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育学园  ·  学习上瘾的孩子,都是“宠”出来的 ·  23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狂补叶黄素、做眼操、戴矫正仪...治近视骗局 ... ·  2 天前  
思想聚焦  ·  “不要让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 ·  5 天前  
思想聚焦  ·  “不要让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寒假要想孩子眼睛好,这几件事情要少做!!!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25-02-02 07:30

正文

护眼这个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


但今天跟大家说一说好朋友的真实案例,针对护眼这件事,希望家长们多上心,也算是给大家一个警醒。


在过去3年时间里,针对护眼这件事孩子遭罪,我也崩溃。因为小朋友在幼儿园体检(2021年8月)被查出视力问题,自此前前后后多次往返医院,整个人心力憔悴。

我想说:
拿到结果时整个人都慌了,视力那一栏显示数值很扎心。

9月,着急就近在妇幼保健院就诊,检测结果:右眼散光500。医生原话说:“别的小朋友视力表能看清楚三四行,你家娃二行都看不清!三周后复查,如果数值没有变化,就得戴散瞳”。



在北京,看视力首推是*仁医院(一号难求的那种),那会“戴口罩”很严重,全家抢了快一个月的号终于被上天眷顾,经过视力检查,滴了硫酸阿托品凝胶3天,瞳孔散大后再做散瞳验光检测,结果右眼0.3,左眼0.6(正常视力为1.0),戴散瞳没得跑。


惊恐的是,医生说孩子右眼还伴有弱视问题真的要了我的老命。

(后来又进一步检查,确诊了,孩子视力问题:散光+近视+弱视)



也就是说,孩子除了戴散瞳,还要配合专业的训练,才能慢慢矫正弱视问题(3-6岁是蕞佳治疗时间),但眼镜以后是摘不掉啦。

因为右眼弱视,医生建议左眼戴眼罩,加强右眼运动和刺激,再配合训练:穿珠子、串扣子等一些精细活,多看远方,2个多月复查一次再根据状况调整……

这个期间,孩子的右眼“被迫”运动,穿珠子边穿边哭……不放弃,每天做重复的动作,上幼儿园的每一个都遮挡左眼这,这,太让人揪心了。


大家是不是很疑惑,平时没发现孩子眼睛异样,怎能就中招了呢?


这就要说婴儿时期由于感知,运动,传导,视觉中枢等多种原因,不能接受适当视觉刺激,造成视觉发育异常。这大概率可能存在基因遗传。

除遗传因素外,大多数近视是因用眼习惯等后天因素造成。


常见的电子产品、刺眼蓝光闪频灯光、光线过暗、过强,均会“夺走”孩子的健康视力。

娃娃躺着、趴着看书,看手机~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引起各种眼部不适症状,比如眼睛干涩、酸胀、刺痛、怕光、流泪,甚至可能出现间歇性视物重影感。



近年来近视、斜视、散光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



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近视率竟高达52.7%。


平均每两个5岁以上的孩子,就有1个是近视患者。情况非常不乐观!



作为一个过来人,墙裂建议大家,一年给孩子做一次眼保健视力检查,提前开始护眼预防才是最最最关键的事!

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正从行动上把护眼这件事提上日程。


■ 把控/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或者设定明确规则,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积极选择替代性活动。

如运动、户外活动,亲子玩游戏,避免游戏玩脱,从而减少看电子屏幕时间,保护孩子的双眼。


■ 切勿用眼过度,要适当休息

使用电子产品时,环境亮度和屏幕亮度差别不要过大,晚上玩手机记得要开灯。

长时间看电子屏幕时,建议适当增加眨眼次数。每隔 20 分钟,应向远处(大约 6 米远)眺望 20 秒左右。



■ 适当给眼睛补充营养

当长时间用眼时,应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营养,避免熬夜。

除了给眼睛适当休息外,还应该给眼睛补充营养,比如叶黄素、叶黄素酯、维生素A等膳食营养。


叶黄素存在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帮助吸收有害蓝光。简单来说,在人眼视网膜内部形成一种有效蓝光“过滤器”。此外,叶黄素还有很好的抗氧作用可抑制有害的自由基形成,减少视网膜氧化损伤[1] 。


∆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和《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书籍上找到叶黄素有护眼作用


科普小板块:

叶黄素酯是叶黄素在自然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天然存在形式,广泛存在于万寿菊花、水果等植物体内,是叶黄素的安全来源之一。叶黄素酯进入人体后分解为游离叶黄素,承担其基本生理功能。


叶黄素酯作为食品原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被纳入新资源食品。根据《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要求,每日摄入不超过 12 mg。


儿童如果缺乏叶黄素,可能会引起黄斑退化和视物模糊,进而出现视力退化或近视等状况。


适当补充叶黄素对眼睛的发育有好处。

对于视力正常的孩子来说,补充大量叶黄素,有助于维持视力的持久度,减少对视觉伤害,降低近视的发生。


已经近视孩子补充叶黄素,可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增加。


关于叶黄素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成人每人每天应摄入6mg叶黄素。


对儿童无明确摄入量规定,但作为补充剂,国家卫生部规定婴幼儿营养强化使用量分别为[2] 

