/page.Htm.

[6]Grupe, Dan W., and Jack B. Nitschke. "Uncertainty and anticipation in anxiety: an integrated neuro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4.7 (2013): 488-501.

[7]Buhr, Kristine, and Michael J. Dugas. "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0.8 (2002): 931-945.

[8]Bremner, J. D., et al. (2008). "Brain Imaging and the Effects of Stress on the Brain."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3(8), 1131-1138.

[9]Herman, J. L. (1992). Trauma and recovery: The aftermath of violence—from domestic abuse to political terror. Basic Books.

[10]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11]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12]Wang, X., Cai, L., Qian, J., & Peng, J. (2014). Social support moderates stress effects on dep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systems, 8, 1-5.

[13]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4]Gomez, R., et al. (2014). "The Role of Routine in Maintain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Impact of Routines 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0(10), 989-1000.

[15]Locke, E. A., & Latham, G. P. (2002). "Building a practically useful theory of goal set

[16](2017). 我们被景观毁掉的生活:德波与《景观社会》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32357/.


本文关键词:不确定性、个人成长、焦虑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卢舫

描写阵风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监制 / 大霸

 编辑 / KY主创们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

欢迎使用 知我心理小程序 或 知我心理APP



点点 在看不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