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文丨卓尔平凡
来源丨十点读书(ID:
duhaoshu)
最近,看到两组婚姻数据,扎心了:
2013年以来,结婚率持续下降,离婚率不断走高。2019年的结婚率,更是创下新低。
上周和同事聊起这种现象,居然发现身边一大波年轻人抱有不婚态度。
理由就是:
婚姻里,沧桑比比皆是,爱情寥寥无几。
言语间能感觉到,大多数人对婚姻的期待是坐等幸福,而不是创造幸福。
被称为“婚姻教皇”的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中提出了“幸福法则”,让无数人重建幸福婚姻,堪称爱情的“葵花宝典”。
有人说,无论围城内外,无论男性女性,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经营婚姻的秘密。
纵观这个世界,虽然有人困惑着婚姻,但依旧有人遇见了爱情。
虽然时代在变,但爱情的本质没有变。
做好4件事,婚姻可期,爱情也会被唤醒。
了解,是最高级的爱
戈特曼的幸福法则第一条,就是完善爱情地图。所谓爱情地图,就是对配偶的了解程度。
剧作家廖一梅曾说:“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美剧《我们这一天》演绎了一段男女主角默契的爱情,被网友称为“看了就想结婚。”
杰克对丽贝卡一见钟情后,认定:“遇见你,我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剧中最感人的桥段,就是杰克了解到妻子的音乐梦想,全力支持妻子。
妻子即便凌晨演出回家,他也会在床头留一杯水,因为担心她唱歌喝水不够多。
杰克在结婚纪念日时,说了最暖心的一句话:
“我完全知道你需要什么,也希望让你知晓我有多在乎你的需要。”
用你需要的方式爱你,是婚姻最高级的样子。
导演沈可尚曾耗时七年完成纪录片《幸福定格》,片中一对教授夫妇的爱情故事引人深思。
丈夫因为不堪中年重负,在一次和亲子的吵架中,情绪失控,把椅子摔了个稀烂。
面对丈夫的愤怒,妻子理智地给出判断:
“此刻发怒、失控的你,其实并不是在对我发怒。
你只是在寻找一种方法,向我寻求帮助。
”
网友惊呼:“
这份了解里藏着多少深情爱意!
”
果然如戈特曼所说:
相互了解,是婚姻幸福的第一步。
如果妻子不能透过丈夫的表象看到他发怒的本质,恐怕这场争吵就要从有序变成失控。
不懂,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了解,才能治愈相处中的不和谐。
婚姻注定是一场拉锯战,摸清彼此性情脾气,爱情就不会消磨殆尽。
陪伴,是最长情的爱
婚姻幸福的真正秘诀,是在每天的日常琐事中彼此靠近;夫妻间找到的共同意愿越多,关系越浓厚。
屠呦呦和李廷钊,就是在彼此靠近和依赖中,成就了共同的“辉煌”。
提炼青蒿素是屠呦呦年轻时立下的梦想,在严谨艰辛的科研路上,难免兼顾不上琐碎的生活。
李廷钊义无反顾揽下家里柴米油盐和人情世故的“重任”,支持妻子追梦。
家里的吃穿用度、饮食起居,他事无巨细忙在前头,不让屠呦呦被任何杂事琐事烦扰。
屠呦呦曾多次说到:
“生活上我不灵光,大事小情都是我家老李来做。
”
连邻居们都“吐槽”屠呦呦是李廷钊的“跟屁虫”,总是跟在丈夫后面散步、买菜。
李廷钊自己也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但在他心里,陪伴爱人实现梦想,就是他的梦想。
当屠呦呦走上了诺贝尔的领奖台,李廷钊又从“幕后”走到台前,当起了妻子获奖应酬的秘书。
他们陪伴同行56年,彼此靠近,从未远离,幸福羡煞旁人。
记者问起他们的夫妻相处之道,李廷钊说:
“就是在一起互相照顾嘛!
”
果然,最美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好的夫妻关系,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和给予,而是因爱而生的协作和陪伴。
彼此远离,只能让心渐行渐远;彼此靠近,才有生出更多爱与温暖。
欣赏和捧场,是最高甜的爱
最近,网友被《幸福三重奏》里的郎朗和吉娜甜到了。
吉娜看郎朗,总是自带
“粉丝滤镜”:
她眼里郎朗最帅,连睡眼惺忪也被妻子夸赞漂亮;
俩人在院子小憩,猛夸老公的“大长腿” ,变身小迷妹。
郎朗对吉娜,也是极力捧场。
吉娜做糊了西红柿鸡蛋面,郎朗却说“相当好”,不仅吃光了面条,还不忘赞美“简直太香了”。
夫妻俩的互动,妥妥诠释了“情人眼里出西施”, 甜蜜指数简直上不封顶。
不仅新婚夫妻,就是袁弘和张歆艺这对“老夫妻”,也把甜蜜狗粮撒成了常态。
在《做家务的男人》节目里,网友看懂了张歆艺智慧的“驭夫之道”:
好伴侣是夸出来的,好婚姻是“捧”出来的。
袁弘有次做蘸料时,错用了芥末油,张歆艺第一口就被呛到。
结果她不仅没有埋怨,还夸赞老公开创了蘸料新口味。
吃到一半,她甚至带着感激、崇拜地眼神问袁弘:“我好快乐,怎么办?
”
袁弘随即飘飘然地唱到:“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
”
把对方的付出“看在眼里、夸在嘴上”,一个善“捧”,一个识“捧”,这是婚姻最好的海誓山盟。
戈特曼也用数据给出证明:
建立起喜爱和赞美系统,94%的人可以拥有幸福的未来。
想到网上流行的那句话:
“即使你的缺点像星星一样多,优点却像太阳只有一个;但是在我眼里,太阳出来,星星就都消失不见了。”
深以为然。
婚姻里,指责和差评,只能耗尽彼此的期待;欣赏和捧场,才能让爱情无限循环。
彼此接受,是最稳固的爱
曾经看过一份关于“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的调查,三观一致占据榜首。
然而,现实的三观一致,少之又少。
毕竟每个人都有着20多年不同的成长轨迹,不可能方方面面都不谋而合。
更欣赏这种态度:
幸福的婚姻,不是三观相同,而是不争对错。
戈特曼的幸福法则里也提到,让婚姻持久保持爱情的有效模式:
以温和开场,用妥协收场,不勉强对方改变。寻找共同点,学会与问题和谐相处。
纪录片《幸福果实》里,修一和英子长达65年的幸福生活,是对这种相处模式最好的验证。
三观不同的两个人,过出了从不红脸吵架的神仙生活。
他们“食观”不同,但英子一直照顾着两人的口味。
哪怕两个人喜欢的早餐一个是日式海苔米饭,一个是西式面包果酱,英子也会不厌其烦地精心准备两份早餐。
他们生活习惯不同,但修一始终迁就英子。
英子做事粗心,常常忘记关煤气、水龙头,修一从不指责,而是写好标签提醒她;
英子习惯买各式餐具,哪怕只为收藏,修一也会说:“
买吧买吧
。
”
面对两人的不同,修一说:“她就是这样的人,我娶她的时候就知道啊!”
终此一生,他们一直允许对方做自己。用65年的幸福婚姻诠释了这句话:
“你不完美,但是你无可替代。
”
尊重彼此的不完美,才是婚姻最好的风水。
接受而非改变,婚姻才能更稳固,爱情自然也会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