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马宋
关于互联网,创业,广告,创意,文案什么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吃再多也不长个,这种占肚子的食物少给娃吃!过 ... ·  19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这样记单词效率翻倍!小学娃8个月搞定1500 ...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寒假要想孩子眼睛好,这几件事情要少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马宋

渠道能力,几乎决定了创业公司的生死

小马宋  · 公众号  ·  · 2024-04-04 09:00

正文

渠道就像热带雨林的动植物,互相依靠,又互相竞争,盘根错节,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复杂丰富的生态系统。 所有的植物,竞争的都是更多的阳光;所有的动物,竞争的都是更多的热量;而所有的渠道,竞争的都是更多的利益。 能管理好渠道的企业,都有大智慧。


很多人创业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渠道的重要性。
其实,渠道很多时候,几乎决定了创业公司的生死。
今天分享一篇《卖货真相》中关于渠道部分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


序言

关于渠道, 你究竟了解多少?


营销理论中的4P,是整个营销的基础框架,但渠道在4P中是很独特、很复杂的一部分。

产品、定价、推广这几个部分,主要是企业和品牌方主导的,它们是主要的实施者,它们可以自己进行产品研发、自主定价、自主设计推广计划。

而渠道,是企业内外部组织的联合体。

很多经销商、代理商,并非独家代理, 它们分散成无数个组织,企业对它们的管控程度有强有弱,甚至很多渠道会强到能反制企业。

渠道就像热带雨林的动植物,互相依靠,又互相竞争,盘根错节,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复杂丰富的生态系统。

所有的植物,竞争的都是更多的阳光;所有的动物,竞争的都是更多的热量;而所有的渠道,竞争的都是更多的利益。

能管理好渠道的企业,都有大智慧。


01

渠道很复杂

管理难度大


首先,渠道非常复杂,管理难度很大。

渠道组织是松散的,并不受一家公司统一管理,它具有外部组织的特性,企业通常很难控制。

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上,雷士照明 曾经上演过一场分家大戏。

大战中三个联合创始人各有底牌,不过最后赢得胜利的是受到经销商支持的吴长江。

雷士照明由三个合伙人创办,吴长江是发起人,胡永宏、杜刚是联合创始人。
他们三个是高中同学,吴长江当时在班上是团支书,胡永宏是班长。
1992年,吴长江从一家军工企业辞职,南下广东打工,当时就在一家灯饰企业上班。
后来吴长江开始对照明行业产生兴趣,于是和两位老同学共同出资100万元在广东惠州成立了雷士照明:吴长江出资45万元,胡、杜各出资27.5万元。
后来雷士照明大发展,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的明星企业。但是三个合伙人的矛盾却不断激化,后来三人决定分家。
最初商定的结果是,吴长江退出雷士照明,企业估值按2.4亿元算,吴拿走8000万元,吴原有股权归其他两位股东。
但三天后,吴长江称担心自己离开后经销商队伍发生混乱,要开一个经销商维稳大会。
结果经销商维稳大会开成了“造反”大会。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雷士照明经销商聚集在惠州雷士照明总部,对雷士照明股东分家事件提出异议。
吴长江当时负责雷士照明的渠道经营,是全体经销商的领导者,这些经销商认人不认企业。
最终,当着全体供应商和雷士照明中高层干部的面,200多名经销商举手表决,全票通过吴长江留下。
经销商是雷士照明销售的命脉,企业只生产,卖不出去,相当于断了大半条命,重新整合经销商难度极大。

维稳大会第二天,吴长江与胡、杜二人谈判,结果胡永宏和杜刚各自拿8000万元离开雷士照明。吴长江重掌雷士照明。

这一经销商投票公决上游公司命运的事件,成为中国现代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也说明了渠道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通常,做得不错的零食饮料品牌都是线下管理能力很强的。

