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情人节,卖家们是不是在忙着准备鲜花和大餐呢?然而同样是情人节,
去年不少卖家却经历了血腥之夜,“2.14”封号的阴影还笼罩在广大卖家的心头
。
2018年的情人节(2.14)、除夕夜两天,亚马逊对大量卖家账号进行了封杀,扣款扣货,封杀力度前所未有,临近春节,不少卖家措手不及,别说情人节,整个春节都不能好了。
2018年2月14日,亚马逊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对疑似有“刷单行为”的所有卖家进行了封号。
卖家们普遍发现,亚马逊账号无法登陆,即使通过“找回密码”仍然无法登录。
这件事情引发了卖家的强烈不满,不少卖家在商务部官方微博下面留言寻求帮助,更是有卖家两周损失至少200万,损失惨重却又无可奈何。
而对此亚马逊的回应是
:亚马逊致力于持续创新以提升并保护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为全球卖家创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环境。卖家入驻亚马逊销售商品必须遵守相关政策。
任何违反亚马逊政策的卖家根据其行为严重程度将有可能被取消销售资格、暂停账户、扣留资金,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卖家如果对自己的账户有任何疑问,请与亚马逊卖家支持团队或者账号经理联系,我们将调查核实并采取适当措施。
翻译成大家都听得懂的就是,
我们怀疑你们违反了我们的政策进行了刷单行为,我们先把你的账号封了,钱和货都给你扣了,你觉得有意见先来交代一下你的问题,然后我们再考虑一下怎么处理你的账号
。
2018年3月2日,亚马逊终于给出了处理措施回应,有卖家收到亚马逊的邮件,按照邮件的提示步骤登陆卖家后台,更改密码之后,可以正常登录了。拿回账号的卖家需在17天内提交“申诉计划”,由亚马逊平台进行审核,审核周期约为90天。其实就是让卖家自己交代,是如何进行刷单行为的。
其实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亚马逊发现了卖家存在刷单行为,并且很有决心想根除它,于是从卖家这个源头查起,先封号为敬。
时隔一年,卖家对于刷单行为仍然是又怕又不得不进行。怕自然是担心再次经历这样的浩劫,一方面又
不得不进行,原因
是现在愿意留评分享的消费者真的是少之又少,一留评还很大机率是个差评
,就像人们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现在消费者是没事不留评,一有事先给差评再说。
卖家苦不堪言,总不能让潜在客户一进来看到就是个差评,那么99%就把人家给吓跑了呀。有了差评让客户修改也成了一个非常的难题。
因为
亚马逊不仅砍掉了卖家和消费者沟通的渠道,并且根据最新消息,亚马逊反腐败办公室已经启动全球范围追查,力求审查用户消息泄露问题。现在,所有的差评用户邮箱追踪路径都被中断,今年提交的任务也被终止。也就是说,找差评消费者的邮箱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此外,消费者与卖家沟通的渠道也复杂异常,外媒还需要专门教消费者如何和卖家联系
。
所以刷单以求好评也变成卖家稀释差评伤害的无奈之举
。
如果能够有有效的方法能够预防差评,为卖家带来好评,相信99.99%的卖家都不会为这个铤而走险的
。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消费者在亚马逊上购买产品后留下差评的原因是没能有效渠道能联系到客服或者未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只能通过差评试图唤起卖家的重视。
也就是说,
只要搭建足够有效的沟通渠道,让消费者能在发现产品有缺陷时找到卖家,就能有效降低差评,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好售后客服工作
。
国内不少大卖积极主动的完善这个点,比如说,anker,不仅有专门的售后服务卡。
售后网站系统也是比较完善。
但是这仅仅是针对大卖而言,
对于中小卖家,人手、资金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尽力去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降低差评呢?
Rapid Service,专为跨境售后服务,专注打破买卖双方沟通屏障!
Rapid Service支持卖家率
先生成一个二维码贴在产品的售后服务卡或者包装或者产品上,卖家需要填入自己的品牌名称和产品的名称或者型号以方便识别
。
客户收到产品同时发现贴在产品或者包装或者售后服务卡上的二维码。
当客户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及时找到卖家,无需下载任何APP就可进入聊天页面,同时支持图片发送
,卖家也可以通过Rapid Service的网页端或者APP端接收到消费者的信息。
(iPhone相机即可扫描二维码)
更人性化的是,
Rapid Service支持一键翻译,卖家一点客户信息即可翻译,发给客户的消息也可以直接通过翻译转换为客户所在国家的语言
,让沟通再无语言上的障碍!
并且卖家还能添加客户信息的相关标签,方便识别客户身份,再多客户也不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