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三大油脂集体收涨,受到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带来的情绪提振,随后豆粕多单逢高离场引发的空油粕比套利解锁及多头重新入场亦进一步助长了油脂涨势。截止周五下午收盘,豆油05合约上涨近6%,棕榈油05合约上涨超4%,菜油05合约涨幅也在2%以上。春节期间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决定自2月10日起开展加税反制,因担忧国内采购美豆出现问题,豆类市场获得情绪升水注入,但豆粕在阿根廷降雨预期下滞涨令豆油获得更多涨幅。尽管美国推迟对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美加经贸摩擦升级风险仍存,担忧加菜油转向增加对华出口,本周菜油表现相对偏弱。而在节前大跌持续消化印尼B40推迟利空后,节后棕榈油随多头资金重新流入出现显著反弹,市场对斋月题材存在期待,这赋予棕榈油一定反弹窗口。
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豆油走势获得提振,关注其持续性
春节长假期间,油脂油料市场最大的变化来自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关税威胁。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尽管特朗普在与墨西哥总和加拿大总理密集通话后达成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一个月的协议,但对中国的关税加征并未调整,在中国提出将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进行加税反制后,中美经贸摩擦出现实质性升级,这令市场情绪受到一定影响。此次加税清单虽未涉及美豆,但随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油脂油料价格仍获得了情绪升水注入,这提振春节后国内期价反弹。
因影响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的期价反应有所不同。豆类受到的影响最直接,基本处于领涨状态,节后首日豆粕领涨,后两天豆粕滞涨后豆油开启领涨,有一定油粕比强弱的转换但豆类领涨态势明显。菜系表现最弱,因市场担忧美加经贸摩擦有再度升级的风险,且中国决定对加菜籽反倾销案召开意见陈述会而非更严肃的听证会,被市场解读为中加关系有所缓和。美国生柴需求减弱背景下加菜油对华报价增多,国内也在零星新增加拿大菜籽买船,甚至连澳菜籽进口重新开放也进入视野,这带来一定进口修复预期。棕榈油表现强弱居中,在斋月题材炒作开启前,更多以跟随豆油上涨为主。
然而,我们始终认为,加征关税是手段而非目的,借鉴2018年第一次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通过加征关税而进行极限施压不过是特朗普团队为增加谈判筹码的惯用伎俩。近几日市场有中国愿意增加美豆采购的传言出现,边打边谈、以打促谈可能会成为后期常态,这或带来市场情绪的潜在反转及豆类单边走势较大波动。在4-5月大量大豆到港及豆粕市场对继续拉涨偏谨慎的情况下,需关注豆油期价上涨的持续性。
二、斋月题材近在眼前,棕榈油期价触底反弹,关注其领涨潜力
棕榈油虽不直接受益于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仍受到豆油上涨的热烈市场氛围带动。在春节前持续下跌1400余点后,棕榈油已相当程度消化了印尼B40推迟及性价比不佳而导致的出口疲弱利空,盘面存在一定超跌反弹的需求。在中美经贸关系转紧张的背景下,国内外棕榈油库存进一步去化预期,斋月题材交易近在眼前,节后离场的多头资金再度入场,这带来本周棕榈油的大幅增仓上行。
当前棕榈油季节性减产尚未结束,近期东南亚偏多降雨冲击产量,MPOA预计马棕1月产量环比降14.01%,同比减产9%左右。因今年3月全月处于斋月,种植园劳动力受到假期影响,我们预计棕榈油产量要到4月才能有所起色,预计未来1-2个月的产量低迷将继续收缩产地棕榈油供应。需求端,历史低位的国际豆棕价差继续抑制棕榈油需求,船运机构预计马棕1月出口环比降8.98%-20.14%,但印度需求增长倾向及即将开启的斋月备货有望对棕榈油出口带来支撑。我们预计马棕1月末库存小降至165万吨左右,库存拐点可能要到4月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