那些没有线下管理经验的新消费品牌,在铺设渠道时就会产生大量浪费。

比如某新消费品牌做冰品或者饮料,为了让自己的货铺下去,给线下终端零售店送冰箱或者冰柜,企图让自己在终端零售中占优势陈列,或者抢占点位,但他们并没有考虑过冰箱或冰柜的管理难度。

很多终端零售店都是夫妻店,还有各种复杂的终端,比如写字楼的自动售货系统可能就归物业管理。

有些品牌为了尽快把冰箱铺下去,在与每个小店的谈判中做出了大幅度妥协,比如不收押金。

这样店老板很可能就把冰箱搬到自己家里去了,甚至直接卖了。因为没有收押金,如果店主乱来,你到最后也没办法。

我有一次出差到浙江一个县级城市的高铁站,高铁站的一个便利店内有一台某网红品牌的雪糕冰箱,但是里面卖的雪糕都是其他牌子的,自己品牌的雪糕却一根都没有。

也许是销售不好,这里卖不动,也许是店主自作主张卖别的产品,但最终都反映了终端管理的问题。

再比如商品的临期管理。

很多零食饮料类商品,保质期一到,终端渠道就会要求供应商自己处理剩余商品,而且因为销售乏力,终端可能就会停止再进货。

如果一个品牌有100万个销售点,假设10%的网点产品过期,那它就要负责这10万个网点的过期商品处理。

比如回收饮料时,要花钱请专门的污水处理公司来处理,回收商品本身要花钱,处理这些商品还要花钱,商品一旦卖不出去,品牌方亏损会很大。

而且,过期商品的数量,很多时候都要靠终端业务员或者渠道方自己统计上报,然后品牌方发放处理费用。

一些没有经验或者管理不善的企业,实际上明明报废了100万瓶,各个销售点报过来的却有可能达到150万瓶。

这些虚报行为,都是终端人员捞好处的方式。

组织高效、管理良好的品牌方,比如可口可乐,可以把这种损耗降低到1%以内,但是管理不善的企业或者没有经验的新消费品牌,这种损耗会相当惊人。

从这几个小事,我们可以体会到渠道的管理难度。

渠道很重要,但是渠道往往又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大部分企业处理渠道问题都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

有些企业会选择自建渠道,但自建渠道不仅复杂且艰巨,也很难覆盖所有网点,顶多是自有渠道结合外部渠道的做法,只是不会完全受到外部渠道的控制罢了。


02

渠道内部

也有利益冲突


其次,渠道内部利益与矛盾冲突严重。

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会有利益冲突,但是渠道各个组织间的冲突通常会严重得多。

由于渠道体系由多方参与者组成,各参与者的利益并不一致,这导致渠道管理和组织的难度非常大。

渠道在流通路线上,有物流、仓储、快递、安装、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供应商和参与者。

渠道在销售路线上,有加盟商、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平台、促销员、推广机构、金融机构等多个参与者。

这种多方参与的体系,让渠道管理和运营变得更加复杂。

不同地区的代理商之间就有竞争关系,渠道成员与企业、上下级经销商、经销商与零售终端、终端与现场销售人员之间都有博弈,都存在利益的竞争关系。

同时, 由于优质渠道具有稀缺性,不同公司之间就会存在激烈的竞争。

比如大部分城市中顶流的商场,位置就是稀缺的,如果它在餐饮招商中需要一家烤鱼店,当第一个烤鱼品牌入驻之后,第二个烤鱼品牌就很难入驻了。

这就导致品牌与品牌之间会产生激烈的渠道竞争。

至今,某些带有联盟性质的餐饮行业,还会对开在自家门店附近的同行进行打击报复。

品牌方管理好渠道的关键点,就是在每一个层级、每一个渠道参与者之间做好利益分配,做好行为规范的管理,并且要维持自己的主动性和谈判筹码,这样才能管好这么多渠道参与方。

