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房超
作为小学生的父母,你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呢?
孩子不爱学习!!!
你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吗?你知道该怎样面对吗?
好妈妈微学院《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系列课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房超老师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对于6到12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一个发展主题,就是勤奋对自卑。
这一阶段的孩子,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孩子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需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就会获得一种勤奋的感觉,就能够承担责任并且充满信心,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主动、全面地去发展,这对于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小学生的父母经常会去观察和比较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学习状态:
为什么我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为什么我的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
为什么我的孩子对学习不太感兴趣?
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都需要用发展阶段理论来帮助我们理解背后的原因。
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得如何不爱学习、如何磨磨蹭蹭,你都需要透过这些问题的表象去思考:我的孩子正处在一个非常有好奇心、有活力、有热情的阶段,但是,他为什么看上去不爱学习、没有好奇心、没有动力呢?我的孩子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耐心和好奇去和孩子一起探索,并且给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实际上,在孩子内心深处,有一颗非常好奇、非常想努力学好的种子,而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些问题可能是孩子向你求助的一个信号,需要你花时间和耐心,与孩子互动、沟通、交流。
我经常跟妈妈们开一个玩笑:五、六岁到八、九岁大的孩子,难道不应该更喜欢玩吗?难道不爱写作业是不正常的吗?因为他会觉得“写作业很累啊,数学题好难啊”,所以当孩子在做一个他不擅长并且难以得到肯定的事情,但他却还要坚持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值得肯定呢?
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经常会见到很多的儿童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但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遇见一个真正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破罐破摔的孩子,从来没有一个。所谓的厌学,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背后其实有很多很复杂的原因,需要我们去探索。
所以,如果你今天是来寻求答案的,那个答案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事情;而从现在开始,开启一个跟孩子一起寻求答案的旅程,才是最最宝贵的。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充分地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陪伴孩子去应对和解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去思考、去观察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年级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讲到这,我还要再重复一遍: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发展主题就是勤奋对自卑。而孩子在面临困难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努力的,他们那么小,但是却那么努力,那么尽心,失败了又重来,得到了那么多批评、催促、指责,还是坚持完成作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有这样的心态的时候,我们陪伴孩子的状态,其实就会很不同。
心理学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我们所看到的孩子的一些行为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需要看到冰山那一角下面很多不同层次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展现他自己、展现他生命的一种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发展的节奏和路径。比如,很小的孩子,他们长牙的时间、长牙的速度、走路说话的时间和节奏,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妈妈们在一起有时候会互相比较。在小学阶段,有一些妈妈也会比较,说我这个孩子不乖,或者我这个孩子发展太慢。
那我们就需要花一些时间和耐心去研究和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节奏、发展特点以及个性特点。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和禀赋是非常不同的,有的孩子天生好动、外向活泼,另一些孩子可能比较内向谨慎。我不喜欢家长说“我的孩子很胆小”。我觉得他不是胆小,他是很谨慎。他在接触一个新环境时,会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融入。有的孩子很热情,有的孩子很有活力,有的孩子对数字非常敏感,有的孩子对节奏非常敏锐……所以你去仔细观察时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优点。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特点,而不是把特点看成缺点,把秉性看成缺陷。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是不是对我们的孩子太不公平了呢?有一句俗话说“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很容易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孩子,而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需要面对30甚至是40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要去照顾个体差异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对父母来说,关注自己孩子那些非常独特的地方,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亲子关系和亲子互动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学习所有的技巧、方法、策略之前,最需要重视和促进的就是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回想一下你的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你们会说什么?你们会怎么互动呢?
我不太赞同给出一些特别具体的措施或者建议,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世界,父母这个角色也不是用一些速成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我非常赞同的一个观点就是陪孩子长大。实际上,很多妈妈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同时也是在促进自己思考,实现自我成长。
我们成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其实会体验到很多困难、压力和焦虑。因为我们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希望最心爱的孩子能够绕过这些,一路平坦地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发现这样的愿望其实很不现实,而我们的孩子也需要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去体验挫折。
体验挫折,体验困难,体验做决定的煎熬和决定之后必须要承担的后果,所有这一切才能够让我们的孩子真正长大。但我们做父母的可能不由自主地会有一种倾向,就是认为我们的方式,我们的安排是好的,是合理的,然后希望孩子来服从,这样就会比较容易产生冲突,让孩子很不开心,妈妈也很不开心。
实际上,当我们给孩子很多提醒、很多限制、很多要求时,会让孩子没有机会去体验生活。而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情绪、情感上的支持和接纳。同时父母要能够坚持规则和原则,当然是一种不带敌意的坚决。坚持的时候,对不同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让孩子选择是五分钟以后去洗澡还是十分钟以后,选定了以后就去照做。
这样,父母就会体验到自己是有效力的,有能力的,才不容易失去控制,才不容易生气。相反的情况就是你的要求没有办法去实施,你一再忍让、退让,到最后你的忍耐爆表了,然后你就会发脾气。
实际上,孩子有时候不听父母的话,可能并不是故意想跟你对着干,只是那时候孩子真的很难做到,或者真的特别不想做。
对于父母,我们可能真的需要用心去倾听孩子的需求,观察孩子的状态,然后诚实地去面对我们自己、我们的担心以及我们的不确定,也需要很诚实地去面对我们的孩子,去陪伴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有一些陪伴和指导,但是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方法去代替孩子的方法,没有必要用我们的探索去代替孩子的探索。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是非常有权利和值得被尊重的。
本文根据好妈妈微课“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系列第1讲“6-10岁的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课程内容整理。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回听——
做好妈妈,你也可以!
相关阅读推荐:
想象力也是需要培养的
让孩子晚一年入学,爱他还是害他?
孩子被欺负,妈妈千万别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