每千克婴儿配方食品含300~2000微克叶黄素;

每千克幼儿配方食品含1620~4230微克叶黄素;

每千克学龄前儿童强化食品含1620~2700微克叶黄素。



人体不能合成叶黄素或叶黄素酯,只能靠饮食摄入。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代人饮食的不均衡以及蔬菜食品的过度加工,都可能导致叶黄素的摄取不足。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孩子饮食不均衡或者挑食,又或者挑食比较严重不爱菠菜、羽衣甘蓝、韭菜、苋菜、香菜……等,且大多数蔬菜内摄入的叶黄素又十分有限)那这道蓝光“过滤器”也就难以形成,日常护眼,家里常备叶黄素的营养剂就很有必要了。


从19 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分享Nature's Way叶黄素护眼软糖,孩子是个不安分的娃,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为了护眼我也是操碎了心,对比许多护眼产品,最后给大家安排上这款安全、靠谱的护眼软糖。



2019年▼


2020年▼

2023年▼


这是我家常备的,孩子的被查出视力问题,这叶黄素就没有断过,日常矫正锻炼+叶黄素的功劳,也就是在今年5月,我们熬出头了,复查结果视力达到0.9(已经接近1.0),只要日常护眼做得好,近视、散光不再加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叶黄素能护眼众所周知,我身边有娃的同事、闺蜜、朋友给娃吃的护眼产品,也是这个叶黄素护眼软糖。



咱们前后开团很多次了,好妈妈还会时不时的催促补团。



全是因为这个叶黄素软糖里面,含有保护眼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是按照人体含科学配比的,每粒5:1的比例,人体也更好吸收。


是孩子喜欢的天然蓝莓口味,一点奇怪味都没有,吃起来Q弹Q弹的,又不是特别甜,才会让妈妈们一直催着团它。


∆Q弹的蓝莓味,孩子特喜欢


给孩子买过各种补充营养素,从来没有一款让她这么惦记着。

被迫我都把它藏了起来,定时定量给孩子吃,不然一瓶分分钟就吃光了。


这次写团文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让保护眼睛这事做得更“彻底”。

Nature's Way有娃的爸妈都知道,品牌知名度不用我多说了,好吃的口味,有趣的外形,安全的成分,孩子都喜欢它!



很多明星家庭都在吃他们家的软糖。*磊的二女儿多妹手里拿的就是Nature's Way软糖。



生了二胎的*晨,也给娃选择Nature's Way。



*小鹏的小奥莉也爱吃Nature's Way三色鱼油DHA。



还有,眼科专家于刚教授,及鲍建松博士推荐Nature's Way叶黄素软糖。



明星与专业人士的选择,源于它的营养成分配比科学,食用吸收好,原材料也安全;加上澳洲严苛的安全认证,靠谱是必然的。


软糖不含人工色素、防腐剂的,还没有导致过敏的麸质等成分,妥妥的放心。



适合4岁以上有咀嚼能力的,每天 1 粒即可。

一瓶是 50 粒,密封下保质期 2 年,截止日期是2026年3月/,保税仓发货,放心囤。



之前团就提到,叶黄素护眼软糖只有涨价的份,这次我们收到品牌方通知,团价也是微微上调(官方旗舰店都涨价了,活动价到手109元/瓶),但我争取到2瓶/4瓶装的优惠折扣,到手平均下来一瓶更实惠。



市场价159元,限时团价104元/瓶,每天吃1粒,能吃50天呢,一年2块钱就能护眼,真的太香了,又是科学配比,靠谱安全的爱眼方式,很难拒绝啊。

佳思敏叶黄素只有涨价的份,保不准没多久又涨啦,赶上这次有活动,建议大家多囤一点,现在下单6瓶赠锌片1瓶(佳思敏同品牌)。





澳洲出了名的过硬品牌

专业、安全、靠谱


营养品跟别的穿的用的产品不同,我们没有办法检测它的纯度,以及真实含量,而买靠谱品牌是安全又明智的选择。


澳洲营养品在全球影响力挺大的,是公认的安全靠谱。

这么说吧,澳洲是为数不多把营养品当做“yao品”来管理的国家并非以食品来管理


大家知道,yao品本身的安全监管就比食品高,而在药品监管上,澳洲又是世界上监管 zui 严苛、市场准入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Nature’s Way就是执行这套相当严苛的安全认证。在澳洲本土各大商超、yao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每个家庭几乎必备,品牌知名度很高。


  