曾经拜访过国内一个知名的休闲零食品牌甲,它的代理商乙跟它签订了在某电商平台丙的代理业务,主要代理它的某高端产品。

但由于协议有漏洞,结果导致乙与丙合谋做出了损害甲的行为。

事情是这样的。

甲授权乙代理它在某电商平台丙的销售。

甲对乙的考核指标是,只要乙以出厂价在丙的销售额达到标准,乙就可以获得代理收入,但没有约定在丙的销售价格。

丙为了冲(商业交易总额),就刻意打折销售,但是打折销售造成的亏损要由甲方来承担。

在这里,乙和丙的利益是一体的,它们在这个渠道链条中都不承担亏损,甲方看似在电商平台销售了很多产品,但这个销售是靠亏损实现的。

但根据合同,在每个环节上的参与者都没有违反约定,这就让甲方吃了大亏。后来甲方发现了这个漏洞,才开始修改经销规则。


03

渠道中

品牌方通常处于弱势


最后,渠道中品牌方通常处于弱势。

外部渠道通常是强势的,是企业最难控制的营销环节。

渠道直接带来销售,尤其是强势渠道,而且这些强势渠道通常不是企业能控制的,甚至很多渠道强大之后,会推出自有品牌参与竞争。

强势渠道通常还会要求品牌方配合自己的营销活动进行打折、买赠等活动,品牌方在这些渠道的挟持下,也是烦恼不断。

强势渠道对销售的商品,会极力盘剥利润,比如苹果商店就对App Store的所有应用征收30%的上架抽成。

今天的直播达人、大卖场、连锁便利店,都会收取不同的上架费、入场费或展位费等。

只有极少数品牌力极强的品牌,面对渠道时有话语权。比如茅台、苹果、爱马仕等。

鉴于在高端白酒中的强势地位,茅台一直供不应求。

而茅台这种酱酒,基本的酒体就需要5年时间才会生产出来,还需要大量陈年基酒调配,产量不可能在几年之内快速提升。

茅台一直对零售终端有零售指导价,2021年飞天茅台的零售指导价是1499元,给经销商的出厂价是969元, 但实际上零售的飞天茅台最近几年一直在2500元到3000元左右。

因为渠道有很多外部参与者,茅台也难以掌控。 受利益驱使,经销商会想尽各种办法逃避监管。

比如零售的烟酒店想从经销商那里拿茅台,经销商会按照茅台规定的价格给它们,但是会有附加条件,比如你买一箱茅台,必须买我自己开发的两箱白酒才行,否则不卖。

当然茅台属于特例,大部分品牌在渠道面前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

2000年年初,江西南昌百货大楼在当地是响当当的零售企业,是地方商界的龙头,在各个品牌方面前都非常强势。

2001年5月下旬,南昌百货大楼新建的城东分店开始招商,除要求供货商缴纳约定的各种费用以外,还要求各供货商每月缴纳促销人员管理费450元,导致几十个品牌联合抵制,威胁要退出南昌百货大楼。

这件事最后由当地工商部门介入才得以平息,但也显示了渠道的外部特性和管理复杂程度,以及品牌方所处的渠道普遍强势的环境。

我在《营销笔记》中说过, 定价是企业最难做的决策,因为价格对销售的影响很大,很难准确决策。

渠道则是企业最难管理和维护的一部分,因为渠道这个体系极为复杂。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渠道方式是完美的,都是在不断纠正问题、修复关系、维护稳定中前进和发展的。

不同的渠道模式,也会在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不是普遍适用的、任何时候都可行的方式。

只有真正有经验的企业,经历过多次渠道变革的企业,经历过各种渠道斗争的企业,才会在渠道管理中游刃有余,因为经验是很难被能力完全取代的。

不过提前明白管理渠道的难度,有助于企业在渠道管理上避免重大的错误。

(完)


品牌咨询请联系:

13269063376(微信同手机号)




点击查看【小马宋】更多营销案例 👇

2022年合集 | 2023合集 | 云耕物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