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有机合成具有浓厚兴趣,愿意将合成技术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创新精神。相信理论,更尊重事实;当理论与事实矛盾时,敢于怀疑理论(因为任何的理论都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当你面对的事实中不具备该理论成立的关键条件时,这个理论就不适用了),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与同行讨论、设计实验)化解了这一矛盾时,敢于提出适合自己的“理论”,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修正。
3.要有适当的自信,正确对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针对自信心不足的同事,我以亲身经验作如下建议:
一定要自己找出自身存在哪些优势,这比找到有哪些不足更为重要。没有谁是全才,就算是多面手那也是进过千锤百炼逐渐成长的结果。从这方面来考虑,要列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往往可能多到打击自信心的程度。找出自身优势,进而将其发展到成为专长,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瓶颈,这些瓶颈的出现肯定是因为除了优势之外的某些特定方面的不足造成的,针对这一实际的问题,找出与此相关的不足,然后集中精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需要注意寻求帮助——向在这一方面经验丰富的人虚心学习,然后在实践中运用,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套路)。只要一个人看得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八个字,就不必担心自信过头。
4.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用心去做实验,就会发现同一个实验的多次重复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差异,如果只是把它们如实记录下来,那么也许并不利于这些实验结果的分析,尤其是某些实验结果不理想的时候,要分析的因素太多。所以,我认为要在观察到一些差异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思考这个差异可能会导致哪些方面的变化,至少要分得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尽量减少不能确定的(对不能确定的,要思考在哪些条件下它会归于哪一类)。如果技术水平较高,可以大致进行一些预测(这些内容一定要在实验记录的醒目位置记下来,同时推荐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也记下来,便于以后进行对比分析)。这个预测,在没有其他相关证据支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还不是事实,是值得怀疑的东西。有了预测,就要在实验的过程中,甚至是以前的实验过程中,去寻找相关的证据,确证预测的内容是客观事实,还是自己的错觉。对于多个差异,至少要分得清它们在一般情况下是协同影响(注意证据的可信度,只有足够高,才能让多个差异出现在实验过程中),还是相反的影响(尽量避免这种差异的发生,因为常常会有一些差异是无法作出估计的)。也许一开始会比较难,但在别人的指导下,能够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从模仿开始,然后试着“独立”进行(及时主动与指导人进行沟通,发现存在哪些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逐步提高这一能力),经过充分的训练(应该是自己主动进行这一个过程,否则就很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育,效率会很差)之后,你会发现每一个系列的实验都不轻松(因为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也会发现多数实验多不那么困难(因为我们现在进行的研发都是仿制药,那么就必定可以找到一些前人做过的东西,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开展实验的时候,把要做的实验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优先解决关键的技术难点——就是你多次实验都难以将其掌握的东西,前提是技术水平正常)。
5.一点体会:
①确定目标;
②分解目标而形成实现目标所必须的方案(先框架,再细化);
③制定计划(注意统筹安排,提升效率);
④按计划与方案将各阶段目标逐一实现(重视协调能力的提高、灵活修改计划细节,但不要轻易改方向);
⑤及时总结已完成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先前没做好的细节;
二.针对合成技术方面的一些个人看法
1.必须至少对生产的总体环节(包括:某些细节)达到熟悉的程度。
因为,我们做的不是要做学术研究,一切工艺探索与改进成功之后,都是要进车间进行生产的。不熟悉生产,就会出现小试确定下来的工艺在进车间的时候极度坎坷的情况。主要表现可能有:
1)同样的原辅料用量,在实验室可以顺利操作,在车间无法操作。
2)同样一个操作,在实验室中顺利进行,在车间非常困难,这不一定总是设备的问题,而也有可能是选择上就存在了问题。要重视从源头开始控制的好处。
