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法治社会,人们遭遇伤害和不公,首先寻求的便是法律的援助。
然而法律不是万能,司法也不永远公正,总有坏人会逍遥法外。
这个时候又能怎么办呢?
今天介绍的这部片子里,一位牛逼的美国大妈通过三块广告牌,将小镇的警察局搅得天翻地覆。
三块广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三块奇怪的广告牌默默树在了路边。
广告牌上面没有图片,红底黑字印了三句话:
强奸致死
无人被捕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租用广告牌的人是镇子上一位绝望的母亲
米尔德里德·海耶斯
,她17岁的女儿
安吉拉·海耶斯
7个月就在这条路边被人强奸致死,事后犯人还放火烧焦了尸体。
然而7个月过去了,警方却连一个嫌犯都没有抓到。
米尔德大妈这么一来,警方脸上自然挂不住了,何况威洛比本来就是镇上受人敬重的好警长。
其实这米尔德大妈此举跟我国的上访拉横幅很类似,无非是想通过向警方/司法机关施压来达到目的,一般劝个几天就都回去了。
但米尔德这次决定跟警方死磕到底,她甚至找来媒体采访上了电视,并口无遮拦地讽刺了当地警察虐待黑人的传闻。
一看都上了电视了,警方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首先是被点名的威洛比警长登门拜访,警长好声好气地劝说,我们真的尽力查案了,但是全国范围内的罪犯都没有和现场匹配的DNA,警方又不能挨家挨户地去要DNA,请您理解,您写我的名字实在有失公正。
米尔德当即怼了回去,
我也不是针对你,你是警察的头子,不写你名儿我写谁,有功夫在这儿BB不如去查案。
见米尔德不为所动,威洛比甚至使出了杀手锏,打起同情牌——“我得了癌症没几天活了,别折腾我了”。
一般老太太肯定就心软了,但米尔德她不是一般人啊,给威洛比分析,你要是死了就不用担心广告牌的事儿了。逻辑满分!
米尔德+1,警长-1.
警长之后,神父就来劝了。
神父表示镇子上的人了解威洛比警长的为人,都反对你挂广告牌,你应该多来教堂,大家会帮助你的。
上帝的使者慈颜善目地劝说米尔德该给点面子了吧。
并没有!
米尔德怼起来毫不留情,听说以前只要加入黑帮的人不管干没干坏事都有罪,那你们基督帮有神父猥亵男童,你也同罪,那这种人没权来我家对我指手画脚,快滚吧。
米尔德+1,神父-1.
的确如神父所说,镇上的人都同情威洛比警长,不赞同米尔德的行为。
以至于米尔德去诊所看个牙,都会被牙医拿着牙钻威胁。
米尔德大妈也不是吃素的,牙也不拔了,当即在牙医身上钻了个洞。
米尔德+1,牙医-1.
送儿子上学,也有熊孩子往挡风玻璃上丢饮料。
米尔德可不管对方是不是孩子,照打不误。
米尔德+2,
熊孩子-2.
外人不理解就罢了,连儿子和前夫也不支持她的做法,暴脾气的一家人甚至上演了一出修罗场。
随着警长威洛比自杀身亡,
米尔德与整个小镇的矛盾越来越深,警方和镇民都把她当成害死威洛比的罪魁祸首。
不仅她的好友被警察以非法携带大麻恶意逮捕。
就连将广告牌租给她的广告商都被愤怒的警察打得半死。
最后广告牌也不知被谁纵火点着了。
即便这样,米尔德仍不愿放弃,她甚至不顾危险地攀上广告牌顶给其灭火。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理解米尔德对于广告牌的病态般的执着。
问题从来都不是广告牌,甚至也跟无辜的威洛比警长无关。
这位可怜的母亲从头到尾都处于一种状态——
愤怒
。
她无法接受女儿的惨死,无法接受警方在案子上毫无进展,更无法接受是因为
自己
当时不肯把车借给女儿开才造成的悲剧。
她满腔的痛苦和愤懑无处发泄,于是给自己的心武装上满是刺的铠甲。
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候才显出一点脆弱的样子。
这里就不得不提女主的扮演者老戏骨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她细腻而克制的表演将米尔德这个坚强偏执、怼天怼地的母亲形象刻画得生动而感人,全片中米尔德哭泣的场景不超过三处,但观众却一直能体会到她身上弥漫的悲伤感。