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书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和1000万书友一起,每天早晚读书半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一年读完52本精选好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库斯卡娅的朋友们  ·  “她会成为一个好人的,如果每分钟都有人朝她开 ... ·  昨天  
库斯卡娅的朋友们  ·  “她会成为一个好人的,如果每分钟都有人朝她开 ... ·  昨天  
艾儿天空  ·  2025第5周囧囧有妖等7位作者新书上线,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书

今日大寒:人生低谷,务必学会一件事

有书  · 公众号  ·  · 2025-01-20 06:30

正文

文 | 有书梦圆 · 主播 | 柠檬


元稹在《咏廿四节气诗·大寒十二月中》写道: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寒冬腊月,人们自斟自饮,金炉中炭火燃烧,暖意融融;

 

大寒时节,若无要事,切莫开门外出,以免被严寒侵袭。

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终章,将冬的冷峻演绎到极致。

但民谚有云: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正是在这冰天雪地的深处,希望的种子已在悄然孕育。

 


现实羁绊,心灵迷茫

 

《授时通考》中称: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当此节气,大寒带着彻骨的威严,降临人间。

在严寒的封印下,河流不再流动,而是化作一面光滑的镜子,倒映着冬日的寂寞;

大地也在这酷寒之下卸下外装,生出道道裂痕;

动物们躲进巢穴,陷入漫长的冬眠。

置身在呼啸而过的风中,人也会被寒意深深包裹;


每一步前行,都是脚底和地面的碰撞,尤其在夜晚,如果久坐不起身,手脚会冰冷无比,令人发颤。


在不断前行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大寒时刻”。

 

就是一切困难和挫折突然向你袭来,压得你喘不过气。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网友ZACK,2024年年底,他在收到公司裁员通知的第二天得知父亲查出肝癌晚期;

 

不久后,女友因为工作调动准备动身前往英国,两人4年的恋情也宣告结束;

 

之后股票下跌,自己也在恍惚的精神状态下出了车祸,右腿骨折。

 

短短一个月,ZACK体会到了什么叫“祸不单行”。

 

人生的大寒时刻就是这样,一拳一拳地将你击倒,让你体验刺骨的冰凉。

 

你还没爬起来擦干净伤口,下一拳已经打了过来。

 

而我们,实则无处可逃,只能迎着这风雪不断前行。

 

曾在大寒时节看到一对父子早起晨跑。

 

因为天寒地冻、冷风飕飕,小孩三步一停,五步一顿。

 

跑了许久,也没跑出多远。

 

小孩冻得难受,就问父亲:

“爸爸,能不能到别的地方去跑?”
 

结果前头的父亲回了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

 

父亲说:

“这个时节,哪儿哪儿都冷,到别的地方去也一样。”
 

是啊,大寒时节,哪儿哪儿都冷;

 

至寒时刻,人人都有。

 

无处可避,无法免除。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毫无办法呢?

 



改变想法,成长契机

 

古人在大寒天里,写过很多诗词。

 

固有“寒风怒蓬勃,排户入吾室”“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这样的瑟瑟感慨;


也有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欣喜浪漫。

 

很多时候,当我们改变看法时,一切会变得完全不同。

 

每一个人生的“大寒”,实则都有另一张面孔。


换一个思路,或许旋即柳暗花明。

 

当年的史铁生,原本风华正茂。

 

毕业于清华附中,一表人才,擅长体育,原本大好前途已经在向他招手。

 

接下来,只要人生轨迹顺遂,就是顺利上清华北大,然后找到好工作,成为人生赢家。

 

但上天偏偏跟史铁生开了个玩笑,让他在最美好的年华下身瘫痪,直接跌入了人生的“大寒时刻”。

 

一开始,史铁生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命运要开这样的玩笑。

 

不理解,不接受,满腔怒火,甚至为此自寻短见了3次。

 

直到后来,史铁生走入了那个著名的地坛。

 

地坛之于史铁生,是悟道龙场般的存在。

 

在地坛之内,史铁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经历。

 

他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失去了原有的一切,但也得到了更加细致入微的感知力。

 

身体的不便,使得他的五官变得极为敏锐。

 

他可以观察到蜜蜂在空中停顿,观察到昆虫在叶上爬行;

 

可以听到露水滑落的声音,看到毛毛虫搬家的痕迹。

 

自此,他懂得了上天的安排。

 

苦难,实则是来帮助他开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人生。

 

于是乎,他变得平静而喜悦,后来一步一步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当我们调整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看法;

 

所谓人生的“大寒时刻”,实则也便不再可怕。

 

而等你接纳了之后,大寒,或许还能给你带来惊喜。

 



大寒已来,新生可期

 

农谚有云:

“梅花报春息,瑞雪兆丰年。”

梅花不畏,正立于冰雪中传递春的消息;大雪纷纷扬扬落下,看似寒冷的景象,却是来年庄稼丰收的吉兆。

 

大寒在给人们传递寒冷信号的同时,实则也孕育着春天蓬勃的希望。

 

种子被盖在大雪之下,吸取营养,休养生息,来年便破土而出,蓬勃盎然。

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隐喻。


熬过大寒之后,便会看到新的风景,迎来新的自我。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典故太多了。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睡马棚、吃泔水。

 

妻妾臣子,全沦落为奴。

 

整个越国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这是勾践的大寒时刻,但为奴三年,也磨炼了勾践的心性,让他厉兵秣马,强大自身。

 

最后一举灭掉吴国,称霸一方。

 

后来的“兵仙”韩信,一度寂寂无名,连饭都吃不起,是干啥啥不成,最后被几个混混欺负,当众受胯下之辱。

 

这是韩信的“大寒时刻”。

 

但这段经历也让韩信变得善忍而持重,意志如石。

 

后来被刘邦赏识,打下了汉朝的江山。

 

还有最最典型的苏轼。

 

苏轼的一生,不是在贬谪,就是在贬谪的路上。

 

他被皇帝贬谪的地方是从北到南,从岭南到海南。

 

在很多地方,苏轼的日子都很艰难。

 

被贬黄州时期,苏轼的俸禄锐减,生活窘困至极,刚开始只能借住在破旧的定惠院,每逢雨天,屋内便四处漏雨,潮湿不堪。

 

再贬至岭南,那里气候湿热,瘴气弥漫,他因水土不服疾病缠身,可物资又匮乏,中原常见的生活用品在这里千金也难寻,只能靠粗粮、野菜果腹。

 

后来他被贬至更为偏远的儋州,这里远隔大陆,交通闭塞。

 

到达之后,他先是被逐出官舍,只能在摇摇欲坠的草屋栖身,又加上当地多为少数民族,语言不通,饱受精神折磨。

 

应该说,苏轼人生的大半时间,都处在“大寒时刻”。

 

然而这样的境遇,却磨炼了他的心性,令他养成随遇而安,坦然豁达的品格。

 

在黄州,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发明了东坡肉;

 

在岭南,他安于粗茶淡饭,并津津有味地品尝起了荔枝;

 

在儋州,他一边吃着玉糁羹,一边开办学堂,播撒中原文化的火种。

 

最终成就了“千古第一文人”的美名。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要经历一些艰难与磋磨,可能会在黑暗中不断地徘徊、挣扎。

但请相信,只要怀揣对未来的憧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大寒”,不抱怨、不气馁,终能够冲破迷雾。

寒冬的尽头,一定是生机盎然的春天;

 

困境的出口,必将是柳暗花明的新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电商零售头条  ·  底薪和提成谁重要!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