3)对物料进入和离开反应设备的过程中是否带可能来某些小试中根本就不存在的杂质也一无所知。当生产中发现有一个新的杂质时,不能很快确定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导致技术与生产之间容易发生误会。
4)小试做好了的工艺的某些条件,以车间现有条件完全达不到。
5)能保证质量就大大牺牲收率。
2.对车间的实际情况了解的越多,那么在工艺成型的过程中就可以多做一些针对性的实验,以后在车间放大的过程中少出现难题,而且这类实验做得多一些,也有利于对工艺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
3.关于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
想在技术水平上有所显著提高,必须做好以下思想准备:
1)能吃苦,有经常加班的心理准备,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我累一点没关系,但我辛苦做的实验要对工艺的向前推进起到正面的作用(失败的实验没有搞清楚,往往会起负面的作用)。
理由:
对于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工艺改进,在成熟起来之前,必定是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按时下班的几率比较小。至于什么时候可以走,我认为只有确保实验进行到这个阶段——放置过夜(室温or冰箱)不会对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在开始一个新的合成试验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对比研究,越早得到确切的结论,后来的工作越好推进。
2)练习表达能力。说出来的话不容易被听者误解,否则容易花很多时间用来解释一些误会,甚至可能产生一些矛盾。
3)愿意与技术人员多讨论问题、交流心得与收获。当然了,遇到问题也应该及时查阅相关的参考书和文献。讨论之前,一定要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有来有往,讨论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4)重视总结。要以“总结是为了我自己能力的提高而写”的思想来对待,有想法的时候(不论成熟与否)就要及时动笔记录下来,如果这个想法具有较明显的实施价值,那么就着手思考“如何实施”(定出实验的方案与计划),这样坚持做下去的话,领导要总结的时候可以按时提交,自己的综合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4.重视实验过程的记录与结果的分析:
根据个人体会提出如下供参考意见:
1)实验过程要真实记录,特别是当发生与原定实验方案有不一致的地方的时候,更要真是的详细地记录实验当时的情况。以我们的现状来说,有的时候记录不得不是回忆录性质的,但如果我们能在随身携带的纸条上以自己能清楚看懂的符号记下要补在记录本上的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记录补全,那么这个记录的真实性也是有保障的。
2)关于送样及图谱的管理:
a)样品标签的内容要简短,确保分析人员不易把样品混淆,图谱出来后把标题丰富化(达到任何技术人员看到这个图谱,可以知道这个样品是什么,如果可能的话,简要说明一下这个样品是如何制得的。)
b)样品在送检之前自己要考虑一下会不会伤害分析仪器(留心样品中酸、碱、盐的存在与否,及其对仪器造成的影响有多大),这样做不仅仅是可以保护仪器,也可以起到保证分析的结果更可信的作用。
c)样品检测的顺序在有的时候会影响结果分析的难度。特别是当一次要送好几个样(而为了一个系列样品的对比,往往会集中送样)而这些样品的内在质量有很大差别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相当大,没准就得重新多个进样。依我个人的习惯,对进样顺序一般会这样安排:重要的且质量高的、一般的质量高的、质量差的。
d)对于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甚至是和成员开展讨论)。分析讨论的结果在图谱上体现出来,所有的结论都要有明确的证据支持,而证据就来自与这些原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e)重视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分析。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现象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至于这个原因是否容易被知晓就千差万别了。一般情况下,实验的现象能提供非常丰富的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反应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就是对实验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i.温度变化——反应的热效应与环境的热能之间发生了显著差别。
ii.颜色变化——有新的具有颜色的物质生成或消失,注意颜色互补理论。
iii.粘度变化。
iv.物料所在相的变化(固体、分层、气泡的消失或出现)。
5.工艺改进的方法学讨论:
1)将复杂的反应分成若干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控制得越好,下一个阶段受到干扰的因素越少,也就越易控制好,当每一个阶段都被控制住了,这个反应也就受到了较好的控制(要注意将人为划分的这些阶段“拼接”起来的时候是否存在某些受到影响的可能);
2)不要轻易的开始一个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