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FC农产品研究
CFC农产品只是一群好奇大脑堆积的思维网络,只是碰巧遇到了农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范畴,希望能长期站在少数人的立场,还你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真相,并顺带时不时牵扯出合乎逻辑的交易方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B的农产品  ·  玉米:政策持续利好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北方麦区大部墒情向好 局地不足至干旱 ·  2 天前  
山东政府网  ·  山东出台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  2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悠哉油斋】多头资金回流,油脂迎来开门红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FC农产品研究

【建投专题】美国新一轮加征关税,对聚酯行业影响如何?

CFC农产品研究  · 公众号  · 农业  · 2025-02-11 22:09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分析师:董丹丹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7387

期货从业信息:F03095464

联系方式:18616602602


分析师:李思进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21407

期货从业信息:F03138106

联系方式:19512265177

发布日期:2025年2月6日

主要逻辑

2025年2月1日,美方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此次加征关税将对聚酯行业产生的影响如何?本文从产业链上游到终端,依次梳理出口至美国占比情况,做出结论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国,上游PX、PTA、乙二醇作为聚酯的主要原料,国内需求较大,具体来看,中国PX和乙二醇是净进口国家,PTA是净出口国家,出口量占表需6.5%,但出口至美国占比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产业链中游,尽管中国聚酯品出口总量占表需14.7%,但对美国的出口占比仅1.0%,其中长丝、短纤和薄膜对美出口占比相对较高,而瓶片和切片对美出口占比极低。聚酯产业链下游,美国对中国纺织原料的需求相对刚性,但在服装及服装附件等低附加值产品方面,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

结论:

经过2018年供应链重塑后的中国纺织企业应对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新的关税措施虽然会带来短期冲击,但难以动摇中国纺织业的根本竞争力,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将继续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结构。2025年,聚酯产业链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均面临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上游PX和乙二醇需提升自给率,PTA出口潜力较大,但需开拓更多国际市场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中游聚酯品需优化出口结构,下游服装产品需加快产业升级,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风险提示:

海外宏观风险。

01

美国历史上加征关税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影响有多大?

2017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法条赋予美国贸易代表权力,可对其他国家的“不合理或不公正的贸易行为”发起调查,一旦调查完成,美国贸易代表有权向美国总统提出单边制裁措施的建议),自此美国开启了对华加征关税的旅程,2018年美国对340亿美元、16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分别加征25%、25%、10%的关税,其中化学纤维长丝短纤、纺织材料、针织物即钩编织物、帽类等加征10%的关税。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2019年9月1日,美国对3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其中针织服装、家用纺织制品列入清单,两个清单基本覆盖全部对美出口纺织服装产品。

2018年中国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金额累计值2660.4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累计值458.1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7.9%;2019年受关税政策影响,中国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金额累计值2602.7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2.2%,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426.2亿美元,同比下降7.0%;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累计增速达8.3%,其中美国增速在10.4%附近。

2019年针织服装、家用纺织制品被列入清单,从中国出口角度来看,出口结构未发生显著改变。2019年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累计值为1513.7亿美元,累计同比下降4.0%,其中出口至美国金额同比下降9.6%;2020-2021年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超过关税实施前的水平,累计增速均值为8.8%,其中出口至美国金额同比在1.3%附近。

终端服装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较大,从美国进口角度来看,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及服装配件金额占比由2018年的34.2%下降至2020年的30.7%,截至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进口比重下滑至22.7%附近。

2018-2019年期间,美国对华发起的“301调查”及后续加征关税措施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整体产生冲击有限,其中终端服装产品受关税影响较为突出。尽管短期出口因关税成本上升承压,较高的商品售价削弱产品价格的竞争优势,但中国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等方式维持市场份额,未来企业开拓新兴消费市场以及海外产能转移的现象或将加速上演。

02

新一轮制裁对聚酯和纺织服装影响有多大?

2.1、上游PX、PTA、EG出口至美国占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国,上游PX、PTA、乙二醇作为聚酯的主要原料,国内需求较大,具体来看,中国PX是净进口,出口数量很少,2024年PX出口量累计值为22吨,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0.14吨,占比0.5%。PTA是净出口国家,2024年PTA出口量累计值为441.8万吨,出口占表需6.5%,但出口至美国占比很小,数量为0.0173万吨,占比0.004%,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2、中游聚酯品出口至美国占比极低,其中长丝占比最大

尽管中国聚酯品出口总量较大,占表需的14.7%,但对美国的出口占比极低,2024年聚酯品出口量累计值为1286.9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12.8万吨,占出口总量比重在1.0%附近,其中长丝、短纤和薄膜对美出口占比相对较高,而瓶片和切片对美出口占比很小。

2024年长丝出口量累计值为388.0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6.5万吨,占长丝出口量比重1.7%。

2024年短纤出口量132.9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4.5万吨,占短纤出口量比重3.4%。

2024年瓶片出口量584.7万吨,出口占消费总量比重41.4%,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0.01万吨,占瓶片出口量比重0.002%。2016年3月7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加拿大、印度和阿曼的进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作出反倾销调查终裁,同时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和阿曼的进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作出反补贴终裁,自此之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占比长期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贸易壁垒对中国聚酯瓶片出口至美国的影响显著。

2024年切片出口量累计值为110.4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0.01万吨,占比0.01%。

2024年薄膜出口量累计值为70.9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数量1.8万吨,占比2.5%。

2.3、终端纺织服装出口至美国占比较高,出口面临压力较大

2024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纺织原料及制品占比为17%,与2018年相比基本维持稳定,表明美国对中国纺织原料的需求相对刚性。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服装及附件出口占比为25%,得益于中国制造业较高的竞争力和供应效率,占比较2019年略有上升。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及服装配件金额占比由2018年的34.2%下滑至22.7%附近,反映出在低附加值产品方面,中国服装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全球服装供应链的重塑。

2018年关税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中美贸易长期失衡,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保护本国产业,而纺织品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美国重点打击对象。2025年2月1日,美方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与2018年相比,中国纺织业已发生深刻变革,新的关税措施将面临不同的产业环境和市场格局。经过2018年的关税之战后,中国纺织业的全球布局发生显著变化,很多企业在越南、柬埔寨、印度等新兴国家建立工厂,市场结构多元化,截至2024年,中国纺织企业海外产能占比达到30%以上,经过供应链重塑后的中国纺织企业应对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新的关税措施虽然会带来短期冲击,但难以动摇中国纺织业的根本竞争力。

03 结论

2025年,聚酯产业链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均面临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上游PX和乙二醇需提升自给率,PTA出口潜力较大,但需开拓更多国际市场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中游聚酯品需优化出口结构,下游服装产品需加快产业升级,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国,上游PX、PTA、乙二醇作为聚酯的主要原料,国内需求较大,具体来看,中国PX和乙二醇是净进口国家,PTA是净出口国家,出口占表需6.5%,但出口至美国占比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产业链中游,尽管中国聚酯品出口总量占表需14.7%,但对美国的出口占比仅1.0%,其中长丝、短纤和薄膜对美出口占比相对较高,而瓶片和切片对美出口占比极低。聚酯产业链下游,美国对中国纺织原料的需求相对刚性,但在服装及服装附件等低附加值产品方面,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