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鲸edu
我们专注报道教育上市公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实验万事屋  ·  博士生就发了25.5分的免疫学SCI顶刊!这 ... ·  8 小时前  
NaturePortfolio  ·  是时候停止“push”了!批评越狠,要求越高 ...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新校区定了!理工大学,去省会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接入!多所高校上线满血版DeepSeek!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鲸edu

上完课,你成为好家长了吗 | 蓝鲸观察

蓝鲸edu  · 公众号  ·  · 2018-11-26 09:58

正文

蓝鲸教育  王语嫣


近日,好未来旗下两大品牌学而思与家长帮联合推出《家长课堂》,为家长提供免费课程学习。据悉,《家长课堂》根据孩子年龄发育进行个性化匹配,为家长提供课程内容,家长可从中掌握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关孩子成长的最新研究发现等。


其实,“如何做一名好家长”一直困扰着很多人,以往,针对家长的教育可能来自于家长会、学校举办的讲座等;今天,在线教育的发展给予孩子和家长更多渠道去学习“如何成为……”。


鉴于此,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课程、产品等是否有效呢?为什么“家长教育”从零星化走向体系化、课程化了呢?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话题,蓝鲸教育向家长们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调查中或许能真正了解用户在想些什么。



家长教育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如何


从目前市场上来看,不少教育机构/公司逐渐加码家长教育板块,通过免费或付费方式传输资讯、知识或提供咨询问答服务。据了解,除了家长帮推出《家长课堂》以外,掌通家园、宝宝树孕育、智慧树、亲宝宝、喜马拉雅等APP同样在提供类似服务。此外在pc端,网上家长学校搭建得也十分完善,其以省市为单位向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唯一不同的是此网站为教育局下非营利性网站,与商业APP有一定区别。


而从蓝鲸教育发起的问卷调查来看,94份有效问卷中有46位被调查者选择“通过免费教育资讯、知识、问答类网站/APP接受过家长教育”,32位被调查者选择“通过自我提升类网站、APP接受过家长教育”。很显然,市场上的家长教育产品/服务具有一定用户群。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问卷中,有49位家长反映曾通过社交媒体接受家长教育,40人选择通过资讯类媒体接受过家长教育。这从一定侧面上展现了家长教育渠道的广泛性,包括综合性互联网产品也在教育市场上分一杯羹。



在具体内容方面,蓝鲸教育记者登录家长帮APP进行了查阅统计,在“家长大学”栏目下的大咖专栏中,“培养超强记忆力”、“学霸孵化营”、“精英父母读书会”等专题已有十多万用户进行了学习,其余的专题课程还包括“避开学习陷阱”、“做不焦虑的父母”、“学透小学必考古诗”、“趣味启蒙英语”等,学习过的用户也有数万人。



家长教育课程效果参差不一,

个性化解决方案或将有大市场


此次蓝鲸教育发起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对家长教育产品/课程/内容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评分,其中评分最高的是通过家长教育产品“获取了知识、资讯”这一选项,平均分为3.64/5分,其次是“进行了自我提升”,得分为3.37/5分,“解决了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则得分3.15/5分,排名靠后的是“融入了家长圈子”这一选项,得分2.88/5分。


此外,我们与几位家长具体地交流了家长教育产品的使用情况。某家长反映,家长教育产品提供的内容的确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但如果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方法并不适用;孩子性格不同,方法也不能全学课程里的。另一位家长反映,家长教育APP的内容都比较雷同,不同产品对比后感觉没什么区别;而微信公众号里推荐给家长的文章水平参差不一,有些是“鸡汤文”、“标题党”,有些(文章)逻辑性、科学性蛮强的。也有家长表示,从课程里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观点,以及孩子有可能产生的想法,自己逐渐变得更包容,也更懂得孩子的心理。


当记者想要了解课程是否有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时,某家长表示,此类课程传授的经验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效果,并不会直接反映在某件事情上,若真的想立即解决某件事,可能询问专业人士更有用。


专职做家长教育的咨询老师谈及产品时表示,大部分产品只能提供一种普适性的教育理念,但这些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于是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就有了市场,比如家长教育咨询的费用近年来水涨船高,高达几万元,也是因为家长希望咨询老师针对自身提供建议。“来我们这咨询的很大一部分家长都是平常很忙、没时间管孩子学习的,所以他们希望能有人专门解决他们的问题,很显然,他们希望得到能运用的知识,并且能直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通用解决方案。”咨询老师如是说。


在蓝鲸教育问卷中我们也请被调查者阐述了“对未来家长教育还有什么期待/希望从家长教育中得到什么”,据此我们整理了如下类别的问题:



体系化的课程不断涌现,

背后有什么原因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产品种类的丰富性、获取家长教育渠道的广泛性、内容的多元化等等,无一不在折射出现代家长对“如何成为好家长”这一问题充满好奇、疑虑。


为什么家长如此渴求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为什么市场上涌现出这么多体系化、课程化的家长教育产品呢?


针对前一个问题,行业内咨询老师如此解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以往学校教育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如今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或者说这种影响到今天被认识得越来越清晰,于是家长等不及想要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尽到家长的职责。


从政策上看,的确论证了这位老师的说法。2015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 年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等都旨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市场上涌现出的课程化、体系化教育产品,家长帮负责人如是解释:“我们构建体系化的课程,一方面希望用户在家庭教育场景下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方案, 即使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也能让家长获得心理的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要从长远考虑,家长从想解决孩子的一个问题出发,到逐渐意识到自己家庭教育知识不足,到最后要改变自我,这个过程,我们都希望能陪伴在家长身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