这个叶黄素护眼软糖就是专门为儿童发育设计的营养素,拥有国际专利的护眼配方。不得不说,他家在这块非常专业。



给孩子选营养品,专业、安全、靠谱更让我们这些老母亲信服啊~



原材料安全,配比科学

吸收效果更好


叶黄素护眼软糖的成分很给力,这是我选择它的理由之一。


1颗软糖 = 143g西兰花的叶黄素含量+1根玉米(约189g)的玉米黄素含量+3个番茄(约482g)的维生素A含量。[3] 



叶黄素护眼软糖的主要护眼成分:叶黄素、玉米黄素、维生素A。


∆外包装比标注呢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成分配比科学,每粒 5:1 的比例(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很贴近体内含量比例,这也是被眼科学家推荐的配方比例[4]



再加上是游离型叶黄素,相比其它叶黄素酯,分子小,吸收率也高,发挥的作用也大。



眼尖的妈妈发现了,护眼软糖特别添加了维生素 A ,更好给眼部提供营养需求。


里面的叶黄素是从万寿菊中提取出来的,每粒 5mg[5]维护、营养眼睛。



不含人工色素、不含味剂,不含防腐剂,原材料安全。

同时,不使用导致过敏的麸质等成分,可以踏实给孩子吃。





酸甜口味,Q弹好吃

孩子一点也不排斥


越是刚需,就更要注重口感,但营养品里口感是否讨喜,这点挺关键的。老话讲得好,再营养孩子不吃,一切都白搭。


首先,叶黄素护眼软糖没有一点奇怪味,就是天然的蓝莓味道,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小朋友都不会抗拒的口感。



考虑到孩子的喜爱,做成了 Q 弹的软糖类型,孩子一看就很喜欢,不排斥不抗拒。



口感也特别友好,每次给孩子 1 粒,她都会额外要求再给点,所以每次给完,我都会把它偷偷藏起来,生怕她多吃。



每周都要熬夜写文章,长期盯着电脑,一天下来眼睛干涩、酸胀,哪怕休息一晚,第二天眼睛还是不太舒服。



现在我也在吃它了,虽然不像“退烧yao”那般神速明显,但它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眼睛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干,揉眼睛的频率也少了。


如果家里有爱玩手机、爱看书,阅读姿势不对的熊孩子,一定要备上2瓶,或者日常用眼过度、眼睛干涩、酸胀,又或者爱揉眼睛,更要囤它。



每次开团我都会看大家留言,发现很多妈妈都奢望补充剂、营养品有更多的、更神奇的效果……话说回来,防患于未然,提醒孩子有良好的用眼习惯,重在预防!!!


➤到底怎么吃?

每日1颗,或遵医嘱服用,餐后咀嚼效果更好。吃一个月,需要停一到两周


➤几岁可以吃?

官方建议 4 岁以上,有咀嚼能力的小朋友。


最后跟大伙说一下,叶黄素护眼软糖容易断货,真的不知道下次补货是什么时候,特别是开学了,孩子学习时间变长,护眼能又是一个长期的,赶上这次有活动,建议大家多囤一点,开团价104元/起,超高性价比,现在下单6瓶赠锌片1瓶(佳思敏同品牌)。



参考资料



[1] 引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和《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资料及数据
[2] 来源《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资料及数据、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
[3] [4]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P561、《玉米黄质的研究发展及展望》徐秀红\《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P373~377
[5] 参考外包装“营养成分表”,清楚标识着

——分割线——

今天先分享这些,最后,重要事情说一下:

老规矩,实在没时间看推文的伙伴,又怕错过好价好活动,跟紧福利群就好,小助理会在群里实时播报。
ps:已经有助理微信的姐妹,嘀嘀一下说进群即可,咱们一起给大家安排上内部价格。


有任何问题

添加下方微信,找助理

——广告——

 产
 品
 信
【团品名称】:Nature's Way 叶黄素护眼软糖
【品牌】:Nature's Way

【规格】:50粒*1瓶

【活动价】:原价199元  开团价104元

【赠品】:下单6瓶赠锌片1瓶(同品牌)

【适用年龄】:4岁以上(有咀嚼能力的人)

【用量】:每日1粒

【截至日期】:2026年3月
【储存方式】:远离潮湿环境,请存放在25°以下的环境
【保质期】:2年(未开封密封情况下)
【发货地】:金华/中通快递
【发货地区】: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发货时间】:72小时内发货(如遇节假日顺延)

【售后说明】:

★跨境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要求,请给予理解,介意慎拍!!!

★签收后请立即验货,有质量问题情况,立即联系售后,务必提供[快递面单图,快递包装图,产品问题图]要拍清晰;(未提供凭证或超过7天售后时效,不予处理,请理解!)

★因快递暴力导致包装变形而内物未破损,不影响使用的,不在售后范围内,不赔付,介意的亲请勿拍!

★拍下订单进入发货流程后,无法更改收货相关信息;

★下单即为承认以上条款,请仔细阅读谨慎下单,感谢!


END

◆本文章内容所涉及到的明星与产品不存在任何代言等商务行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